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COPD患者的疗效影响

2013-01-23陈年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阻塞性发作病情

陈年菊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10)

心理护理对COPD患者的疗效影响

陈年菊

(广州市海珠区素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610)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 选择 144 例慢阻肺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给予系统的心理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护理干预组控制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给予 COPD 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慢阻肺;心理护理;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引起的一种慢性肺系疾病,多发生于老年人,具有气流受限特征,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长期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三大主要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恐惧等心理,又会加重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全面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对治疗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我院呼吸科护士对本病区36例慢阻肺患者进行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呼吸科2010年6月至2012年7月72例COPD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指南》[1]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50~84岁,平均年龄(66.5±5.5)岁,病程9个月~15年,平均病程(10.6±7.6)年,年急性发作次数(2.7±1.5)次,按简单随机化法分为护理干预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执行医师医嘱,发放口服药、常规入院宣教、饮食、运动、呼吸指导、健康教育),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心理护理,采用简单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测试总结,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

1.2.1 急性发作期:患者病情发作时都有濒死、焦虑、恐惧、孤独或自暴自弃的心理,并且患者的心理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亲情、经济条件、病程等密切相关,首先是亲情护理,护理人员把患者当自己的亲人,热情关怀,诚恳交流和沟通,增强信任感,运用倾听、劝导、关怀方式每天给予心理疏导,解除患者的紧张、不安心理,使患者有安全感,教导患者自我调整心理,转移注意力。其次是常规医疗护理,根据医师医嘱劝导患者配合吸氧、静脉输液治疗、按时口服药物,增强患者对药物及非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1.2.2 缓解期:继续给予亲人般的关怀,劝导患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传授防病治病知识、COPD基本知识、中医养生保健,包括日常饮食、运动锻炼、耐寒锻炼、日常吸氧的注意事项等,重点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包括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可以改变患者的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让患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同时也为家庭随访奠定基础。

1.2.3 家庭随访期:住院期间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分别在出院第一周、第三周进行随访,劝导患者定期复诊,按时服药,坚持进行耐寒、呼吸功能锻炼,坚持吸氧,指导患者家庭自理。如患者病情稳定,可每月随访一次,随机进行指导,如病情反复则每周随访一次,严重者建议再次入院治疗。

2 结 果

经过2年的随访,观察组36例患者每次平均住院时间为(9.6± 1.8)d,对照组为(14.2±2.5)d。年发作次数观察组(1.5±1.2)次,对照组(2.9±1.7)次,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年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 论

随着自然环境、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COPD患者呈不断上升趋势[3],且病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COPD急性发作时患者都有濒死、焦虑、恐惧、孤独或自暴自弃的心理,所以心理护理在COPD患者治疗中是一个重要的辅助方法,能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压力。心理护理还可以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之达到最佳健康状态的一种引导过程,对COPD患者进行从生活到心理的全面管理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生存的意义,通过本研究观察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护理工作者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疾病知识和心理知识,这样才能制定出更符合患者实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显示出护理工作的专业化和人性化。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对COPD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抗病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能有效缓解病情,缩短住院时间,不断能为患者减轻病痛,更可以推动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 30(1):8-17.

[2]王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8, 6(15):316-317

[3]余小平,朱圆,原萍,等.上海市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状调查[J].上海护理,2009,9(1):14-17.

R473.5

:B

:1671-8194(2013)08-0329-02

猜你喜欢

阻塞性发作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