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竹春笋冬出试验

2013-01-26汪奎宏周文伟朱志建华锡奇

浙江林业科技 2013年3期
关键词:毛竹林春笋毛竹

王 波,沈 泉,汪奎宏,李 琴,周文伟,朱志建,朱 炜,华锡奇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3;3. 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浙江 长兴 313100;4. 浙江省湖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

毛竹春笋冬出试验

王 波1,2,沈 泉3,汪奎宏1,2,李 琴1,2,周文伟1,2,朱志建4,朱 炜4,华锡奇1,2

(1.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23;2. 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23;3. 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浙江 长兴 313100;4. 浙江省湖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浙江 湖州 313000)

为使毛竹春笋期提前至春节前后,对试验林地分别用稻草、竹叶、砻糠、杂草等材料进行不同的覆盖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的覆盖处理对毛竹林提高土壤温度、提早出笋时间、延长笋期和经济效益均有明显效果,其中以“稻草10 cm+竹叶10 cm+砻糠20 cm”覆盖模式效果最佳,平均提高土壤温度(20 cm土深)10℃,始笋期提早57 d,笋期延长31 d,竹笋产量增长率为240.27%,产值增加1 445.83%,投入产出比可达1:3.82。

毛竹;春笋;覆盖;效益

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是我国优良的笋用竹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毛竹自然出笋期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中旬,出笋期短,大量的鲜笋在短期内上市导致鲜笋销售困难、笋价较低。毛竹出笋期集中已成为制约毛竹林效益大幅提升的瓶颈问题。为此,借鉴雷竹早出笋丰产技术[1~2],对毛竹林进行了地表覆盖增温试验,使毛竹春笋的出笋期提前至春节前后。本文从不同覆盖材料和覆盖厚度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毛竹春笋冬出高效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1 材料及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地设在湖州市吴兴区。该地区年平均气温15.2 ~ 15.6℃,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3.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4℃,年极端最高气温39.0℃,极端最低气温-11.1℃,年日照时数2 124.5 h,年平均无霜期250 d,年平均降水量1 400 mm。土壤平均容重1.22 g/cm3,pH值4.9 ~ 5.2。试验地均为大小年比较明显的毛竹林。

1.2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3个区组,每个区组设5个处理,每个样地面积为20 m×20 m,共计15个标准样地。从2010年开始,连续2年进行覆盖。试验方案及样地编号见表1。

根据当年的气候条件,连续两年覆盖的时间分别为2010年11月16日和2011年11月28日。覆盖前对毛竹林地进行灌溉至浇透为止。

覆盖后一周开始用直角地温计对5种处理的毛竹林地下5、20、40 cm的土壤温度进行连续观测,每天8:00、20:00读数记录,以两次平均数为土壤平均温度。

在产笋季节每天统计竹笋的产量和产值,同时记录始笋期、终笋期,最后以2 a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林土壤温度的影响

不同地面覆盖处理对毛竹林土壤温度的影响见表 2。地面覆盖使毛竹林土壤不同深度的平均温度都有所提高,其中地下20 cm处土壤温度增幅最大,这与雷竹林地表覆盖效果相似[3]。不同的覆盖处理,其增温效果也不一样,以处理Ⅰ的竹林土壤温度增值最大,12月到翌年2月(20 cm)平均增温分别为8.2、12.5、9.3℃。处理Ⅳ增温效果最差,平均增温只有6.1℃。从时间看,覆盖后一个月左右土壤温度增加比较高,到覆盖后期温度有所下降。按土壤温度增幅逐渐降低的顺序排列:处理Ⅰ > 处理Ⅲ > 处理Ⅱ > 处理Ⅳ > 处理Ⅴ。

2.2 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笋笋期的影响

地表覆盖后,土壤温度的升高增强了竹子的生理活动,促进了竹子笋芽的分化,进而为毛竹提早出笋提供了条件。由表3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种覆盖均使林分的始笋期提早,笋期延长,其中以处理Ⅰ、处理Ⅲ最为显著,2010-2011年度分别使始笋期提早57、54 d,笋期延长31、33 d;2011-2012年度分别使始笋期提早52、42 d,笋期延长55、50 d。

2.3 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笋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毛竹笋产量见表4和表5。

由表4可知,各覆盖处理的毛竹笋总产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毛竹笋产量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比处理Ⅴ(对照)分别增产23 359.5、15 657、19 883.5和9 710.7 kg/hm²,按增产顺序排列:处理Ⅰ> 处理Ⅲ > 处理Ⅱ > 处理Ⅳ > 处理Ⅴ。从表 5可以看出,各处理笋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林地立地条件比较均匀,对试验结果影响不大。

