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新江桥方案设计浅析

2013-01-17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6期
关键词:新江桥位三江

徐 心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天津市 300051)

0 引言

随着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以人为本”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作为基础设施的使用者,人们对出行的视觉感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工程中的景观功能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用以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效果,满足人们对人文关怀的需求。

近年来,国内经济和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已经快步进入汽车社会。据统计,截至2011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1]。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汽车保有量的增多,势必对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

针对“景观”和“交通”这两个主要的道路功能,本文介绍了市政工程设计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

1 工程地理位置

宁波位于我国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舟山群岛,南依三门湾,西接绍兴市,北濒杭州湾。城市综合竞争力跻身全国十强,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首批文明城市。

新江桥位于宁波市核心位置,紧邻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的交汇点,是宁波市“三江六岸”滨江休闲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新江桥也是南北向主干道人民路、江夏街及东西向主干道中山路的交通转换节点,是宁波市三江口地区“井”字形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及景观功能均十分重要。图1为新江桥位置示意图。

2 工程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 工程背景

图1 新江桥位置示意图

现状的新江桥临时便桥其桥梁景观效果较差,而且桥梁两侧的道路均采用S型曲线衔接,线形标准较低。随着宁波“三江六岸”规划方案的提出,新江桥的建设更显迫在眉睫。工程的建设在美化城市景观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满足城市跨江交通发展需求,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加强路网的辐射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促进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该工程南起中山东路与日新街及车轿街交叉口,向北跨越余姚江、下穿现状的甬江大桥引桥后,止于扬善路与人民路交叉口,道路全长约650 m。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新江桥“景观功能”与“交通功能”的两个因素,采用了两种不同桥位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2.2 建设必要性

2.2.1 景观功能需要

三江六岸是宁波独有的特色风貌。滨江地区是宁波历史上发生许多繁荣活动的重要城市空间,这一点清晰地体现在1951年的城市地图上。“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就是要进一步改造和提升滨江地区的质量、可达性和城市活动的丰富性,把三江六岸地区作为宁波富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通过部分滨江道路的改善,界定一个更大的、能够容纳多样化城市活动的“滨江空间场”,为人们更好地接近并使用滨水空间创造条件。

目前的新江桥临时便桥桥梁景观效果较差,并且对原本开阔的三江口水岸景观形成了遮挡,与周边繁华的现代大都会形象格格不入。可以说,临时便桥已经成为三江六岸提升改造的制约点,新建一座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景观桥梁已经迫在眉睫。

2.2.2 交通功能需要

新江桥一直以来就是宁波市中心区域南北向的主要交通枢纽,连接着余姚江南北两岸的人民路和江夏街。2006年经检测为危桥开始拆除,并在原桥位西侧新建临时便桥以供通行。桥梁两侧的道路均采用S型曲线衔接,最小半径仅为90 m,线形标准较低,较大地影响了此节点处的交通行驶舒适性和通行能力。

因此,新江桥新建项目也是改善宁波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市政基础建设工程,是符合宁波市交通发展规划的重要交通项目。其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城市跨江交通发展需求,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城区路网,加强路网的辐射功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促进城市的发展及打造一个“人人平等的、舒适、和谐的城市公众生活空间”创造更好的条件

3 方案设计

3.1 总体设计思路及原则

小汽车为人们带来了便捷、舒适、高效的出行,但随着其快速、过度的发展,尤其在城市中心区,不得不为其提供大量的道路空间、停车空间,原本为人服务的汽车,却侵占、侵害了人的活动空间,影响环境品质和舒适度。这已成为有目共睹之现象,首都如此,大城市如此,宁波也不例外。

单纯依靠拓宽道路,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已不能从本质上改善中心区交通状况,更不能改善城市环境品质,是时候改变单向度考虑机动车出行需要的交通规划模式,转而寻求真正“以人为本”,以更多人的感受、人的步行舒适度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汽车交通与环境品质平衡发展的综合交通规划理念。世界城市、中国大城市治堵的经验、教训莫不道明这个道理。

交通发展最终必须服务于创造一个“人人平等的,舒适、和谐的城市公众生活空间”,对宁波而言,更应该创造一个“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公共滨水生活空间”。

3.2 桥位选择

考虑到新江桥位于宁波市核心区的中心位置,紧邻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的交汇点,景观功能毋容置疑。同时,新江桥两岸连接中山东路和人民路,是沟通宁波海曙区和江北区的南北向交通要道,是宁波是三江口地区“井”字形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交通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从景观及交通功能两方面,对工程桥位的优缺点进行综合比较。

3.2.1 桥位一(原新江桥桥址)

桥位一即位于临时便桥东侧的原新江桥桥址,桥位非常靠近余姚江、奉化江、甬江三江的交汇点(见图2)。

图2 新江桥工程位置示意图(桥位一)

