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傣医旱莲草应用比较

2013-01-24娴王婧指导老师林艳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4期
关键词:车前草凉血中医学

张 娴王 婧指导老师:林艳芳

1.云南省勐海县中医医院风湿科,云南 勐海 666100;2.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11级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500

中傣医旱莲草应用比较

张 娴1王 婧2指导老师:林艳芳

1.云南省勐海县中医医院风湿科,云南 勐海 666100;2.云南中医学院民族医药学院11级研究生,云南 昆明 650500

旱莲草,无论在傣医用药还是中医用药中都是常用药,但傣医学和中医学在旱莲草的认识上有很大差别,通过对中医学、傣医学中旱莲草功效、主治、应用及病案进行对比,总结中、傣医对旱莲草认识的不同,对扩大旱莲草临床应用和提示现代药物研究方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旱莲草;傣医学;中医学

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鲤肠Eclipta Prostrasta L.的地上部分。别名:墨旱莲、野葵花、烂脚草。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断后流出的汁液数分钟后即呈蓝黑色。茎直立或倾状,绿色或红褐色。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10cm,宽0.5-2.5cm,全缘或有细齿,基部渐狭,无柄或有短柄。头状花序腋生或顶生,直径6-11mm;总苞片5-6,绿色,长椭圆形;舌状花的瘦果扁四棱形,管状花的瘦果三棱形,均为黑褐色,有瘤状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路边草丛、沟边、湿地或田间。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开花时采割,晒干。[1]

1 傣医对旱莲草的认识

在傣族传统医药中,旱莲草被称为 “皇旧”,为调雅塔喃 (水塔)药。其气臭,味苦、涩,性凉,入水塔。不仅用地上部分,还单用其根。具有清火解毒,解痉止痛,涩肠止泻之功效。主治接短鲁短、兵木兵勒 (下痢红白、腹部扭痛),拢旧禾丁禾麦、先哈嘎兰 (四肢冰冷、痉挛剧痛),害卖拢很 (高热惊厥、抽搐),兵洞飞暖兰 (疮疡溃烂)。

在临床应用上,旱莲草作为主药出现在很多傣医学方剂中。如皇旧补心汤中用旱莲草根、平卧土三七、圣诞树根三味药,共奏除风通血,养血安心之效,用于治疗贫血、冠心病、风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引起的心慌心悸、心烦不安、胸闷心痛。旱莲草根作为主药,取其既能清火解毒、解痉止痛,又能清胸中虚火、止胸痛。再如补水退热方由旱莲草、掌叶榕根、粉芭蕉根和茅草根 (白茅根)组成,具有补水清火、除风止痉之功能。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其中旱莲草清火解毒、熄风止痉,为主药。[2]

笔者用导师林艳芳的一例病案做应用举例:王xx,男,47岁,汉族,因 “左踝、第一跖趾关节疼痛3天,灼热肿痛12小时”入院。现症见: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痛处灼热,得冷稍舒。既往有 “痛风”病史1年。查体:左足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皮温高,压痛明显,活动受限。血尿酸:552umol/L,hsCRP:8.22mg/L,ESR:28mm/h,RF(-)。舌质红,苔黄微腻,脉弦数。傣医辨证为 “拢蒙沙喉” (风湿热痹)的范畴。治以清热解毒,除风止痛。汤药以柯罗类风消散加味:柯罗 (青牛胆)20g,罕好喃(水菖蒲)20g,皇旧(旱莲草)20g,豪命(姜黄)15g,补累 (紫色姜)20g,芽英热 (车前草)15g,哈累牛(野芦谷根)30g煎汤内服,每日1剂。方中青牛胆、水菖蒲具有除风化湿,舒筋活血止痛之效;姜黄、紫色姜具有补土健胃、活血止痛之功;旱莲草、肾茶、车前草、野芦谷根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之效。外敷以柯罗 (青牛胆)、豪命 (姜黄)、补累 (紫色姜)、芽英热(车前草)、皇旧 (旱莲草)、习膏 (石膏)各等量,舂细外包患处,具有清热凉血、利水消肿止痛之效,全方合用具有清热解毒、除风止痛、健脾利湿、舒筋活血化瘀、抗炎止痛的功能。[3]

2 中医学对旱莲草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其性寒,味甘、酸,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功效。用于须发早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遗精耳鸣等肝肾阴虚证和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等阴虚血热的出血病证。[4]

旱莲草作为中医常用药,出现在众多经方中。如 《证治准绳》中的 “二至丸”,由旱莲草、女贞子两味药物组成。用于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的骨蒸潮热、盗汗、咳嗽、咯血、吐血;或烦热易饥、足膝疼痛,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等症。有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之功。再如《杂病源流犀烛》中的 “二草丹”,由旱莲草、车前草两味药组成,主治脱血。《圣济总录》中记载的旱莲子汤,由旱莲、芭蕉根组成治疗血淋。以上经方中运用旱莲草都是取其滋补肝肾,凉血止血之功。

笔者再举一例中医应用旱莲草的病案:赵xx,女,52岁,汉族,因 “尿频、尿急、尿痛,肉眼血尿1天”入院。入院时症见小便频数、赤涩热痛,下腹灼痛。查体:下腹部压痛,肾区无叩痛。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根据患者上述资料,四诊合参,辨证为血淋,证属湿热下注。治以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方选小蓟饮子合二草丹加减。组方如下:生地黄10g,小蓟10g,滑石(另包)10g,蒲黄10g,藕节10g,淡竹叶10g,当归10g,山栀子10g,旱莲草15g,车前草15g,白豆蔻10g,生甘草10g煎汤200m l空腹服用。患者服用上方6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为君药;藕节、蒲黄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以使血止而不留瘀,生地清热凉血止血,且滋阴养血,均为臣药;滑石、淡竹叶、车前草清热利尿通淋,山栀子通泻三焦、导湿热下行,当归养血和血,与生地相伍,更能滋养阴血,共为佐药;白豆蔻温中养胃、顾护胃气,甘草调药和中,用以为使。全方配伍,共奏清热通淋,凉血止血之功。

3 结论

傣医学和中医学对旱莲草的认识不同,但临床疗效都是经得起验证的。傣医学中,旱莲草主要应用于治疗水塔病症,取其性凉,具有清火解毒、解痉止痛、涩肠止泻的功效;而中医学侧重于其具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之功,而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病症和阴虚血热的出血病症。中医学和傣医学之间当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深入对药物的认识,努力扩宽药物的功效与主治范围,共同为临床治疗和现代药物研究提供新思路。

[1]汤海峰,赵越平.中药墨旱莲的研究概况[J].西北药物杂志,1999,14(1).

[2]朱成兰,赵应红,马伟光.21世纪傣医本科教育规划教材:傣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玉罕,林艳芳.傣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1,11.

[4]高学敏.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 (供中医类专业用)[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王肯堂(明).证治准绳(上中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沈金鳌 (清),田思胜.病源流犀烛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7]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R29

A

1007-8517(2013)14-0007-02

2013.05.12)

猜你喜欢

车前草凉血中医学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指甲花,车前草
车前草巧治痛风
土路上的车前草
土路上的车前草
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