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蜜蜂对茶花蜜源的利用研究

2013-01-24谭荣德李宏芳陆超丽吴殿军

中国蜂业 2013年6期
关键词:鸭脚茶花花蜜

谭荣德 李宏芳 陆超丽 吴殿军

(1昭平县仙回乡水产畜牧兽医站;2昭平县马江镇水产畜牧兽医站;3昭平县养蜂技术指导站,546800)

中华蜜蜂对茶花蜜源的利用研究

谭荣德1李宏芳2陆超丽3吴殿军3

(1昭平县仙回乡水产畜牧兽医站;2昭平县马江镇水产畜牧兽医站;3昭平县养蜂技术指导站,546800)

茶树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经济学树龄长达50~60年,茶花花期长、泌蜜多,花粉丰富,是秋冬季理想的蜜源植物。意蜂采蜜有烂子现象,故一般只利用生产茶花粉,但鲜见中蜂利用茶花蜜源的相关研究报告。据试验观察,茶花蜜源对中华蜜蜂生理无不良影响,有利于秋冬季蜂群繁殖,且可生产特色茶花蜜,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中蜂;茶花蜜;饲养管理

昭平县位于广西东部,隶属贺州市,县域总土面积3273 km2。地处南岭南延余脉,山地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90%,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9.8℃,年降雨量为2046 mm(为广西多雨、暴雨中心地带之一),无霜期平均310天以上。原始森林、次森林和人工林连绵叠翠,森林覆盖率84.2%、绿化率98.18%,为广西三大林业县之一。群山环绕,空气清新,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的自然气候特点,十分有利于茶叶等栽培作物的生长。与此同时,该县适时发展茶产业,把其作为农业和农民增收的特色优势支柱产业来抓,调动群众种茶积极性,2012年底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6万亩的历史新高。先后获得“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名茶之乡”等荣誉称号。昭平是广西中蜂养殖重点县,也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示范县。随着茶园面积持续增加,茶花已经成为该县秋冬季中华蜜蜂繁殖、生产冬蜜的优势大宗蜜源植物。因此,研究其开花泌蜜规律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丰富蜂蜜品种,增加蜂农收入,促进中蜂生产稳定持续发展。

一、茶树生物学特性

茶树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山茶科、山茶属,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野生或人工栽培。

1.形态特征

分为乔木型、小乔木型、灌木型。栽培茶树一般通过修剪来抑制纵向生长,树高多在0.8~1.2 m之间。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果实扁圆,呈三角形。花芽由当年生新梢上叶芽基部两侧的数个花原基分化而成,一般比叶芽肥大,有一个较长的细柄。花芽和叶芽同时着生于叶腋间,着生数量:1~5个或更多。花序类型有单生、对生、丛生和总状(花轴上的顶部芽不能分化为花芽,故属假总状花序)四种类型。茶花为两性花,异花授粉,由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五个部分组成,故属完全花;花瓣色白,少数呈淡黄或粉红色,微有芳香,大小不一,直径2~5.5 cm;花瓣通常5~7瓣,基部连合,在花萼与花瓣之间有副瓣。一株树冠直径80 cm左右的茶树,一般能生长3000~5000甚至多达8000个繁殖后代的生殖花芽。

2.生长特性

茶树喜雨量充沛、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个体生育周期:包括幼苗期(4~5个月)、幼年期(3~4年)、青年期(定型阶段)、壮年期(花果增多、生长发育旺盛)、衰老期(生长衰退,可经自然或人工更新,仍可复壮,构成新的树冠)。年生育周期:花芽分化期6~11月,个别品种到次年春季;花芽分化到开花,约需100~110天。茶树经济学树龄为50~60年。栽培茶树,种植10年后达盛产期,30年后开始老化。当地茶树一般利用期为20年左右,此时,可从基部砍掉茶树树枝,使其重新生长,再到老化后挖掉重新栽种。随着无性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茶农采取人工修剪和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方法抑制茶树花的繁殖生长。

