APP下载

奥运吉祥物的发展趋势探析

2013-01-30陈丹丹阿英嘎胡玉梅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4期
关键词:吉祥物奥林匹克文化

陈丹丹,阿英嘎,胡玉梅

1 奥运吉祥物的起源

“吉祥物被称为幸运之神,其造型亲切、活泼、可爱,蕴含喜庆吉祥、福寿平安等文化内涵,备受人们的尊崇与喜爱。关于吉祥物的起源现在的理论界大多倾向于其最早产生于图腾艺术的远古时期,人们对大自然认识非常有限,在困难、挫折中逐渐认识到控制人类的力量是外在的世界。”[1]因此,原始时期吉避凶便成了人类寻求生存环境的本能,继而人们创造了具有象征祥瑞寓意的纹样,以驱鬼逐魔、消灾灭害、表达敬意、寄托祈福的愿望。传统的吉祥物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是以某种形象体现氏族成员的共同意识,可以说最初的吉祥物是人类的“守护神”的化身。传统的吉祥物侧重于民俗文化,而现代吉祥物则注重彰显时代特征。奥运会吉祥物是传承奥林匹克思想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标识性的奥运文化,不仅代表了一定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还进一步诠释了奥林匹克的文化内涵。“奥运会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词,最初出现在法国普罗旺斯语Mascotto,直到19世纪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写收入法文词典,英文Mascot一词也由此衍变而来,寓意能带来吉祥、好运的人、动物或东西。[2]”奥运会吉祥物的形态最初主要是以东道主国家具有典型意义的动物形象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它和奥运会会徽共同构成了奥林匹克文化形象的主导因素,是传播奥运文化不可或缺的载体。

2 不同文化背景下奥运吉祥物的历史回顾

1906年5月国际奥委会召开了艺术、文学和体育协商会。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致辞中说,“不管在什么范围内以何种形式,艺术和文学都将参与到现代奥林匹克庆典之中,与体育一起受益,获得自身的升华。”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凝结了人类精神和物质文明的精华。奥运会不仅仅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体育竞赛,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文化与艺术赛事。奥运五环分别代表了五大洲,不同的地域特征会衍生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因此可以从五大洲的文化渊源来分析奥运吉祥物所属主办国的地域性特点(见表1)。

表1 历届夏季奥运会吉祥物

从表1可以看出,由于德国、加拿大、西班牙、俄罗斯、英国、希腊同属欧洲,而“欧洲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由此发展出了高度理性化、秩序化的思想,从理性主义立场出发的欧洲文化,强调的是人的个体存在价值、自由和解放”,因此他们在吉祥物的设计上也充分体现出这些特点。欧洲国家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在世界上有着很强的话语权,因从“瓦尔迪”德国猎狗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德国令人望而生畏的设计风格,而前苏联政府的俄罗斯棕熊则向世界展示着其体育强国和优越的社会制度的特征。美国的文化历史较短并且广泛吸取其他先进的文化元素,同时美国的综合国力又在世界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其在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和商业运作上也在彰显着他们优越的国力。澳大利亚属大洋洲,澳洲文化一直游离在世界的边缘,所以澳大利亚人民渴望得到世界的认可,也希望世界分享他们的文化,所以2000年悉尼奥运会举办地理念是“共享奥运精神”,希望将奥运会举办成一次运动员的奥运、环境的奥运、新世纪的奥运,以此来改善澳大利亚在世界人民面前的形象。而依据本国稀有的三只小动物设计创作的吉祥物,很好地完成了这样的使命。中国和韩国同属亚洲,亚洲地域的独特魅力,造就了他们自谦的文化精髓,无论是汉城的“虎多力”还是中国的“福娃”都体现出亚洲人民热情好客的人文风格。

冬奥会虽说是由于奥委会主席秘书笔误而诞生的奥运会,但是发展至今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高度关注,冬奥会的吉祥物也一直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严格来说,奥运会史上的第一个奥运会吉祥物就是“SCHUSS”,只不过是夏季奥运会的光芒盖过了冬奥会,导致“SCHUSS”在“WALDI”面前黯然失色。然而每一届奥运会的吉祥物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出来的,所以冬奥会的吉祥物同样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历届冬季奥运会吉祥物一览表,见表2。

表2 历届冬奥会吉祥物一览表

虽然冬季奥运会的受关注度无法和夏季奥运会相比,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冬奥会运吉祥物所蕴含的价值。冬季奥运吉祥物是对夏季奥运吉祥物更好的补充,也是对奥运精神的完美诠释。

3 奥运吉祥物发展趋势的思考

3.1 拟人化——传承文明的基石

纵观各国的奥运吉祥物设计,无不体现出这样的特点,即吉祥物设计的形象化特点突出,都是利用夸张、诙谐和拟人的手法来传达形象的亲和力,并以此缩短其与大众的心理距离。为了强化吉祥物所要传达的精神理念,各国都尽可能地选择合适的动物、植物,并将其设计成具有形象化的图形,同时尽量使用“拟人”的手法,赋予其人性的美好。奥运吉祥物采用卡通的造型方式,形象上夸张、幽默、形式感极强,容易捕捉到人们视觉的焦点,起到巩固其记忆的效应。如1968年,在法国格勒诺布尔举办的第10届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舒斯”,这个滑雪的小雪人,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创造出来的奥运会吉祥物”,它就是采用拟人化手法构造的一个半人半物的形象,在夸张的巨大头部下面是细巧而如钢铁般坚硬的身体,象征一个有着坚强意志的小精灵,在雪原上飞驰。拟人化手法的使用拉近了吉祥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使奥运精神更容易更具体地呈献给世人,同时更加便于在世界范围内宣传,还可以使奥运商品在世界的推销更显容易。回归到本体来看,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类文明的延伸。

