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药源性疾病及预防

2013-01-30刘会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4期
关键词:药源性药品用药

李 莉 刘会平

浅述药源性疾病及预防

李 莉 刘会平

本文以提高医药卫生工作人员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为目的,从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诱发因素及预防等三个方面简述了提高临床安全用药及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的意识,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药物;药源性疾病;个体化给药

1 药源性疾病的主要类型

分为以下几种:①引起的各种药物性皮炎、消化系统炎症等等;②抑制细胞分裂生长,对细胞有严重的毒性作用,代表药如甲氨蝶呤、秋水仙碱;③导致胎儿发育畸形,如过量使用维生素A,孕激素等;④引起注射部位皮肤发生萎缩性变化;⑤血管栓塞型:如过量使用Vc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⑥发生药物变态反应引起的血管神经性水肿;⑦致癌:乙双吗啉治疗牛皮癣引起的白血病等其它类型。

2 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2.1 机体因素

2.1.1 年龄因素年龄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喹诺酮类药物应尽量避免用于孕妇、婴幼儿及16岁以下青少年。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其关节疼痛的副作用特别敏感,主要表现为关节痛及关节病、腕踝关节痛等骨关节损害、生长发育迟缓等。因此,特别是骨骼处于生长期的婴幼儿宜谨慎应用这类药物,以免发生骨、关节病变及骨生成受阻所致矮小等情况。老年患者一般是多病种于一身,因此联合用药几率增加,药物相互作用及发生不良反应率较青年人高,且随年龄、所患病种增加而增加。有报道认为老年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年轻人的2~7倍[1]。

2.1.2 遗传因素例如对骨骼肌松驰药琥珀胆碱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引起还原型谷胱甘肽缺乏的患者,如果服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磺胺药时,就可引起溶血。

2.1.3 病理状态病理状态可使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药物的体内过程发生变化。例如心脏疾病可引起血流分布、流速等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影响药物的消除;胃肠功能的变化可直接改变Ka值和F值,引起药物吸收的改变。

2.1.4 变态反应大多数药疹发生就属此类反应,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药物在使用同等剂量(几乎均发生药理学所允许的用量下)情况下,可使不同患者产生不同反应,对药物敏感性越强,反应也越强烈。由于机体免疫反应异常而致药物的变态反应,对某种药物已经致敏者,若再次用同样药物,即使微量,常导致药疹复发。如苯巴比妥、复方阿司匹林等所引起的药疹等。

2.2 药物因素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使用常用剂量的药物防治或诊断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或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而又不利于患者的各种反应。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且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如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时医生常开具阿司匹林药物,但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诱发胃溃疡,可使胃溃疡加重,导致溃疡出血、穿孔等。

2.2.1 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长期用药、药品使用不恰当、滴注速度过快、用药途径错误、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忽视用药注意事项和禁忌等均可诱发药物性损害导致疾病[2]。药物本身的不良作用可引起患者产生不期望的或有害的反应。如氨基糖苷类是高极性化合物,不易进入细胞,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组织与细胞内药物浓度低,肾皮质部药物浓度可超过血药浓度10~50倍(消除半衰期平均可达t1/2112-693h),使大量溶酶体肿胀破裂;另一方面为耳蜗神经损害,特别是对第八对脑神经损害,造成听力下降或永久性耳聋及肾脏的损害,对儿童威胁最大等。

2.2.2 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有些病情复杂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通常是多种药品的混用。这样常会产生药物间的药效学和药动学方面的影响,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一种药物会影响另一种药物的生物转化,使其毒副作用增强或治疗作用程度增加而危害机体。例如与对乙酰氨基酚合用时,由于异烟肼可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使前者形成毒性代谢物的量增加,可增加肝毒性及肾毒性。异烟肼为维生素B6的拮抗剂,可增加维生素B6经肾排出量,因而可能导致周围神经炎,服用异烟肼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

2.2.3 由于药物制剂工艺问题而诱发疾病的因素药物的安全性与其主要成份有关,及主要成份的分解(降解)产物、副产物,以及制剂工艺中的溶剂、稳定剂、色素、赋形剂等也有关。例如阿司匹林引起的哮喘是副产物乙酰水杨酰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酐所致;阿司匹林的分解产物游离水杨酸,可引起腹痛;输液中的颗粒物(污染物及异物因素)可引起肺部肉芽肿。如苯妥英钠用乳糖做赋形剂,若医生不了解不同剂型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就容易发生苯妥英钠的中毒[3]。

3 加强药源性疾病的预防

3.1医生必须重视并认真学习药源性疾病的预防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以及临床其它的相关学科知识,收集新药新剂型特点、临床使用效果及不良反应等信息。紧跟专业发展步伐,以便提高药源性疾病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

3.2 选用药物时也要权衡利弊,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要了解患者用药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对该类患者临床用药时应十分注意。对于病情多变的危重患者,某脏器的损害常会影响到其它脏器,甚至全身,故仅靠肝肾功能检查是不够的,要随病情变化调整血药浓度。选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因此不仅要选对适应证,还要排除禁忌症,要充分认识到滥用药物所引起的危害性;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尽量不用,争取能用最少药物品种来达到治疗目的,必须联合用药时也要注意排除药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3.3 对于特殊人群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小儿,尤其新生儿童,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正处于机体发育和快速生长阶段,其肝、肾、骨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全,一般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易于造成不良反应,因此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并严格观察。再有孕妇若用药不当,可能透过胎盘屏障而致畸;哺乳期妇女若用药不当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

3.4 药物对代谢器官的影响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部位,多数药物主要是肝脏代谢;肾脏是药物消除(排泄)主要部位,担负着多种药物的消除工作。对肝肾功能不全者,药物加重肝肾损害程度。

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药源性疾病的评估、监督和预防,加快药源性疾病的信息交流与普及,加强科学管理,避免成为社会的公害因素,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总结众多药害事故和药源性疾病的教训,指导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药,预防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

[1] 郦章安,吴春福.现代老年药学[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7.

[2] 王霞.我院2004~2006年2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2533.

[3] 冯变玲,杨世民,贺小红,等.药品不良反应多维关联规则挖掘及预警模型构建[J].中国药事,2012,1(10):1076-1082.

R595.3

B

1673-5846(2013)04-0064-02

吉林省辽源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吉林辽源 136200

猜你喜欢

药源性药品用药
是不是只有假冒伪劣药品才会有不良反应?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三联疗法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一例
药品采购 在探索中前行
1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病例分析
向“不合理用药”宣战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谁赢谁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