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3-01-23王小绸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8期
关键词:气管肺部功能

王小绸

(陕西兴平408医院,陕西 咸阳 713105)

42例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王小绸

(陕西兴平408医院,陕西 咸阳 713105)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脑卒中病发肺部感染的患者 42 例,并就其病发原因展开分析,提出对策。结果 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自身因素、误吸、长期卧床、脱水剂的应用及呼吸道侵入性操作等原因有关。结论 针对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减少感染率、病死率、缩短病程。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防治措施

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概率很大,这是由于急性脑卒中会对皮质以及丘脑下部造成损害,致使神经免疫系统发生功能紊乱,同时,由于意识障碍与面瘫会造成患者吞咽功能产生障碍,咳嗽反应慢,气管会将呕吐物或食物吸入呼吸道内,造成肺部感染。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会对患者机体气体的交换造成影响,降低血氧的饱和度,体温上升,增加机体的耗氧量,使患者脑缺氧,并造成脑部损害,是一种恶性循环。肺部感染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治疗脑卒中的有效办法就是要严格预防肺部感染[1]。在临床治疗中,应对患者的肺部感染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和把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使脑卒中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本文主要就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本科共收住243例,发生肺部感染42例,占17.3 %,其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35~76岁,其中脑出血35例,脑梗7例,均由MRI与CT检查。在42例患者中,好转出院30例,自动出院7例,死亡5例。

2 患病原因

2.1 身体原因

人体的免疫功能与生理功能以及呼吸功能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改变。呼吸系统主要的变化有:胸椎与胸壁的变形会降低呼吸的顺应性;肺部缺乏支撑会造成气腔的膨胀;降低呼吸肌的肌力,使之无法有效完成咳嗽功能,降低气道的清洁作用;伴随机体功能的下滑,会降低气道的高碳酸血症与缺氧以及药物的反应性。脑卒中会损伤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降低对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发生神经源性的肺部淤血、水肿,还会造成分泌物淤积于肺部,滋生细菌,最终形成肺部感染。

基础疾病:既往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等病史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吸烟史:长期吸烟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此外,粘膜下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分泌增多,其主要成分也随之发生变化,对细支气管造成阻塞,形成肺部感染。

2.2 误吸

由于意识障碍与面瘫会造成患者吞咽功能产生障碍,咳嗽反应慢,气管会将呕吐物吸入,造成肺部感染。医务人员与家属没有及时发现患者吞咽困难的症状;患者或家属不同意鼻饲;患者在鼻饲过程中,若胃管位置不当或者患者体位不当、鼻饲后患者立即吸痰或者翻身引起呛咳或呕吐,气管会将呕吐物或食物吸入呼吸道内;患者或家属强行进食,导致误吸,造成肺部感染。

2.3 卧床过久

脑卒中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并伴有程度不同的肢体功能障碍,自己根本无法翻身,各种生理反射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使肺底部的痰栓不断淤积,对呼吸道造成阻塞,形成肺部感染。

2.4 使用脱水剂

在使用甘露醇药物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患者机体的脱水,使呼吸道变得干燥,降低纤毛的运动能力,分泌物堆积在呼吸道难以排出。

2.5 呼吸道操作不规范

切开气管或者插管患者因为有了开放性伤口,容易给外界空气与细菌留下“可乘之机”,吸入的气体未经呼吸道的湿化与过滤,很容易使气道粘膜变得干燥,降低纤毛的运动能力,分泌物堆积在呼吸道难以排出。此外,部分医务人员在吸痰的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造成气管内膜损伤等,均可造成或加重肺部感染。

2.6 脑卒中病程较长,这样住院时间延长,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机会也就增加。

2.7 其他

脑卒中患者多数伴有二便失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泌汗多,需勤换衣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降低肺部感染的风险。

3 预防肺部感染的对策

3.1 使呼吸道保持畅通

此乃预防肺部感染之攻关键步骤。对于神志清晰的患者应尽量让其咳痰;而不能顺利排痰者,应予以刺激,辅助排痰,每隔2h进行1次翻身拍背操作,并通过震动或叩击等动作将痰排除气管,预防呼吸道的死腔现象,以免痰液在肺部淤积。在吸痰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按照规范严格进行操作,保持动作的柔和性,避免损伤呼吸道的粘膜。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行雾化吸入,一般用0.9%盐水3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10mg+α-糜蛋白酶4000U 2~3次/日。通常情况下,脑卒中患者会出现意识障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让患者保持半卧体位,并将床头调高30°~45°,有效控制肺部感染。

3.2 预防误吸

预防误吸能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在入院24~48h内,应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作出评估,吞咽难度不大的患者应在安静的环境中正常进食,在进食的过程中应集中注意力,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垂直坐立,将头前屈,健侧喂食;卧床患者将床头升高30°,保持健侧卧位,控制饮食温度,选择的进食物应易于吞咽,且足够安全。进食过程中,应缓慢进行,等患者将食物完全吞咽后,方能继续喂食,切忌因为进食太快太多,发生呛咳,而将食物误吸至气管中的不利现象。若在此过程中,发生呛咳现象,应停止喂食,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轻拍其背部,辅助咳嗽,咳出食物,如有需要,应采用吸引器将卡塞食物取出。口服药物应尽量研碎后,再给患者喂入。对于吞咽困难的脑卒中患者,应采取鼻饲方法进行喂食,1次/4~6h,100~200mL/次,温度适中,喂食时间为20~30min,以防出现呕吐以及胃痉挛等现象。在患者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让患者垂直坐立,或者将床头升高30°~45°,鼻饲完成后,保持半小时体位,以防食物发生逆流的不利现象。

3.3 加强医务人员学习相关感染知识的力度,预防医源性感染,严格洗手,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范。对吸入性器械应加强消毒管理,每周用消毒液擦拭2次吸氧装置,每天进行1次湿化瓶蒸馏水的更换工作,并于每周进行1次定期消毒。雾化器内的液体应及时更换,每次用完后,应将其槽内的水进行倾倒。室内空气应保持新鲜,将室温控制在20℃上下,湿度控制在60%~70%之间,做好相关消毒工作。

3.4 基础护理工作

做好患者的口腔护理工作,对口腔内的残渣、分泌物、呕吐物等进行及时清除,并做好保暖工作。对使用脱水剂的患者,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出入量是否平衡,有无口干及皮肤弹性改变的情况,保持内环境的稳定。

3.5 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减少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

3.6 已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有文献报道,老年肺部感染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2,3]。细菌培养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对亚胺培南(泰能)、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在70%以上,而革兰阳性球菌则主要对左旋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哌拉西林、青霉素及林可霉素敏感。为此,我们提出以下治疗措施:①尽早进行病原菌检测,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进行尽早、足量、联合、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同时应注意长期应用抗生素时,避免真菌感染的发生。②尽快恢复意识,改善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流量吸氧,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③给予营养支持、抗自由基及免疫支持治疗,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④积极治疗原发病,密切监测各脏器功能变化,保护各脏器功能。

总之,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控制要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积极采用系统治疗,尽早控制感染,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1]欧明辉,徐振强,杨杰.脑卒中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影响[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8,7(11):789.

[2]段国伟.老年人肺部感染365例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2009,6(2):99-101.

[3]陈献东,何学雄,孙军.53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9(4):368-369.

R743.3

:B

:1671-8194(2013)08-0095-02

猜你喜欢

气管肺部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气管切开术后不同类型气管套管的并发症及处理策略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气管狭窄病人导管插管二例
奔驰S级香氛功能介绍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