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湿地水鸟区系成分研究

2013-01-26吴伟志李佐晖

浙江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区系水鸟白鹭

吴伟志,金 伟,李佐晖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湿地水鸟区系成分研究

吴伟志,金 伟,李佐晖

(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对浙江省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水鸟119种,结合历史资料,浙江省共有湿地水鸟161种,隶属12目28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古北界鸟有116种,占72.05%;东洋界有37种,占22.98%,广布种有8种,占4.97%。按居留型分冬候鸟有79种,占49.06%;夏候鸟有32种,占19.88%;旅鸟有32种,占19.88%;留鸟有18种,占11.18%。

湿地;水鸟;鸟类区系;浙江省

湿地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活跃的组成部分,是湿地环境质量变化的重要指示物种,对于维持健康自然湿地生态系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浙江省湿地是水鸟栖息、越冬、停歇与繁殖的重要场所,全省现有涉及湿地水鸟的重要鸟区14个。为全面查清全省湿地水鸟资源的基本情况,2011年,浙江省林业厅组织开展了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对湿地水鸟进行了专项调查,并综合已有研究资料,进行区系分析,为鸟类资源有效保护和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1 浙江省自然资源概况与湿地类型

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濒东海,南接福建,西连江西、安徽,北临太湖与上海、江苏为邻,地跨27° 06′ ~ 31° 11′ N,118° 01′ ~ 123° 10′ E,全省陆域面积10.18万km2,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06%,是我国面积较小的省份之一。海域面积约26万km2,海岸线曲折,总长6 633 km,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0%;近海岛屿星罗棋布,面积大于500 m2的海岛有2 878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浙江省地形地貌复杂,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山地山势连绵,群峰耸峙;中部以丘陵为主,40多个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河湖相连水网密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浙江省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省多年平均气温15 ~ 18℃,极端最高气温43℃,极端最低气温-17.4℃;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80 ~ 2 0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1 710 ~ 2 100 h。全省土壤与湿地关系密切的有滨海盐土、潮土、山地草甸土、水稻土4个土类的9个亚类,65个土属,219个土种。

根据浙江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省8 hm2以上的湿地面积有111.01万hm2(不含稻田面积),涉及湿地类型有5类23型,其中近海与海岸湿地69.27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62.40%;河流湿地14.12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12.72%;湖泊湿地0.88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0.79%;沼泽湿地0.08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0.07%;人工湿地26.66万hm2,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4.02%。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季节与观测方法

2011年7-9月夏候鸟调查,2011年12月至2012年1月冬候鸟调查。调查时用8 ~ 10倍双筒望远镜和75倍单筒望远镜观测,记录调查范围内所见到所有水鸟的种类、数量、生境等数据。水鸟名称以郑光美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为准,同时结合访问和资料查询。

2.2 调查方法

2.2.1 样带法 调查以步行为主,行进速度1 ~ 2 km/h。调查时只记录位于前方及两侧的鸟类,包括飞过样带的个体。繁殖期调查时听到或看到一只成体雄鸟应记作一对;在没有见到雄鸟的情况下,见到一只成体雌鸟或一窝卵或雏也应视为一对。记录所见个体至样带中线的垂直距离,飞跃过样带的距离记为零。对集群活动的鸟类,每一群体应视为一点,记录群体中心点到样带中线的垂直距离。观察记录对象还应包括样带以外的个体或群体,并记录下它们到中线的垂直距离。

2.2.2 样点法 到达样点后,以调查人员所在地为中心,观察并记录四周发现的鸟类名称、数量、距离样点中心位置等信息。每个样点计数时间为30 min。每个个体只记录一次,能够判明是飞出又飞回的鸟不进行计数。

3 结果与分析

3.1 湿地水鸟种类组成

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湿地水鸟119种,结合以往历史资料,可知浙江省湿地水鸟有161种,隶属12目28科,占《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之《中国主要水鸟名录》所列水鸟总数271种的59.41%,见表1。

从目级水平统计,鸻形目的种类最多,达51种,占31.68%;种数超过20种的目还有雁形目29种,占18.01%,鹳形目23种,占14.29%,鸥形目23种,占14.29%。

