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尴尬境地——“缺人才”遭遇“用工荒”——杂谈猪场用工荒及人才管理

2013-01-23中国猪业编辑部

中国猪业 2013年8期
关键词:月薪兽药用工

《中国猪业》编辑部

猪场尴尬境地
——“缺人才”遭遇“用工荒”——杂谈猪场用工荒及人才管理

《中国猪业》编辑部

最近,不少媒体都有报道,农民工、搬运工和一些有经验的技术工人工资远远高出一般办公室小白领,最高农民工月薪甚至能达到1.4万元,正式宣布了蓝领时代的到来。但是,同样作为农民工,养殖场一线工人的待遇却远远达不到这个标准,这也是一些大型规模养殖场屡屡出现用工荒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实,对于畜牧养殖行业来讲,“用工荒”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只是随着近几年来工人工资的上涨,形势尤其严峻,已成为养殖企业普遍面临的难题。问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畜牧行业艰难而尴尬的发展处境。

在养殖企业,招工难,留人更难。“工资低,环境差,没出路”是各养殖场一线工人的普遍声音。据了解,现在很多猪场新饲养员月薪在1 500元左右,有经验的饲养员月薪在2 500左右,在工地小工月薪都能达到5 000~6 000元的今天,这样的薪酬待遇明显不具有竞争力。并且,由于猪场人员流动频繁,猪场老板对员工的社会保险普遍轻视,多数养殖一线的工人处于“无保险”的工作状态。

更重要的是,养殖场一般都地处偏僻地区,生活条件较差,而封闭式养殖环境和枯燥的工作内容更让喜欢新鲜事物的年轻人难以接受。由于工种的原因以及封闭的环境,让猪场年轻人正常的谈恋爱都成为问题。在某规模猪场工作3年有余的小张告诉记者:“家里人给介绍了几个对象,但每次一听说是养猪的,都没戏。”这件事情一直困扰着小张,“现在我年龄也老大不小了,正准备着考虑转行的事情。”

同样,养殖场不仅普通工人出现用工荒,核心的技术人员也经常出现难招难留的问题。相对而言,兽医和技术人员不管从工资待遇、工作内容、社会地位等各方面都要高于普通养殖工人,但是一样人才流失严重。稍作调查不难发现,从养殖场走出来的兽医人员,资深的几乎都去搞管理了,或者自己开兽药店卖药了,而更多的则是去饲料企业或兽药企业做了销售员。“毕竟,饲料和兽药企业工作时间更自由,收入也更高一些。”一位从事兽药销售的兽医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当前,我国畜牧业正处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科技人才和一线技术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专家建议,要想在养殖行业有所发展,一定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在一线养殖场多工作几年,真正熟悉喂料、配种、防疫等各个环节,才能在畜牧行业站稳脚跟。同时,也呼吁养殖企业,要把养殖场当作企业来管理。不仅要提高养殖工人的福利待遇,更要通过人性化管理,完善企业文化等方式,让员工产生成就感和归属感。当然,用工荒的背后,也反映了整个行业的现状和困境。针对这种现状,政府也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心,出台一些相关的利好政策,鼓励和支持畜牧专业大中院校毕业生从事畜禽养殖业,强化科技培训与政策引导,努力营造畜牧业良好的发展环境,真正实现畜牧业发展“后续有人”。

猜你喜欢

月薪兽药用工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蔡崇信:我为什么敢放弃580万年薪,拿500月薪跟马云创业
定个小目标
兽药GSP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