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伤口不愈合51例

2013-01-21刘雅静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13年5期
关键词:疮面疮疡窦道

刘雅静,宗 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伤口不愈合51例

刘雅静,宗 洋

目的:探讨手术后伤口不愈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51例术后伤口不愈合患者,依据伤口情况采用置管冲洗和外敷中药治疗,4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1例中总有效率94%,治愈率55%。结论:中药外治法在手术后局部伤口不愈合的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伤口不愈合;外治法;冲洗疗法;手术并发症

伤口不愈合形成皮肤溃疡、窦道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们于2009年年6月—2012年6月共观察5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1例,男19例,女32例;年龄19~82岁,平均45岁。病程14~90 d,平均60 d。其中阑尾切除术后22例,胆囊切除术后7例,剖腹产术后10例,会阴侧切术后2例,结肠造瘘术后1例,直肠癌术后1例,部分肺叶切除术后3例,肾切除术后2例,植入补片者3例。疮面大小约0.5 cm×0.5 cm~7 cm×2 cm,窦道深度约0.5 cm~13 cm(探针探查结果)。疮面可见脓血性分泌物渗出,肉眼无法直视窦道腔内情况者注入泛影葡胺,明确窦道的位置、形态、数量、深度及与邻近脏器的关系等,与腹腔、胸腔相通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治疗方法 使用天津博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0度广角鼻咽腔镜BD04084M,于窦道最深处探查寻找有无异物残存,并及时取出异物。

疮面直径<1 cm,深度≥5 cm,走形不规则;或疮面渗出较多;或造影检查显示窦道周围临近重要脏器者。依据窦道情况及三腔管原理制作出不同规格的冲洗管腔,连接静脉输液器,给予糜蛋白酶溶液持续冲洗窦道,至引流管内无脓性分泌物时将冲洗管退出1 cm继续冲洗,如此类推,直至引流液清亮,将冲洗频率改为1次/d,每次500 mL,拔管后外敷玉红膏或生肌橡皮膏。

疮面直径≥1 cm,可直视疮口底部;或疮口虽小,但仅涉及脂肪层以上者。依据疮面情况给予生肌散1~5号[1]、致新丹[2]及玉红膏或生肌橡皮膏外敷,1次/d。

2 治疗结果

4周为1个疗程,本组51例中痊愈28例,伤口完全愈合。显效20例,经造影检查伤口较前缩小,分泌物较前减少。无效3例,伤口大小、型态、分泌物量较前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94%。

本组研究中采用冲洗疗法者15例,痊愈12例,无效3例。中药外敷疗法36例,痊愈16例,显效20例。

3 讨论

手术切口不愈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患者自身的因素,也与临床具体操作密切相关。本组病例中,不愈合原因多数为伤口存在异物感染为主,如缝合线、补片、可吸收止血纱布等,其中因缝线感染的患者中,又以术前手术部位存在感染灶者多见,如化脓性阑尾炎、胃肠造瘘术等。亦有少数患者是由于吻合口闭合不佳,术中形成血肿,及缝合时留有死腔等原因所致。

李竞教授在疮疡治疗中提出:“腐祛肌生,肌平皮长”皮肤溃疡愈合规律[3]。对于异物感染的伤口,彻底清除异物后,3周左右即可完全愈合,寻找异物就成为治疗的关键。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李竞教授认为:病灶最深处往往是致病症结处。按此规律经内窥镜探查,或探针盲探,多可在伤口底部找到已污染的的线结。如为缝线、可吸收止血纱布感染致伤口不愈合,治疗过程中仅需取出已感染的异物即可,无需清创处理。补片感染治疗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长期药物冲洗,本组研究的3例患者中仅1例完全愈合,2例患者无效。故我们考虑无效原因与异物无法完全去除有关,此类患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建议手术。

对于非异物存在而不愈合的伤口,往往与术后长期不愈合形成窦道有关。目前临床多采用刮匙刮除窦道壁及坏死组织[4]、或彻底切除窦道壁祛除病理性肉芽组织[5],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且治疗效果不佳。我们采用中药祛腐的办法,针对不同伤口分别给予生肌散、致新丹及糜蛋白酶,祛除窦道内坏死组织,破坏窦道壁,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对于坏死组织较少及尚未形成窦道壁的患者,给予糜蛋白酶[6]溶液冲洗即可,可以起到分解肽键作用,使其脓液变稀,易于引流,邪有出路,腐去肌生。我们发现,只要伤口引流通畅,即使有脓性分泌物的伤口,也可完全不用抗生素治疗。中医外治法在局部感染治疗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促进了伤口愈合,还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我们使用了多种自制冲洗管,可依据伤口情况自行选择,其中最值得推广的就是三腔导管,不仅可以保持冲洗管不易脱落,还可以与输液器无缝连接。其次是双腔导管,可将硬膜外管置入导尿管中,使液体循环实现持续冲洗窦道的目的。

总之,我们在李竞教授“给邪出路”思想的引导下,结合临床实践,针对不同伤口给予个体化治疗方案,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1]李竞,王建平,李兰青,等.疮疡外治法[M].第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53.

[2]李竞,周成宝,董庆才,等.致新丹─红升丹代用品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4,1(1):17-19.

[3]王建平,李蓝青.李竞“疮疡外治法”学术思想浅析之一—“腐去肌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1998,4(05):314-317.

[4]王海,王建宏.窦道刮除术配合中药药线治疗窦道32例[J].陕西中医,2006,27(5):532-533.

[5]薛春凯,邵占强.腹部手术切口窦道形成的处理与预防[J].山东医药,2009,49(36):54-55.

[6]钟玉平,周荣,叶遇飞,等.持续负压封闭吸引治疗慢性伤口12例[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2):257-258.

(收稿:2013-02-06 修回:2013-04-22)

(责任编辑 张庚扬)

R635

A

1007-6948(2013)05-0585-02

10.3969/j.issn.1007-6948.2013.05.039

天津市南开医院疮疡科(天津 300100)

猜你喜欢

疮面疮疡窦道
慢性疮面之“偎脓长肉”的再认识
偎脓长肉理论指导下药疮交互作用机制探讨*
慢性疮面相关“邪”与“腐”的关系刍议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论薛己用灸法治疗疮疡的思想特色
腹部手术后腹壁窦道形成原因及处理
慢性窦道的诊治
治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
复方黄芷膏的制备与应用
双套管冲洗负压吸引治疗窦道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