从科级水平统计发现,鹬科最多,达35种,占总数的21.74%;种数超过10种的科还有鸭科29种,占18.01%,鹭科18种,占11.18%,鸥科14种,占8.70% 鸻, 科10种,占6.21%。

在161种湿地水鸟中,游禽类69种,占42.86%,主要为潜鸟目、鸊鷉目、鹱形目、鹈形目和雁形目的种类,常见种有小凤头燕鸥、绿翅鸭、绿头鸭、鸳鸯、罗纹鸭和斑嘴鸭等。

涉禽类86种,占53.42%, 主要为鹳形目、鹤形目和 鸻形 目的种类,常见种有骨顶鸡、环颈 鸻、蛎鹬、白腰杓鹬、白腰草鹬、青脚鹬和矶鹬等。

其它类型鸟6种,通常在池塘、水域、沼泽等湿地周边活动,常见种有普通翠鸟、蓝翡翠、斑鱼狗、鹗等。

3.2 区系成分分析

3.2.1 地理型 根据动物地理区划,浙江省属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和华南区闵广沿海亚区的交汇处。浙江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大,且类型多样,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地貌及广阔的滩涂为各种水鸟提供了良好的觅食、栖息场所,每年冬季有大量的古北界水鸟南迁前来越冬,因此,水鸟以古北界种类占优势,116种,占72.05%;其次是东洋界鸟类37种,占22.98%,广布种最少,仅8种,占4.97%,见表2。

从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地理型分析表明,海岸湿地古北界种比例比内陆湿地高,而东洋界种类比例以内陆湿地较高。

3.2.1 居留型 浙江省湿地水鸟以冬候鸟种类最多,79种,占49.06%;夏候鸟32种,占19.88%;旅鸟32种,占19.88%;留鸟18种 ,占11.18%,见表3。由此可见,浙江省的湿地是水鸟重要、理想的越冬地和迁徙停息地。

冬候鸟全部为古北界迁徙来的鸟类,主要由鸭类(29 种)、鸻 鹬类(18种)、鸥类(12种)及其它水鸟(20 种)组成;常见种有斑嘴鸭、环颈鸻 、红脚鹬、织女银鸥和骨顶鸡等。夏候鸟大部分属东洋界种类,主要由鹭类(12种)、鸥类(7种)、秧鸡类(4种)及其它水鸟(9种)组成;常见种有中白鹭、牛背鹭、白胸苦恶鸟和大凤头燕鸥等。旅鸟绝 大部分属古北界种类,以鸻 鹬类(28种)为主,其它水鸟仅4种;常见种有金斑鸻、中杓鹬、青脚鹬、泽鹬和林鹬等。留鸟多数属东洋界种类(14种)、广布种3种、古北界种1种;常见种白鹭、夜鹭、黑水鸡、黑尾鸥、小鸊 鷉和普通翠鸟等。

从海岸湿地和内陆湿地居留型分析表明,海岸湿地冬候鸟、旅鸟种类比例较内陆湿地高,而繁殖鸟(夏候鸟、留鸟)的种类比例以内陆湿地较高,这与内陆湿地生态环境稳定性高有直接关系。

3.3 珍稀鸟类

浙江省湿地不乏珍稀濒危鸟类,列入《IUCN濒危红色名录(2004年)》的鸟类有21种,其中濒危(E)物种6种,为黄嘴白鹭、海南鳽、东方白鹳、黑鹳、朱鹮和黑脸琵鹭;极危(C)物种3种,分别为白鹤、白头鹤、中华凤头燕鸥;易危(V)物种7种;稀有(R)物种3种;还有未定级(I)物种2种。

列入《CITES附录》的鸟类有24种,其中附录Ⅰ有8种,为卷羽鹈鹕、朱鹮、白鹤、白头鹤、白枕鹤、小青脚鹬、遗鸥和白尾海雕;附录Ⅱ有黑鹳、白琵鹭、花脸鸭、灰鹤、鹗等7种;附录Ⅲ有大白鹭、白鹭、针尾鸭、白眼潜鸭等9种。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有27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7种,为东方白鹳、黑鹳、白鹤、白头鹤、朱鹮、遗鸥;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20种,为黄嘴白鹭、岩鹭、海南鳽、白琵鹭、黑脸琵鹭、鸳鸯、小天鹅、小杓鹬、小青脚鹬和中华凤头燕鸥等。