3.开花泌蜜特点

始花期9月下旬,盛花期10中旬~11月中旬,终花期11月下旬~12月,最长可至次年1月。始花期(9月下旬~10月中旬)和终花期(11月下旬~12月后)吐粉。盛花期(10月中旬~11月下旬)为流蜜期,霜降后大流蜜,时间约30天。茶花蜜腺在上午8~12时之间泌蜜,昼夜温差大、南风回暖(气温18~20℃)、湿度较大(相对湿度80%左右)泌蜜多。在我县茶花流蜜比冬季优势蜜源鸭脚木早15天左右(鸭脚木蜜源10月中旬始花至次年1月结束),盛花期和终花期与鸭脚木花期重叠,且交替泌蜜(鸭脚木12~17时泌蜜)。

二、茶花蜜源利用开发价值分析

罗建能报告茶花是秋季一种理想的蜜粉源,泌蜜多,花粉丰富,对蜂群秋季繁殖与组织生产十分有利。但茶花蜜可造成意蜂烂子,若管理得当,一个强群可采蜜5~8 kg、王浆1~2 kg、花粉4~6 kg。单尧燕认为导致意蜂烂子的原因在于茶花蜜中含有多糖,幼虫不能消化吸收,且无法排泄,引起生理性烂子。除此之外,鲜见中蜂利用茶花蜜源的相关研究报告。过去,我县蜂农主要把茶花当作辅助蜜源,尚未形成商品蜜生产。2010年起,我们在茶叶主产区乡镇选择部分养蜂户开展利用茶花蜜源进行中蜂蜂群繁殖、采收茶花蜜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花蜜源对中蜂生理特性和当地鸭脚木蜜生产无不良影响,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茶花蜜营养价值高

据有关分析测定,茶树花粉蜜内茶多酚、氨基酸、茶多糖、蛋白质、皂甙等对有助人体健康的有效物质含量占90%以上,超出茶叶中同类物质含量,具有解毒、抗衰老、滋补、美容等诸多功效。茶花蜜属于天然营养物质,呈淡金黄色泽、入口甜润、有淡茶香味、易结晶,具有原生态长寿产品特质,符合“饮昭平茶,喝茶花蜜,做长寿人”的完整生态养生理念。

2.可采收茶花蜜,增加养蜂收益

根据气象资料,我县10月份平均降雨量89 mm,平均日照时数165.2小时,平均温度21.6℃。9~10月份是全年少雨月份,日照充足,温度适中,非常适于茶花吐粉、泌蜜,晴好天气对蜂群出巢采蜜相当有利。因此,抓住茶花大流蜜比鸭脚木早15天左右的有利时机,组织中蜂强群抢收茶花蜜完全可行。据试验测算,一个花期,群均收取5~7 kg,增收200元。如按全县3.8万群中蜂计算,年新增茶花蜜总产量20万kg,产值800万元。在稳定乌桕、鸭脚木蜜基础上,丰富了我县特色蜂蜜品种,大幅度增加蜂农收入。

3.促进昭平中蜂业持续发展

昭平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完整,野生植物达1700多种,中蜂种群数量大(其中人工饲养约3.8万群,野生中蜂数量极为丰富),几乎没有种间竞争,适宜的生存环境、加上丰富的蜜源植物为促进中蜂生产稳定发展,保护宝贵的中蜂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16万亩,实践表明,茶花泌蜜多、花粉丰富、花期长,是蜂群秋冬季蜂群繁殖的理想蜜源植物。如按1亩茶园容纳放蜂2群计算,全县理论载蜂量可达8万群。因此,茶花蜜源的开发利用,无疑将大大增加我县中蜂种群数量。