(1)桥位一优点

a.现状余姚江北侧的人民路与南侧的江夏街通过新江桥临时便桥衔接,组成了宁波市区南北向的重要干道。在原桥位修建桥梁,可以使原道路的南北向交通顺畅衔接,避免对周边现状交通的影响。

b.在原桥位修建桥梁,可以避免对现状周边构筑物的影响,其中包括对宁波影都的拆迁及下穿甬江大桥节点的改造。

c.原桥位场地开阔,没有限制施工的因素,施工难度低。

d.桥梁结构旧桥位与姚江两岸基本垂直,桥梁上部结构为正桥,设计施工难度相对较低。

(2)桥位一缺点

a.原桥位靠近三江口的交汇点,桥梁建成后会造成三江口水面面积小,影响水岸及绿化景观。

b.原桥位将使南北两侧的人民路和江夏街顺畅连接,易于将外围的过境交通吸引至三江口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不利于创造友好的滨江水岸休闲环境。

3.2.2 桥位二(便桥以西新桥址)

2011年宁波市提出建设“三江六岸”滨江休闲带,打造便捷慢行系统,全面提升三江六岸范围内的景观风貌。相关部门提出将新江桥桥位西移,为三江口范围内提供更大的绿化场地,并使得江面更为开阔(见图3)。

图3 新江桥工程位置示意图(桥位二)

(1)桥位二优点

a.新桥位选择在原新江桥临时便桥的西侧,为三江口范围内提供更大的绿化场地,并使得江面更为开阔,水岸及绿化景观效果突出。

b.弱化新江桥的道路交通功能,降低机动车交通对滨江空间完整性的干扰。

(2)桥位二缺点

a.对现状交通干扰较大。

首先,是对和义路、日新街、车轿街及东渡路的现状交通组织方式改动较大。和义路由现状由东向西单向行驶,调整为由西向东单向行驶,且不与新江桥相接。日新街由现状的双向行驶,调整为由北向南单向行驶。车轿街由现状的由北向南单向行驶,调整为由南向北单向行驶。东渡路由现状的双向行驶,调整为由北向南单向行驶。改造后,路口交通组织如图4所示。

图4 路口交通组织示意图

其次,根据相关规划资料,新江桥桥位调整至现状临时便桥以西后,江夏街不再与中山东路连接,原新江桥→江夏街→灵桥路南北向交通需要通过药行街以及药行街南侧的君子街及竺家巷绕行与药行街南侧的灵桥路沟通。这样的路网交通组织,会加重药行街、君子街及竺家巷部分道路的交通压力,容易形成交通拥堵。新路网交通组织见图5。

b.新桥位需要对宁波影都进行拆迁,并对下穿甬江大桥节点的墩柱进行改造,工程实施难度较大,且经济造价较高。

c.新线位处周边建筑多,场地受限,且拆迁后遗留的地下构筑物和管线等将大大增加施工难度,对工期及施工费用产生较大影响。

图5 新路网交通组织图

d.新桥位处姚江北岸与桥梁轴线存在约60°夹角,考虑到桥下游人同行方便,主桥北岸辅助墩需要采用平行堤岸布置,这样造成桥梁上部结构为斜桥,在设计和施工上难度增加。

综上所述,桥位一将新江桥的交通功能作为设计的重点,弱化了道路的景观效果,侧重于交通功能;桥位二则将景观功能放在考虑因素的首位,可以很好地提升宁波核心区的整体景观效果,但弱化了道路的交通功能,降低了核心区路网的交通通行能力,侧重于景观功能。

4 结语

市政工程由于地处城区,不仅要实现其交通功能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也要充分体现“以人文本”设计理念以满足人们的人文需要。但是,往往在城区中的市政工程两者不可兼得。我们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从二者的功能性入手,还要统筹考虑,再辅以施工难度、经济效益等因素,将方案设计进行得尽可能全面、合理。

[1]黄朝鹏.民用汽车保有量达10578万辆[J].中国汽配市场,2012(1):12.

[2]宁波市规划局.三江口核心区规划方案[R].三江六岸提升改造专题网站,2011.

[3]韩菲.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理念与策略[J].山西建筑,2011,37(12):154-155.

猜你喜欢

新江桥位三江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全国“七五”普法先进个人庄云鹏的普法“法宝”
High-throughput computational material screening of the cycloalkane-based two-dimensional Dion-Jacobson halide perovskites for optoelectronics
CO在 Ni(110)面的吸附研究
乐赎公司
山岭重丘区农村公路桥梁桥位及桥型方案比选分析
三江并流
山区地形对桥位风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石牌汉江公路桥桥位选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