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备母猪引入的常见误区

2013-01-23王海英范振先

中国猪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种猪场猪种种猪

王海英 范振先

(1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局,山东昌邑 2613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后备母猪引入的常见误区

王海英1范振先2*

(1山东省昌邑市畜牧局,山东昌邑 261300;2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潍坊 261061)

后备母猪决定基础母猪群的生产水平,影响后代的生长发育,后备母猪质量决定了养猪生产的成败。

后备母猪;引种;误区

*通讯作者

后备母猪决定着种猪群的繁殖性能,影响着后代的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所以,后备母猪的补充是养猪成败的关键环节,但一些中小型猪场在引种时常存在一些误区。

1 忽视种猪质量

一些小型猪场,特别是刚进入养猪行业的养猪户,他们没有基本的理论基础和养猪经验,往往看到养猪挣钱,就匆忙加入养猪行业。在引种时不考察猪场的资质,只听说某家猪场较大就认为那里的猪好,甚至从肥猪群体中挑选留种。由于购买后不能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即使种猪质量差也无法确定;如果能看出生产水平差,那损失就很大了。

正规的种猪场都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所提供的种猪生产水平高、遗传稳定、疫病也少。在引种时要选择信誉好的场家,并要求种猪的纯度高,即使是二元母猪也要求纯度高,这样容易获得杂交优势。一般来说,专门化品系的猪(父系或者母系) 要比品种猪纯,原种场的猪比繁殖场的纯,大场的要比小场的纯。纯度高的种猪价格贵,但能带来更大经济效益。

2 盲目引进新品种

市场上的猪种很多,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汉普夏猪、皮特兰猪,还有迪卡、斯格、PIC等配套系,任何一个猪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利用时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即可,不要追求某个品种在当地是否新颖。大长(或长大)二元母猪产仔多、断奶窝重大、适应性好,杜洛克是良好的父本,杂交的三元商品猪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率高,是比较理想的杂交模式,并且种猪来源广泛,很适合中小型猪场。一些新的猪种,特别是配套系中的专门化猪种,饲养技术要求高,并有自己固定的杂交模式,随意的引种杂交不会获得好的效果。

3 种猪越大越好

体重大的后备母猪能尽早的配种受胎,可以减少培养费用,但也存在许多问题:①这些猪往往是销售过程中剩下的,挑选余地小,可能存在问题。②后备母猪在60kg以后要饲喂后备母猪料,以促进生殖系统的发育。种猪场对体重大的后备猪可能用育肥猪料饲喂(做种猪销售困难,准备当肥猪卖),而育肥猪料中添加了促生长剂,可能影响以后的发情受胎。③后备母猪如果过大过肥,就不具备种用体况。④引进的后备母猪在配种前要有8周的隔离过渡期,在此期间进行隔离观察、免疫注射、驱虫和适应本场的环境条件。如果体重较大,进场后很快就要配种受胎(母猪最好在第2、3次发情时配种),可能来不及完成这些工作,体内的免疫机制不能充分建立,在第2、3胎时淘汰率较高(容易感染细小病毒等)。

在正常的情况下,后备母猪在50~60kg时引进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想购买体重较大的,可与种猪场签订合同,必要的免疫注射在种猪场完成。体重过小(小于50kg)的种猪未充分发育,挑选时不准确,也加大了培养费用。引进的后备母猪体重要有一定层次,特别是初次引种的新场,这样便于生产安排。

4 过分追求种猪体型

目前,中小型猪场的肥猪在出栏时是按活猪定价,猪的体型对价格有一定影响,为此,有的养猪户要求种猪肌肉发达,甚至“双肌臀”(猪的臀部肌肉特别发达,从外表能看到肌肉块的形状,称为“双肌臀”)和“双肌背”(背中线两侧肌肉特别发达,高于背中线,背部呈沟状,称为“双肌背”),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很多瘦肉型猪都是这种体型,但后臀部肌肉特别发达的母猪不易发情受胎,难产率高;背膘薄的母猪泌乳力差(背膘厚和泌乳力呈正相关的),其泌乳力要比正常体型的低10%左右。所以,肌肉特别发达的母猪不适合留种。这种体型的遗传也不稳定,后代不一定能够表现“双肌”的特点。有的种猪场抓住了客户的这种心理,采取营养措施使后备猪肌肉特别发达,但引种换饲料后这种特征会很快消失。

挑选后备母猪时,在毛色、耳形等符合本品种要求的前提下,要侧重于母性特征和健康状况,重点注意:①健康:皮肤柔嫩,被毛光亮,精神活泼,运动协调(慢跑时观察)。②体型:背腰宽长而平直,肋部较为开张,腹部有适度弧线,臀部宽大,全身匀称。③四肢:四肢粗壮,左右较宽;肢蹄端正,蹄部宽厚、较大,蹄趾匀称、有适度间距。④乳房:有效乳头6~7对以上,大小适中,排列均匀整齐。⑤生殖器官:外阴部大而下垂。

5 忽视种猪的健康状况

对引进种猪要进行健康检测。规范的做法是先到种猪场选猪,对选中的种猪进行抽血,根据自己需要了解的情况到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检测,再根据结果进行取舍。如果不进行检测,就有一定风险。引种数量较少时,一般不检测,那就一定到大型种猪场引种,以便减少风险。为了安全可靠,要求种猪场提供免疫记录、免疫程序。这些工作技术性较强,必要时要聘请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帮助。

6 多处引种

有人认为到多家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远,能改善猪群的生产性能。这种做法效果不大,却带来了疫病风险。正常情况下,健康猪群也是带有多种病原微生物,之所以不发病是因为机体和病原微生物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各个猪场的病原微生物差异较大,在本场内呈隐性状态,当来源不同的猪只混群后可能引起交叉感染,甚至暴发疫病,所以,引种时要到一家或有选择的几家种猪场。

S813.9

B

1673-4645(2013)08-0039-02

2013-08-08

猜你喜欢

种猪场猪种种猪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种猪场引种指南》手册2022 版征集
《中国地方猪种资源场种质资源图谱》手册2022 征集
陕西丹凤:大型现代化种猪场投产运营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