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3年第7卷文题索引

2013-01-22

关键词:变应原红斑狼疮类风湿

论坛

“韦格纳肉芽肿”重新命名.乔琳等,7(2):99

2012年风湿性多肌痛暂行分类标准发布.张晓慧等,7(3):215

指南

基础研究

FCER1B和STAT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小麦过敏的关联研究.蔡培培等,7(1):5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检测比对.白伊娜等,7(1):11

应用蛋白指纹图谱筛选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史群等,7(1):1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白介素-18水平变化的相关性.任敏等,7(1):22

人肥大细胞类糜蛋白酶的促血管生成作用.张志伟等,7(1):27

比色法检测C1抑制物功能及其在遗传性血管水肿诊断中的应用.支玉香等,7(1):32

ETS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相关性.孙菲等,7(2):103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干扰素α、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周晶晶等,7(2):109

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类风湿因子和第2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比较.吴庆军等,7(2):11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亚型3及其受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黄翠平等,7(2):120

C1抑制物基因突变提前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遗传性血管水肿.徐迎阳等,7(2):125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2X7受体表达及其与焦虑、抑郁的相关性.谢斌华等,7(3):217

Toll样受体9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性.史晓飞等,7(3):22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铁调素与贫血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邬秀娣等,7(3):228

抗组胺耐药慢性荨麻疹与补体C5a、症状评分及风团持续时间的相关性.梁碧华等,7(4):309

哮喘患儿家庭内尘螨变应原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向莉等,7(4):314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白细胞介素-35及白细胞介素-26表达水平.朱慧兰等,7(4):322

金雀异黄素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骨保护素/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通路的影响.王燕茹等,7(4):326

临床研究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王立等,7(1):36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黄新翔等,7(1):41

苯磺贝他斯汀与氯雷他定治疗过敏性鼻炎: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李宏等,7(1):45

44例蜜蜂蜂毒过敏的临床特点.关凯等,7(1):51

沙利度胺治疗炎症性肠病7例疗效.李明玮等,7(1):56

类风湿关节炎伴周围神经病7例.毕丹艳等,7(1):63

近端指间关节周围胶原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陆翔等,7(1):67

中国不同年龄发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李娅等,7(2):129

角膜结膜染色评分新方法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应用.张顺华等,7(2):134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长期随访研究.陈华等,7(2):139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高娜等,7(2):146

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血栓栓塞并文献复习.苏金梅等,7(2):151

IgG4相关疾病误诊为多中心型Castleman病3例并文献回顾.焦洋等,7(2):154

淋巴免疫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雍磊等,7(2):160

葎草花粉变应原皮试液诊断葎草花粉变态反应的临床评价.关凯等,7(2):167

进展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和实验室特点.李正富等,7(2):174

北京高等院校学生镍过敏及其与穿耳洞的相关性.赵暕等,7(2):178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强直性脊柱炎4例并文献复习.张晓利等,7(2):182

大籽蒿花粉变应原皮试液诊断大籽蒿花粉过敏的临床评价.顾建青等,7(3):234

盐酸奥洛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临床试验.李宏等,7(3):242

结节性多动脉炎心血管病变特点.赖晋智等,7(3):248

普通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特征.罗小芳等,7(3):254

美容性纹身和染发与结缔组织病的关系.沈敏等,7(4):330

结缔组织病合并乳糜性胸腹腔积液5例并文献复习.张国华等,7(4):335

Rhupu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吴红华等,7(4):340

雷诺现象为首发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疾病谱及临床特点.刘晶等,7(4):346

武汉市370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结果.陈浩等,7(4):351

皮下注射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或)变应性鼻炎的速发不良反应.曾雪妮等,7(4):357

我国骨关节炎胃肠道和心血管危险因素调查——ATTENTION研究调查报告(一).苏金梅等,7(4):364

贝赫切特综合征合并周围神经系统病变5例并文献复习.吴系美等,7(4):369

综述

抗癫痫药物引发药疹的发病机制.吴培培等,7(1):72

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皮肤病.邓小蓉等,7(1):79

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风湿性疾病.姚林虎等,7(1):84

抗风湿药物对生育力、妊娠及哺乳的影响.赵云等,7(2):188

P物质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李斯斯等,7(2):193

高迁移率族蛋白B1: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炎性分子.潘舒月等,7(2):198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亚群变化及药物干预.齐亚军等,7(3):260

自身炎症性疾病诊治.沈敏,7(3):264

皮下注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作用机制.曾雪妮等,7(3):272

美容性纹身: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的危险因素?.焦洋等,7(3):278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神经损害的病理和临床特点.林森等,7(3):282

中国变态反应学2012年度科技发展荟萃报告.周俊雄等,7(3):287

日本柳杉花粉变应原致敏蛋白组分.李文静等,7(3):301

调节性B细胞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作用.张继刚等,7(4):373

病例报告

松柳苗诱发过敏性休克1例.莫非等,7(1):88

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BTK基因新发突变1例报告.陶英博等,7(2):203

多器官受累为突出表现的IgG4相关性疾病1例.孙磊等,7(3):307

以多饮多尿起病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1例.潘峥等,7(4):377

动态

北京协和医院第六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暨首届过敏-转化医学峰会纪要.汤蕊等,7(1):91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稿约.7(1):96

叶世泰教授获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终身成就奖发言.叶世泰,7(2):206

叶世泰教授获得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终身成就奖.汤蕊,7(2):206

2012年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会换届选举会议纪要.李宏,7(2):207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2012年学术会议纪要.支玉香等,7(2):209

猜你喜欢

变应原红斑狼疮类风湿
变应性鼻炎患者食物变应原分布特点分析
广州地区不同性别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变应原谱特征分析
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组分诊断
转录因子Egr2/Egr3在类风湿关节炎寒证中的作用机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992例儿童特应性皮炎及荨麻疹变应原检测分析
类风湿因子阳性是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吗
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