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3-01-23张淑敏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休克胎盘产后

张淑敏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张淑敏

(吉林省辽源市妇婴医院,吉林 辽源 136200)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的急救护理方法,降低产后大出血的病死率。方法 对我院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找出最佳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5例患者抢救全部成功,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结论 产后出血重在及时发现,对症处理,护士积极配合抢救和护理,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减少产后大出血的病死率。

正常分娩;产后出血;急救;护理

产后出血通常来势凶猛,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1]。产后出血的并发症为失血性休克,心力衰竭,水电解质紊乱而至死亡。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产后出血的患者5例,均抢救成功,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救治5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发病年龄:17~46岁,最小17岁1例,最大46岁1例,剖宫产2例,阴道分娩3例。子宫收缩乏力3例,软产道裂伤1例、胎盘因素1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出血1000~1500mL有3例,出血量500~1000mL的2例,失血性休克3例,通过急救未出现死亡病例。诊断按胎儿出生后24h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2]。

2 急救护理方法

2.1 体位与吸氧

低血容量休克的主要死因是大出血、感染和组织低灌注等原因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现患者异常时,迅速告知医师患者出现产后大出血,组织多人参加抢救,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产妇取去枕平卧位,腿部抬高30°,取头低足高位休克体位,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增加回心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恶心、呕吐产妇头偏向一侧,给予患者氧流量4~6L/min吸氧,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呼吸是否通畅,颜面、口唇、指甲是否转红润,注意产妇保暖,护士应合理分工,抢救配合井然有序,忙而不乱,积极寻找原因,给予相应处理,设专人做好危重患者抢救护理记录。

2.2 静脉通路

立即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我科采用建立静脉留置针两条,做好交叉配血以及输血准备,

注意观察产妇的症状,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脉搏细速有休克先兆者告知医师,遵医嘱快速补充血容量,以维持足够的循环血量,尽快恢复有效的组织灌注,按失血性休克抢救。根据病情正确掌握补液速度,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以免患者补液过多、过快而发生肺水肿。

2.3 密切观察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置弯盘于产妇臀下,如阴道流血增多,估计出血量、颜色、气味及有无凝血块及时查找原因,在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脉搏、皮肤温度、尿量以及脸部、肢体、粘膜的颜色,留置尿管,测定每小时尿量,尿量是了解肾功能变化,判断有无休克及休克程度,反映重要器官灌注是否足够的指标,当尿量<0.5mL/(kg·h)时,应继续进行液体复苏。积极纠正休克,减少产后出血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2.4 处置

密切配合医师积极查找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者,按摩子宫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助产者一手置子宫底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子宫,按摩手法应轻柔、有节奏地进行,切忌持续长时间过度用力按摩,在按摩过程中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使子宫处于良好收缩状态,从而促使子宫壁血窦闭合,静脉推注缩宫素或宫颈注射缩宫素,静脉滴注能立即起效,但半衰期短,青光眼、哮喘及过敏体质者禁用。若胎盘已剥离但长时间未排除,医师用左手按摩子宫,右手轻轻牵拉脐带协助胎盘娩出。胎盘部分残留不能徒手取出者,用大刮匙刮取残留组织。胎盘剥离不全或粘连者,应人工徒手剥离胎盘。软产道裂伤者,及时缝合止血,凝血功能障碍者应遵医瞩应用止血药物,应在积极救治原发病基础上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输入新鲜血、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手法按摩和宫缩剂无效并有可能切除子宫的先试用B-Lynch缝合,如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护士应积极做好手术术前的准备工作,为挽救生命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必要时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

2.5 心理护理

在抢救过程中,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以良好的沟通技巧与产妇交谈,听取患者的主述,教会产妇一些放松的方法,分散其注意力。给予产妇关心与关爱,鼓励产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告知患者要相信医师,医护精湛的业务水平会帮助患者脱离危险,不要紧张,消除其恐惧心理,工作人员一定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镇静、从容的态度,给产妇以信任和安全感,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抢救成功率。

2.6 一般护理

待病情稳定后,患者安置的病房要安静,温度适宜,并保证环境清洁,室内通风,定期每天2次消毒。保持床单的清洁,保持会阴清洁,经常更换卫生垫,护士做好会阴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患者由于失血多,加之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机体处于抵抗力下降,产妇易发生产褥感染,应积极防治[3]。早期协助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刺激子宫收缩,以利恶露排出,病情稳定后鼓励产妇逐渐增加活动量,保持充足睡眠,加强营养,给予富含铁的食物,补充高热量饮食,宜少量多餐。

3 结 果

本组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5例产后大出血的患者抢救全部成功,1例已明确胎盘植入者,选择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水囊压迫止血、髂内动脉结扎方法止血无效,患者休克,为挽救产妇生命行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患者于8~14d出院,出院后随访,患者状态良好,无不良反应。

4 结 论

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产后出血重在预防,加强孕期、产前检查,做好产前产时的监测,及时给予恰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对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产妇入院后进行产前全面检查,了解产力、产道、胎儿情况,及时发现可导致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如:子宫肌瘤史、剖宫产史、2次人流史、产后大出血史、高血压、人工剥离胎盘史、贫血等病史。妊娠期有:双胎、巨大儿、前置胎盘、羊水过多、妊高征、胎盘早剥等。分娩期有:难产、急产、剖宫产术、宫缩乏力、产程延长、阴道手术产、胎盘滞留等。

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产后大出血往往来势过于凶猛,出乎意料之外,护士在工作中一定不能大意,随时密切观察产程动态情况。及时判断异常的产力,根据医嘱合理使用缩宫素,严密监测胎心及宫缩情况,根据宫缩调整缩宫素输入滴速,协助医师正确处理产程,纠正产力异常。做好产妇心理护理,保证充足的睡眠,消除不良情绪造成宫缩乏力。

加强产后观察,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h内[4],产后做好患者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有情况随时呼叫,护士经常巡视病房,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切口情况、阴道流血情况等,发现异常情况对症处理,如产妇的主诉出现口渴、打呵欠、眩晕、恶心呕吐、烦燥不安等,应警惕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医护人员只有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消除不良因素,及时发现产后出血先兆,针对不同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充分的做好抢救准备配合,预防产褥感染,才能提高产妇分娩的安全性,减少产后大出血的病死率。

[1]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

[2] 王玉琼.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53-354.

[3]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低血容量复苏指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8):581-587.

[4]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9.

R473.71

B

1671-8194(2013)24-0347-02

猜你喜欢

休克胎盘产后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女性产后便秘怎么办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