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的鸟类有9种,为大白鹭、白鹭、中白鹭、夜鹭、黑尾鸥、黑嘴鸥、凤头、黑脚信天翁和黑枕燕鸥。

列为中日共同保护候鸟保护对象的有87种,占协定水鸟122种的71.31%;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牛背鹭、中白鹭、夜鹭、绿翅鸭、绿头鸭、蛎鹬、灰斑鸻 、黑腹滨鹬、白腰杓鹬、中杓鹬、林鹬、矶鹬、青脚鹬、白腰草鹬、泽鹬、红脚鹬和灰背鸥等。

列为中澳共同保护候鸟保护对象的有37种,占协定水鸟69种的53.62%;其中较为常见的有琵嘴鸭、白眉鸭、水雉、金斑鸻 、红腹滨鹬、斑尾塍鹬、黑尾塍鹬、白腰杓鹬、中杓鹬、黑腹滨鹬、林鹬、矶鹬、青脚鹬、泽鹬、红脚鹬、翘嘴鹬、普通燕鸻、白翅浮鸥、小凤头燕鸥、白腰雨燕、家燕、大杓鹬和普通燕鸥等。

4 结束语

浙江省湿地是水鸟栖息、越冬和繁殖的重要场所,是亚太地区候鸟沿海岸迁徙路线上的一个重要中转站和越冬地,水鸟种类丰富,珍稀濒危物种较多,在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安全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地位。但因滩涂围垦、围网养殖、环境污染和人为猎捕等因素造成水鸟种类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必须加强对鸟类生存环境的保护,有效遏制滥捕滥猎水鸟和破坏湿地水鸟栖息地事件的发生。同时,加强宣传力度,使保护鸟类及其栖息地成为人们自觉的行动。

[1] 国家林业局. 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Z]. 2010.

[2] 浙江省林业厅. 浙江省湿地资源调查技术实施细则[Z]. 2011.

[3] 刘安兴,陈征海,丁平,等. 浙江湿地水鸟种群数量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1,27(3):325-327.

[4] 程渭山. 浙江林业自然资源:野生动物卷[M]. 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5] 陈余钊,马仁翻,刘鸣,等. 浙江省温州市湿地水鸟区系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7,24(5):619-626.

[6] 朱曦. 浙江省候鸟的迁徙和主要栖息地评价[J]. 浙江林业科技,1994,14(5):26-30.

[7] 张荣祖. 中国动物地理[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 国家林业局.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0] 汪松,郑光美,王岐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鸟类[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11] 浙江省人民政府. 关于重新公布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通知[Z]. 浙政发〔1998〕202号,1998.

Faunal Compositions of Waterfowl in the Wetlands of Zhejiang Province

WU Wei-zhi,JIN Wei,LI Zuo-hui
(Zhejiang Forest Resources Monitoring Center, Hangzhou 310020, China)

Waterfowl resources were investigated in the wetlands of Zhejiang province during July 2011 to January 2012. There are 119 bird species found in this investigation. Combined with relative references, there are 161 bird species belonging to 12 orders and 28 families. Analysis on the faunal compositions showed that among 161 species, palaearctic, oriental and eurytopic species account for 72.05% (116 species), 22.98% (37 species) and 4.97% (8 specie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ecotype, there are 79 winter migrant species(49.06%), 32 summer migrant ones (19.88%), 32 passing ones (19.88%) and 18 resident ones(11.18%).

wetland; waterfowl; avifauna; Zhejiang province

S718.55

A

1001-3776(2013)03-0024-04

2013-01-28;

2013-04-04

吴伟志(1978-),男,浙江临海人,工程师,从事林业资源监测工作。

猜你喜欢

区系水鸟白鹭
赣粤地区蕨类植物区系新资料
江河里的水鸟
烟稻轮作对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青枯病发生的影响
白鹭于飞
白鹭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内蒙古灌木植物多样性及其区系分析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水鸟
在盛大的海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