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WTO对中国的影响——入世十二年后的回顾及展望

2013-01-23

对外经贸 2013年4期
关键词:世界贸易组织经济

王 钰

(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8)

一、入世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经济高速增长

从改革开放开始,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获得了较快较好发展,经济总量由1980年的4545.6亿元(约合1893.9亿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401202.0亿元(约合59266.1亿美元),世界排名由第7位升至第2位(基于PPP法计算的世界排名)。

从图1可以看出,中国的GDP总量在1980年不足日本GDP总量的18%,且不足美国GDP总量的7%,至2010年超过日本且相当于美国的40%多,仅用了30年的时间就获利了这样的经济规模,成就举世瞩目。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增长的快车道上,2001年以后的经济规模显著提高。同期的美国经济总量不断增加,但日本的经济总量从1995年以后不升反降。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除1989年前后)GDP的年增长速度就远高于美国和日本,即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也是如此。而与此同时,美国、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却是时快时慢,日本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直处于经济增长的下峰,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表现更是不尽如人意。

图1 1980—201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GDP总量

(二)对外贸易竞争力显著增强

除了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我国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方式持续优化和贸易商品种类日益繁多,出口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世界贸易地位显著上升。

从图3可以看出,在1995年前中国的出口总额多是少于进口总额的,1995年以后出口额才略高于进口额,而2000年以后出口额大于进口额趋势才稳定并扩大。

从图4关于中国贸易差额的描述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顺差额在1995年之前是时有时无的,1995年以后则一直处于顺差,2005年以后顺差则明显扩大,国际金融危机后趋于下降。

从贸易总额的变化可以得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出口竞争力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加入WTO的前5年内,国际市场面对中国市场的开放度较高的情况下,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贸易顺差大幅度扩大。

另一方面,从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看,也在不断优化。如图5所示,1980年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0%,到2010年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仅占5%。

图2 1980—2010年中国、美国和日本GDP年增长速度

图3 1980—2010年中国出口总额和进口总额的变化情况

图4 1980—2010年中国贸易差额的变化情况

图5 1980—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情况

二、WTO对中国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获利了良好的外部发展机遇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充足而良好的要素供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开放了许多产业和市场,由于中国市场潜力的巨大吸引力,许多外资纷纷进入中国,带来了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化的思想理念和管理经验,与充裕资源相结合,使中国经济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商品物美价廉,依托于比较优势获利了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2.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加快

由于WTO本身对成员国政策审议的要求,凡是不符合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法律和行政性措施,都要进行相应的修改,所以在外部压力和经济转型自身要求的双重压力下,中国的市场化和法制化进程都被加速向前推动。

3.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从图6可以看出,1980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的结构为“二一三”,至2010年以后产业结构为“二三一”。从2001年加入WTO之后的情况看,第三产业的比重虽然上升速度不是很快,但不断迫近第二产业的比重。虽然第二产业入世后的比重出现了反弹,但第二产业内部整体结构在不断优化,已经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过程一旦完成,则第三产业的比重将超过第二产业的比重,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

图6 1980—2010年中国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4.国际地位显著上升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资金、技术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同步发生着改变。中国是人口大国,是发展中大国,是“金砖五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能力不断提高。中国现在的实力从中国在WTO中的地位也可见一斑。加入WTO之初,中国多数情况下是“被规则者”,而如今已经逐渐成为规则的适应者和制定者。

(二)消极影响

1.贸易摩擦加剧

从理论上界定贸易摩擦是指两国间基于经济体制、产业发展、分工结构以及市场竞争等诸多原因引起、导致的贸易领域的利益冲突或争端。而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由宏观和微观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失业率、通货膨胀、国际收支情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等。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利益的至高点,不惜利用一切手段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就是贸易摩擦的“重灾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情况不但没有改观反而恶化了。由原来只有少数国家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诉讼,转变为更多国家利用更多手段对中国的出口产品“重重施压”,这种摩擦不断地升级,直到制度层面。

2.贫富差距扩大

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了世界市场,为中国的各个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空间,因此地区间、产业间乃至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均不断扩大。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中国“四个世界”。第一世界是高于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如北京、上海;第二世界,高于下中等收入国家而低于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的,如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和辽宁;第三世界是以东北和华北中部地区为代表的介于下中等和低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第四世界,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如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和边疆地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主要是中国不同地区参与全球化的条件和能力不同,导致全球化在中国的影响和结果的不均衡。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从2001年的0.45上升到2010年的0.61,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74,说明我国收入差距较大。

3.资源和环境破坏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地位的形成,也导致中国资源和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在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初级产品的净进口国,这与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有直接关系。近年来,中国的自然灾害事件不断增加,灾种之多,损害之大,均是历史少有,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破坏了生态自然环境而导致的。

三、中国未来发展策略

(一)抓住机遇摆脱比较优势陷阱,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纵观近现代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制度+科技=强大。因此,维持硬件实力的同时还要加强软实力的建设。因为利用比较优势的弊端已经显现:资源破坏、污染环境,受人剥削的同时还受人谴责,为别国提供廉价商品,还处于价值链的最低端,费着最大的力,拿着最少的钱,这种发展是没有前途的。为此,可以利用贸易摩擦和人民币升值的机遇,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断转变国际分工模式,不断向高端游移,同时将产业链做全,这样既可以减少贸易摩擦的困扰,还可以创造新的发展路径。

(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调整失衡问题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收入分配等诸多方面的失衡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结果看,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如贫富分化问题通过市场机制是无法解决的,只有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不断纠偏,才能使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

无论是提高科技水平还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都要依靠国际化的人才。把国内优秀的人才送出去再请回来,这是目前在人才国际化道路上的必然选择。世界“经济中心”和“科技中心”有高度的相关性,若想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必须先成为先进科学和技术的发源地。同时,随着中国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也要设定相关的政策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到中国来工作。

(四)研究和参与国际规则博弈

常言道:一流公司定规则,二流公司做平台,三流公司做产品。对于国家而言,有权力制定规则也是一流国家的表现。但制定规则需要有较强的战略意识和较准确的前瞻性,这是需要通过理论和实践反复总结和认知的过程。美国实际上在19世纪时生产能力就已经超过英国,但50年之后才有机会替代英国主宰世界。由此可见,只有经济实力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技巧和恰当的历史机遇,但在机遇到来之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

[1]胡鞍钢.中国地区差距的变迁情况[J].人民论坛,2011(15):37.

[2]王钰.我国现阶段贸易摩擦的形成及其正效应[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2):28-29.

猜你喜欢

世界贸易组织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世界贸易组织运行困境成因探析——基于核心机制的考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易小准:世贸组织从未如此重要
分享经济是个啥
货物进出口额
拥抱新经济
浅析中日双边贸易摩擦及应对措施
中国接受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