三、茶花花期中蜂饲养管理要点

昭平蜜蜂品种全部为中华蜜蜂,以定地养蜂为主,少数实行转地。蜂群四季管理环环相接,相互影响。茶花9月下旬吐粉,10月中旬~11月下旬为大流蜜期,为迎接茶花花期乃至稍后的鸭脚木花期流蜜,要特别重视花前这段时间的蜂群繁殖管理。繁殖好茶花花期的适龄采集蜂,要尽量满足繁殖群健康无病、有高质量的产卵蜂王、蜂场1.5 km半径内有充足的蜜源、蜂巢内保证有足够的优质饲料且蜂多于脾等条件。

1.茶花开花之前(6~8月)的蜂群管理

6月初,乌桕树开花,此时的蜂群管理,遮阴防雨甚为重要,及时加脾、取蜜;进行人工育王,更换老、劣蜂王;适时分蜂,扩大蜂群数量,防止分蜂热。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7.9℃,小暑至处暑为蜜蜂度夏期,蜂群基本处于断子停产状态,是一年中蜂群管理最困难时期。度夏期间,外界几乎没有蜜粉源,要留足饲料(每脾留蜜1kg以上),尽量少开箱检查,减少饲料消耗。6月下旬到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换王,要求全部换王,目的是使蜂群入伏后少断子或不断子,提高抗病力。8月立秋后,要重视遮阴降温,蜂箱尽量不要暴露在烈日下,防止工蜂离脾、巢虫乘机侵入。处暑五倍子、尾叶桉开始吐粉,此时,应对蜂群进行补饲,促使蜂王提早产卵。待第一批蜂子封盖,紧缩巢脾,保持蜂群群势,及时抽出老脾和蜜蜂咬破的不完整脾;经常清理蜡屑等箱底污物,减少巢虫的危害。

2.茶花花期(9~11月)的蜂群管理

白露节气到来意味着蜂群度过了酷暑。经过度夏期,蜂群群势有所减弱。因此要抓住外界尾叶桉等蜜源吐粉泌蜜的时机,调整蜂群子脾,促进平衡发展。

9月下旬(秋分)茶花、柃木等蜜源陆续吐粉、泌蜜,实行补饲糖水,加造新脾,扩大群势。脾内应保持足够饲料,使其安心繁殖,减少飞逃现象。秋分后7天开始人工育王,在茶花和鸭脚木花期能够使用新王采蜜。选择分蜂性弱、能维持强大群势,工蜂个体大、群体采集力强,抗中蜂囊状幼虫病强、性情温和的蜂群进行人工育王,更换老、劣蜂王,新王具有抗病力强,开产早、停产迟甚至不停产,所产卵圈大,有效消除分蜂热,蜜蜂采集积极性高,蜂群繁殖快发展快,使全场蜂群均达到5框采蜜群势。

10月中旬~11月下旬为茶花大流蜜期,从霜降起不失时机摇蜜。只要外界天气晴好,就应组织强群,合并外勤蜂,加储蜜巢脾抢收茶花蜜。组织采蜜群原则上要求是自我发展起来的强群,以保持持久的生产性能。一般茶花流蜜期可采蜜2~3次。立冬后紧接着鸭脚木花期到来,应注意采茶花蜜、蜂群繁殖两手抓,以确保一年中最重要的鸭脚木蜜稳产高产。

其他需要注意的管理措施是,蜂场选择在地势平坦、场地宽敞、交通便利的地方,距茶花蜜源500 m左右,各蜂场之间间隔在2000 m以上。茶花花期前期经过度夏断子期,群势会不同程度变弱,初秋第一批成蜂尚未出房,加上此时山区胡蜂敌害猖獗,应加强对敌害的防范,保证弱群顺利秋繁,恢复群势。

谭荣德,(1979.1-),兽医专业,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鸭脚茶花花蜜
鸭脚煲就是餐桌上的日出
我眼中的茶花
蜜蜂
茶花
美丽的茶花
大双领花蜜鸟
鸭脚茶扦插繁殖试验初报
风里的“鸭脚”银杏
蜂蜜是怎样酿成的
好蜂蜜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