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

2013-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精神科病房优质

吉林省洮南市神经病院精神科二疗区,吉林 洮南 137100

自卫生部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以来,我院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如何构建适合精神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已成为我们精神科护理工作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在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完善,现就优质护理服务在我们精神科病房实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收治精神科女患者970例,年龄15~74岁,诊断符合CCMD-3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52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430例,其它20例。

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本科共收治980例患者,年龄为15~75岁。精神分裂症510例、情感性精神障碍420例、其他50例。

2 统计方法

通过自制问卷。对上述患者及家属采取问卷调查形式。

3 结果

2007年至2009年上述统计患者的治愈率为10%,好转90%,复发率65%。患者及家属满意率达88%。护理不良事件为0.5%。

2010年至2012年上述统计患者治愈率为15%,好转85%,病情复发率40%,患者及家属满意率99.8%。护理不良事件0.1%。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高,护士素质得到全面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率有所提高达10%以上,护患纠纷指数下降0.4%,患者复发率下降25%。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侧重于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包括护理工作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

4 优质护理服务采取的具体措施

4.1 院领导给予高度重视,护理部紧急部署,及时召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动员大会,使护士认清形式,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努力践行。

4.2 保障有力

4.2.1 以充足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彻底改变精神科病房环境,设计温馨,环境优雅,窗明几净,被服整洁。并与饮食科协调,为病人制定合理饮食,使饮食结构更加合理,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减少药物的副反应,增强药物的耐受性,给治疗提供体质基础,减少风险的发生。

4.2.2 把护士还给病人,为了保证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护理部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成了对病人服务中心的整体改造,制定了转运组的应急预案。规定了突发情况的处理流程;护士服务中心的工作职能,协助临床转运会诊单、检查单,功能科检查单及结果转送,解决了非护理工作占用护士时间过多的问题。根据疗区工作性质,制定确实可行的20个流程,并简化病历书写。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

4.3 实行弹性排班

4.3.1 弹性排班是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优先护理服务的关键环节。合理调整排班,弹性安排人员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不足,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而且使护理工作具有连续性,减少了因中间环节过多而出现的护理缺陷,真正做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无缝隙性,可有效杜绝差错;增加了直接护理时数,让护理人员有较充裕的时间与病人沟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夜间及中午薄弱时段至少都有两名护理人员值班,大大减少了护士压力,满足了病员的要求;病患与责任护士接触时间更长,更换频率变小。能较快适应和熟悉护士,提高满意度。而责任护士对自己负责的病人情况更加了解,能够为病患提供更主动的护理服务。

4.3.2 由于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病人入院时大多被骗入病房或强制入院。患者对陌生环境充满恐惧感,不合作。我们改变接诊模式,对病人实施专人专护,责任护士是第一个接触病人的护士应面带微笑,态度和蔼,主动与病人聊天,介绍自己,取得病人的同意后给病人更换衣裤,修剪指甲,洗脸洗头洗脚,带病人进住整洁安静的病房。介绍病区的环境,测量生命体征等基本护理措施,让病人消除陌生感,安心住院。

4.3.3 病人入院后,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更加细致入微地关心病人的生活,并根据不同的病人、病情、性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冲动伤人、兴奋躁动的病人,安置在重点病房,在视野内看护,保持环境安静,保管好危险物品,并及时把病情变化报告给医师,必要时给予药物控制兴奋状态,防止发生意外;精神分裂症衰退型的病人,及早制定生活技能训练计划,使病人早日实现生活自理。忧郁症的病人给予更多的关爱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掌握病人心境的变化,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早日走出困境。对于住院时间较长,要求回家,不安心住院的病人,要及时给与安抚,并积极与家属联系,做到经常探视,解除病人想家的焦虑,争取早日出院。加强人文关怀,一方面在尊重患者个性的基础上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另一方面是从身体的,心理的以及社会的整体角度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不仅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康复还要使患者以健康的心态尽早回归社会。

4.3.4 病人在住院期间,夯实基础护理,严格落实晨晚间基础护理,健康宣教和床旁关怀各项措施,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从最基本的发药,输液观察病情到注重基础护理,根据护理级别和患者的自理能力,为患者洗脸、剃须、理发、洗剪指甲,“一对一”地开展用药,饮食及健康指导;开展床旁关怀,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减轻其焦虑,帮助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3.5 病人住院后,利用家属探视的机会,根据不同的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给家属宣教相应的精神科知识,为病人出院后得到更长远的家庭护理奠定基础。

4.3.6 病人出院时,认真细致的做好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坚持服药的重要性、定期复查的必要性以及家属管理好病人防止再次复发的关键性。

4.3.7 病人出院后,与病人及家属保持有效沟通,督促病人坚持服药。指导病人回归社会的技能。对阻止病情的反复发作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从而减轻病人的家庭及社会负担。

4.3.8 处置承包到“护”,根据护士特点分班,对专业技术强,专业技能过硬的护士专门负责病人的服药,静点,肌注等相应处置。有效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降低了因不能一次操作成功引来的纠纷。

4.3.9 病房卫生承包到组,卫生班组专门负责病房卫生,确保病房窗明几净、摆物整洁、死角无垃圾、室内无杂物、厕内无异味、食堂常消毒、病人衣裤干净、被服被服松软、室内空气流通清爽。

4.3.10 夜班责任承包制度:安排身体素质好、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护士值班,并严格执行分级护理制度。Ⅰ级护理视野内看护、Ⅱ级护理15分钟查房一次、做好晨晚间护理,确保夜间护理工作的安全。各班团结协作、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按工作流程做事、认真负责,为病人提供全面、全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5 讨论

自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展以来,护士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基础护理能力和专科教育能力,增强主动服务意识,使护士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病人满意率高达99.8%,护理工作质量也大幅度提高。针对精神病人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不断提升精神病院对精神病人的治疗,护理及托管能力,减轻患者家庭和社会负担。开展适合精神病人的优质护理服务,降低病人的复发率,已成为精神科病房管理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精神科病房优质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换病房
病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