2.4 不同覆盖处理对毛竹笋经济效益分析

将试验地毛竹笋产量、产值、纯收入等列成表6,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6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各覆盖处理毛竹笋产量、产值、纯收入都有所增加,其中处理Ⅰ增加最多,产量增长率为240.27%,产值增加1 445.83%。处理Ⅳ增加最少,产量增长率为99.88%,产值增加158.33%。从产量、产值的增长率、纯收入、投入产出比排列顺序都为处理Ⅰ > 处理Ⅲ > 处理Ⅱ > 处理Ⅳ > 处理Ⅴ。由此可见,尽管采取覆盖处理的毛竹林地投入比常规经营的林地投入要高,但从产出来看,又比常规经营的林地要高很多,因此覆盖林地对于提高毛竹林效益是非常有效的。

3 小结与讨论

5种不同的覆盖处理对毛竹林提高土壤温度、提早出笋时间、延长笋期和提高经济效益均有明显效果,其中以处理Ⅰ覆盖效果最佳,平均提高土壤温度(20 cm土深)10℃,始笋期提早57 d,笋期延长31 d,竹笋产量增长率为240.27%,产值增加1 445.83%;其次是处理Ⅲ。因此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用稻草10 cm+竹叶10 cm+砻糠20 cm的模式对毛竹林进行覆盖,以提高竹林效益。

地表覆盖后地温的升高使林分的始笋期提早,笋期延长,同时也使毛竹笋产量大幅提高。究其原因,采用地面覆盖不仅有利于地面保温,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地面持水和保肥能力,覆盖材料本身腐烂分解的有机质也有利于竹鞭的发育,从而提早孕鞭育笋,促进生长。不同的覆盖材料,出笋所需时间各不相同。为了能在预定时间内及时出笋,正确掌握不同酿热材料覆盖时间很重要,必须遵循毛竹孕笋规律和掌握覆盖材料的酿热性能,并与市场需求相联系。

在毛竹林覆盖技术实施过程中要扬长避短,以实现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建立和完善毛竹覆盖栽培技术,做到合理选择覆盖物和覆盖厚度,对母竹采用覆盖/休闲留养法,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防止竹林老化;通过后期及时清除覆盖物,保证鞭系健康生长,埋鞭、断鞭和覆土等处理人工助长竹林鞭系,以提高竹鞭数量和在土层中的分布深度,以保证笋芽数量和萌发率[4]。

[1] 方伟,何钧潮,卢学可. 雷竹早产高效栽培技术[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4,11(2):121-128.

[2] 何钧潮,王安国. 雷竹笋早出高产栽培技术[J]. 经济林研究,1995,13(1):32-33.

[3] 冯世祥,何月祥. 雷竹提早出笋覆盖材料筛选试验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1994,24(2):18-21.

[4] 金爱武,周国模,郑炳松,等. 雷竹保护地栽培林分退化机制的初步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1999,19(1):94-961.

Preliminary Experiment on Earlier Shooting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WANG Bo1,2,SHEN Quan3,WANG Kui-hong1,2,LI Qin1,2,ZHOU Wen-wei1,2,ZHU Zhi-jian4,ZHU Wei4,HUA Xi-qi1,2
(1. Zhejiang Forestry Academy, Hangzhou 31002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Research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3, China; 3. Changxing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Changxing 313100, China; 4. Huzhou Forestry Institute of Zhejiang, Huzhou 313000, China)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earlier shooting by mulching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 and different materials at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stands in Huzhou,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 resulted that different treatment of mulching had different effect of raising soil temperature, earlier shooting, more days for shoot supply and economic benefits. The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mulching with 10cm of straw, covered with 10cm of bamboo leaves, and covered with 20 cm of rice chaff had the best effect of raising 10℃ soil temperature(20 cm soil depth), of 57days earlier of shooting, of 31 days more of shoot supply, of yield increasing by 240.27%, of output value increasing by 1445.83%, of input-output ratio of 1 : 3.82.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 pubescens; spring bamboo shoot; mulching; efficiency

S759

B

1001-3776(2013)03-0070-04

2012-12-09;

2013-04-18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004092);浙江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项目“竹类研究创新团队建设”(2012F20024)作者简介:王波(1981-),男,山东兖州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竹类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毛竹林春笋毛竹
自然封育条件下毛竹林内凋落物及土壤持水能力变化研究
食春笋知春味
封育年限对毛竹林凋落物和土壤持水效能的影响
节骨草和毛竹苗
BAMBOO BOUNTY
寒 秋
安吉践行“两山”的毛竹林碳汇研究*
春笋 入宴的「百搭食材」
12种吃春笋de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