3.2 产业化——必经之路

“奥运吉祥物历来被誉为是奥运会最赚钱的商品之一”,奥运吉祥物也最能体现主办国的特色,是比赛期间最受欢迎的纪念品。适当地开发作为商业符号的奥运会吉祥物的市场,不仅能够扩大这些吉祥物原产地的国际影响,还会拉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促进这些地区特色产品的销售,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自1984年吉祥物开始被商业化以来,吉祥物在奥运会的商业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逐渐意识到,如果想用某些东西来证明自己与奥运会这个全人类的盛会存在联系,买个吉祥物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方式。“曾代表悉尼的澳利、悉德、米莉就曾为悉尼人民留下2.13亿美元的财富,雅典也通过出售奥运吉祥物获利2.01亿美元。另外‘奥运特许计划’是奥运市场开发中的重要一环。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卖出的奥运特许商品(包括吉祥物)价值约为40.4亿人民币,2004年雅典奥运会更是创纪录地卖出了约67.6亿人民币。”[ 3 ]奥运吉祥物产业化是一种趋势而且还将会成为奥运经济的重要发展策略,在未来的发展中奥运吉祥物在举办国的奥运经济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3.3 艺术性——始终不变的准则

奥运吉祥物的设计是一种特定的朴中显美的艺术形式,通过图案形象,赋予人们对祈祷、长寿、喜庆、吉祥的象征意义。奥运吉祥物用象征手法表达思想情感,比语言和其他形式更能表达出含蓄、细微和耐人寻味的意蕴,艺术化能够充分显示吉祥物的特征,且寓意更加明确。如北京奥运会的五个”娃娃“分别取材于江河湖海、熊猫、奥运圣火、藏羚羊、京燕,它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蕴含了丰富的艺术价值。五个福娃的名字连起来字面的意思就是“北京欢迎你”,从形象的选择和每个吉祥物的命名自始至终都蕴含了丰富的艺术魅力。通过吉祥物“福娃”向世界各国人民传递中国人民特有的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以及世界大同的寓意。

毋庸讳言,每一件奥运吉祥物都是一件艺术品,它凝聚了无数设计者的心血。奥运吉祥物的艺术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吉祥物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艺术收藏价值的吉祥物会让众多的奥运参与者了解奥运会的精神文化。伟大的设计师塑造了奥运吉祥物栩栩如生的轮廓,奥林匹克运动赋予了吉祥物灵魂,使他们在人类文明中传承久远。

3.4 法制化——健康发展的保证

奥运吉祥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标识,每一个标识就是一件艺术品。标识的设计者大都是顶级的或极富创意的设计师。这些创意也大都来自主办国或主办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些国家和城市的特色。奥林匹克借助于这些精美的标识与艺术完美结合形成了传承奥运精神的经典之作——奥运吉祥物。奥运吉祥物是奥运会的特许经销商品,从知识产权法的角度来分看,任何侵犯奥运知识产权的人或企业,如同侵犯其他知识产权一样,应给予严厉打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的法制化进程就给其他举办国留下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所以能够在社会上宣传和推广,奥运吉祥物法制化的举措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例如,在澳大利亚有两个详细和严格的条例:《奥林匹克勋章保护条例》(1987)和《悉尼奥运会(标记和形象)保护条例》(1996),这些都为吉祥物的法制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

3.5 科技化——未来发展的主流

科技革命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且让与科技息息相关的奥运会也发生了变革。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吉祥物设计制作就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手段,凸显了科技成分。吉祥物是由美国一家电脑公司创作完成的,最初的设计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定位,”在世人的眼里它就像一个异类以至于最初的名字只能叫“是什么”。后来经过多次修改,在增加了嘴和腿部肌肉的基础上终于有了属于它的名字——“伊兹”。虽然是过多依赖高科技的产品,但随着奥运会的举行这种形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科技逐渐渗入到了奥林匹克大花园里,“伊兹”也显示了美国向全世界宣扬自己先进科技水平的心理。自此之后,奥运吉祥物的发展与高科技手段的相结合越来越紧密。可以断言,科技化在奥运吉祥物的未来发展中会彰显出举足轻重的作用。

4 结语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也是任何文化现象、社会活动,任何组织和行业、领域的首要问题。奥运吉祥物作为传播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时代的浪潮下也不断发生变革。对奥运吉祥物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世界奥运文化,发展本国的奥运文化,使我们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方向有更好的判断,进而更好地参与和融入到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大潮之中。

[1] 曹彦琰.奥运吉祥物艺术设计审美文化研究[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7.

[2] 孙建,李文辉.对奥运吉祥物的若干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9~51.

[3] 肖冬梅.将吉祥物留在记忆里[N].经济观察报,2005-11-1.

[4] 李启迪.论高校奥林匹克教育的本质与延续性[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8~11.

[5] 丁华民,志敏.奥林匹克全书[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6] 韩伟锋,任亚东.奥运会吉祥物的起源和发展[J].体育成人教育导刊,2006(4):20~26.

[7] 王祖爵.奥林匹克文化[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8] 孔繁敏.奥林匹克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吉祥物奥林匹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会当选吉祥物
完形填空一则
谁远谁近?
头脑奥林匹克
吉祥物等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