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的教学思考

2013-01-25王冬晓王瑞丽刘笑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1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护理

王冬晓 王瑞丽 刘笑梦

河南省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

新形势下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的教学思考

王冬晓 王瑞丽 刘笑梦

河南省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1

探讨新形势下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问题和现状,并根据当前的护理教学模式特点提出了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几点思考,以推动社区护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学思考

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疾病治疗与护理扩展到了疾病预防及如何增进健康,“家庭护理”、“社区保健”、“社区康复”、“健康管理”等健康需求方面的干预也成为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医疗服务现状与这些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迫切需要医疗服务领域逐步向家庭、社区延伸,在老年护理、慢性病护理、健康管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因此以 “促进健康、保护健康、预防疾病”为主要任务的社区护理在现代医疗服务中显得十分重要,而专门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就成为社区护理事业长足发展的保证。

1 形势分析

1.1 社会发展推动着社区护理的发展 在发达国家,多数已具有专门的社区护理机构和比较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网络,约有一半的护士在社区,从事面向社区的个体、家庭、整体人群的护理工作,尤其在对社区的老年人、儿童、慢性病人、残障人等特殊人群的护理中,在促进和维护社区人群的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人民群众对生命质量、健康水平和医疗保健的关注不断增加,不良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造成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加上人口老龄化,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护理服务需求的范围逐渐扩大,发展以促进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为目的的社区护理,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新形势下护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即社区护理正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卫生部颁发的 《‘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和 《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探索建立针对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扩大护理服务领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的连续性、协调性、整体性,面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逐步建立和完善 “以机构为支撑、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15年,要使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30万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比达到1∶1~1∶1.5;增强医疗机构长期护理服务能力,将护理服务延伸到家庭和社区。

1.3 高职高专层次职业教育的优势 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服务第一线职业岗位的,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一种教育体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中提出 “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完善护理教育方式,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力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注重护理实践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高职高专护理教育,加快社区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贴近社会需求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专业护士,是我国护理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2 社区护理教育的问题和现状

2.1 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 (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2.2 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2.3 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 “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高职高专社区护理教育教学的思考

3.1 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3.2 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3.3 加强学生的基本社区护理技能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社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最切实有效的方式。积极开展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社区护理教学的深化改革,努力为社区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技能型、全面高素质人才,是社区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毛真珍,张杨丽.浅谈社区护理教育[J].新西部,2010(3):174.

[2]席淑华,周立,贾建平,等.社区护士护理技能现状及学习要求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4-56.

[3]刘可,严卫青.社区护理课程的教学改革[J].护理学杂志,2006,9(21):60.

R193

A

1007-8517(2013)11-0034-02

2013.03.12)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护理
社区大作战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