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城市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2013-01-28郭涑娜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3年5期
关键词:运城市秸秆垃圾

郭涑娜

(山西运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山西运城 044004)

运城市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研究

郭涑娜

(山西运城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山西运城 044004)

对新形势下运城市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农业秸秆资源合理利用、禽畜粪便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模式,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同时也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出了一条道路。

运城市;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形势十分严峻,农村环境问题已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的要求。因此,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搞好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这一重大举措显得尤为重要。

1 运城市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运城市地处黄河中游,位于山西省西南端,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农耕文明十分悠久,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市人口513万,其中农村人口占63%。自然降雨量少,十年九旱,水资源短缺,加上煤炭等矿产资源匮乏,尽管近十年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属于内陆欠发达地区。近几年,全市全面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农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由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以及长期忽视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农村的环境污染物多为可再生资源,因此,运城市应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将污染物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2 运城市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对策

2.1 指标要求

2.1.1 发展目标要求

将运城市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工作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十二五”环保规划中,实现农村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确定以汾河流域、涑水河流域为重点,区域环境状况总体上达到“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的目标。

2.1.2 量化指标要求

示范区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的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以上,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畜禽养殖场(户)污染基本得到治理,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50%;农村清洁能源普及率≥50%;村容村貌有明显改善,村有卫生保洁人员,清扫保洁到位;柴草、杂物、畜粪等分类堆放整齐;无乱搭乱建、残墙断壁、乱涂乱画、乱堆乱放等现象;群众满意度≥90%[1-2]。

2.2 相关措施

立足运城典型的农业地区的市情,因地制宜,着力解决目前影响农村环境的生活垃圾、废弃植物资源和禽畜粪便等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3-7],将可再生资源储量进行统计,制定相关再利用政策。

2.2.1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

针对运城市农村发展现状,探索采取“户分类、组收集、村处理”模式,做到垃圾处理基本不出村,尽可能减少垃圾转运费用,减轻农民负担。“户分类”,即由农户将垃圾分为四类:第一类是能够实现资源再利用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类、塑料、橡胶、玻璃、金属和织物等,由农民自行出售;第二类是可降解的含有机质垃圾,主要是清扫的垃圾和果皮菜叶等,适合于沤制有机肥;第三类是不可降解、不含有机质的垃圾,主要是各类建筑垃圾、灰土、砖瓦、陶器等;第四类是电子废弃物等有毒有害物,主要是农村常见的废旧电池和灯管灯泡等。“组收集”即每天按居民小组对垃圾收集、转运。“村处理”即建立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置中心集中处理。不可降解的垃圾运送至垃圾填埋场填埋,有毒有害废弃物交由专业部门统一处置,含有机质的垃圾沤粪后用于农田。通过上述措施,基本实现了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既节约了垃圾转运费用,改善了村庄环境,又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优质的农家肥。

2.2.2 农村废弃植物资源

对农村秸秆产生量进行统计,对主要农业植物资源废弃物进行统计,根据总量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可利用秸秆资源直接进行燃烧发电,或将秸秆等粉粹掺入到燃煤中,直接燃烧,或者利用汽化方式,将秸秆送入气化炉汽化,将秸秆等转化为清洁燃料再燃烧。避免了散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同时,秸秆燃烧剩余物质以飞灰、灰渣的形式存在,这种灰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钾、镁、磷、钙等生物生长所必需元素,是高效的农业肥料。将飞灰等直接施用于农田,可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

2.2.3 禽畜粪便等的综合利用

结合卫生改厕,统一配置密闭式粪便清运车,集中清运,作为沼气原料,或用于沤制有机肥。在畜禽养殖较集中的村庄发展大型沼气入户工程,建设300~500m3的沼气池、贮气罐、太阳能增温等设施,确保农户稳定用气。在相对偏远、畜禽养殖少的村庄,建设秸秆气化站,供农民生活使用。通过这些措施,既降低了农民取暖费用,又减少了农村燃煤污染,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形成生态养殖—沼气—有机肥料—种植的循环农业模式。

2.3 保障机制

2.3.1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管理体制

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庄在农村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中的具体职责,使农村环境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建立县、乡镇两级环境监管体制。探索实行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目标责任制度。

2.3.2 多渠道解决资金

积极申报国家环保专项资金,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落实好地方配套资金,按照中央和地方财政1∶1配套的原则,采用社会募集、招商引资、群众集资、企业投资和财政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8]。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按照国家和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规定,所有项目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到期不能完成项目实施的,国家将收回投资,并追究地方政府、项目单位主要领导的行政责任。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作用,着力整合各类资金,合力攻坚,争取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2.3.3 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全民积极参与

把培养农民发展循环经济意识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建立健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制度,以举办学习培训班、发放相关知识手册等方式落实制度,全方位普及相关知识,让广大农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现代文明理念,逐渐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结语

运城市农村发展循环经济要坚持“合理规划、先期试点、摸索经验、逐步推广”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长效管理保障机制,着力解决影响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积极利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多种手段,推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农民增收。

[1]沙茜,汪海涛,黄婧,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编制与思考——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2012(02):55-60.

[2]王夏晖,陆军.编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J].环境保护,2009(23):18-20.

[3]李富田,周春光.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四川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J].农村经济.2011(08):98-100.

[4]孟宪文,石晓波.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调研与思考——以黑龙江省肇东市为例[J].北方经贸,2009(05):32-33.

[5]于水.多措并举深入实施提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全省新农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综述[J].吉林农业,2010(02):18-19.

[6]顾馨梅.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问题初探[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53-61.

[7]王波,李君.积极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责任制[J].环境保护,2009(23):21-23.

[8]闫伟.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财政思路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9,02(2):4-8.

Study on the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 of Yuncheng city

GUO Suna
(Yunche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titute,Yuncheng 044000,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Yuncheng under the new situation.By MSW sorting collection,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straw,livestock manur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and other approaches of circular economy,the environment pollution could be effectively avoid,and a road for the r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could be explored.

Yuncheng;rural area;circular economy;research

2013-05-07)

F124.5

A

1674-0912(2013)05-0011-02

郭涑娜(1968-),女,大学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学。

猜你喜欢

运城市秸秆垃圾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双减双抢”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运城市:有机旱作农业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路子
垃圾去哪了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运城市盐湖区:“三抓三消除”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倒垃圾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