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2013-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树突黄芪红细胞

哈尔滨商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黄芪是豆科植物类中草药,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而黄芪多糖是从黄芪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之一,它广泛地参与机体各生理过程的调节,如免疫细胞间信息的感受与传递,细胞的转化、分裂及再生等活动[1]。通过近几年来对黄芪各提取成分的不断研究,其中黄芪多糖广泛参与人体内各生理调节,具有抗肿瘤、抗衰老、调节免疫、降血糖、降血脂、抗病毒、刺激造血等作用[2]。本文就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1 黄芪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

1.1 激活NK细胞 NK细胞为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主要分布于外周血中,不需外界刺激,直接杀伤靶细胞,在肿瘤免疫和抗病毒感染中起到重要作用。实验证实黄芪多糖不仅能够降低对抗环磷酞胺(CY)所致的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活性,而且能提高正常小鼠外周血中NK细胞的活性[3]。NK细胞发挥功能主要依赖于其表达多种能与主要组成相容性复合物结合的受体,传递抑制性或活化性信号,从而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及杀伤。

1.2 激活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一种位于组织内的白血球,早期研究证实巨噬细胞是抗肿瘤免疫调节过程中的一种细胞群,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近几年研究我们发现肿瘤间质中的巨噬细胞,并未发挥直接抗肿瘤的作用,而是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发生、生长及转移的过程,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效应细胞。巨噬细胞数量减少可导致肿瘤发生率升高,确诊肿瘤患者肿瘤的生长、转移速度加快。巨噬细胞表面存在多糖受体,而黄芪多糖可与巨噬细胞上的多糖受体结合,可参与巨噬细胞的激活,是黄芪多糖抗肿瘤的机制之一[4]。

1.3 促进细胞因子分泌 细胞因子是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剂诱导多种细胞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具有调节血细胞生成、细胞生长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5]。其中肿瘤坏死因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类,不仅具有杀伤肿瘤细胞,而且还参与免疫调节、发热和炎症的发生。黄芪多糖可有效提高脾细胞内巨噬细胞集落,同时诱导并提高IL-la,IL-lβ,TNF-α,TNF-β的表达,从而增强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6]。黄芪多糖还能增强人肺癌细胞株的Th1类细胞因子表达,抑制Th2类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1.4 活化淋巴细胞 抗肿瘤免疫反应过程中细胞免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细胞免疫主要为T淋巴细胞介导,且体液免疫中参与介导的B淋巴细胞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肿瘤患者的T、B淋巴细胞数量、活性均低于正常人,黄芪多糖能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T、B淋巴细胞的数量及活性,使患者机体免疫能力增强,从而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7]。T淋巴细胞不仅可以分泌细胞因子调控肿瘤免疫,而且具有免疫记忆和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

1.5 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合成 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摄取各类抗原,调控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作用,进而参与消灭肿瘤细胞的作用[8]。未成熟的树突状细胞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成熟树突状细胞能有效激活初始型T细胞,处于启动、调控、并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黄芪多糖可提升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集落刺激因子的活力,同时增加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数量,诱导体内产生的多种细胞因子,促进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成熟的作用[9]。

1.6 增强红细胞免疫 红细胞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具有识别、黏附、浓缩异己物质,主要通过细胞表面受体的蛋白质黏附肿瘤细胞,与之结合悬浮于血液循环中,易于吞噬细胞消灭,从而杀死肿瘤细胞,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故红细胞免疫黏附活性可防治肿瘤扩散。黄芪多糖可使机体内红细胞C3b受体数量增加,从而提高了红细胞C3b受体促进率,进而提高了红细胞免疫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达到增强红细胞免疫抗肿瘤作用[10]。黄芪多糖可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有利于红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修复,使红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抵抗力,对抗肿瘤细胞而发挥作用。

2 黄芪多糖抗肿瘤影响因素

2.1 量效关系 黄芪多糖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一定范围内存在量效关系,经过多年观察及临床研究,黄芪多糖应用剂量太小,则不能及时、有效地激活宿主免疫,但是黄芪多糖剂量过大会产生免疫麻痹,进而抑制免疫能力,降低了肿瘤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其中黄芪多糖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能增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的作用,研究证实作用最强剂量为0.01mg/ml,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活性为原来杀伤作用的3倍,但是黄芪多糖剂量过低或过高,不但杀伤细胞的作用不能提高,反而有抑制倾向,降低其杀伤能力,其中黄芪多糖对清除自由基活性具有量效关系[11]。

2.2 给药途径 黄芪多糖应用于肿瘤患者过程中,研究发现:给药途径的不同也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其中黄芪多糖口服有良好的抑菌作用,而腹腔内注射黄芪多糖可有效活化巨噬细胞[12]。研究证实,黄芪多糖灌胃抑瘤作用优于腹腔注射,比皮下注射能更快、更有效的抗氧化保护肝损伤。

2.3 联合应用 在临床治疗肿瘤患者过程中,抗肿瘤药物多种多样,但联合应用抗肿瘤药物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不合理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报道不一[13]。黄芪多糖与甲氨蝶呤联合应用有协同抑癌作用,甲氨蝶呤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两者合用可协同抑癌作用[14]。但研究已得到证实,黄芪多糖与放疗、化疗的联合应用具有显著的协同抑癌作用,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防止肿瘤细胞的进一步转移、扩散。

3 展望

综上所述,黄芪多糖不仅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在机体整体水平上对某些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临床上已证实对于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前景[15]。黄芪多糖广泛应用于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对治疗肿瘤有着积极意义,虽然黄芪多糖在抗肿瘤方向取得了良好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黄芪多糖的作用机制还待进一步研究、明确,而且黄芪多糖抗肿瘤过程中量效关系未得到规范化管理,药物计量的使用好需临床实验、总结,相信,将来人类治疗肿瘤可以取得新的突波,可以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1]许杜娟.黄芪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5(10):923.

[2]刘成军,韦世秀,李牡艳,等.黄芪注射液对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的抑制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5(5):406.

[3]杜现华,杜心佳,张克信,等.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J].上海医药,2010,21(2):16.

[4]余向东,严发敏.黄芪注射液配合化疗对急性白血病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0,14(l2):755.

[5]刘杰麟,费樱.黄芪多糖对巨噬细胞等活性的影响[J].免疫学杂志,20l0,17(3):189-191.

[6]邵树军,刘彩玉,刘雄伯,等.牛膝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12,9(1):57-58.

[7]徐自超,陈正跃,张积霞,等. 黄芪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6(10):7-8.

[8]章正华,万楚成,郭仁慈.黄芪对急性白血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8,17(2):96.

[9]郑尧,何景华,高建华,等.黄芪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11,21(2):254-255.

[10]唐黎,武明花.黄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06,8(3):425.

[11]张小梅.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大连大学学报,2003,10(3):8.

[12]周淑英,卢振初,王佾先,等.黄芪多糖(APS)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9,2(2):22-25.

[13]牛朝诗,孙敬武,卞留贯,等.TNF-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16(2):205-207.

[14]马占好,张春艳,刘旭,等.黄芪多糖对小鼠体内六种细胞系瘤株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4,4:55-56.

[15]刘烨,赵文龙,王斌,等.白芍总甙负调节大鼠腹腔巨噬细胞诱生TNF的定量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8,11(1):1-2.

猜你喜欢

树突黄芪红细胞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神经元树突棘病理学改变的研究进展
科学家揭示大脑连接的真实结构 解决了树突棘保存难题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负载HBcAg对慢性HBV感染患者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及功能影响
黄芪是个宝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