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河街组一、二段物源综合分析

2013-01-06吴东胜何富贵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街组文安亚段

黎 苗,吴东胜,何富贵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 武汉430100)

物源分析在确定沉积物物源位置及沉积物搬运路径、评价储层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2]。经过多年勘探,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共发现了7套含油层系,其中有4套位于浅层渐新统地层中,前人对此开展了多项研究[3-5],但对渐新统物源供给和流向方面缺乏相关探讨。为此,笔者对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沙河街组一、二段物源进行综合分析,为其地质研究提供参考。

1 区域地质背景

霸县凹陷位于冀中坳陷东部凹陷带中部,为受牛东断层活动控制的西断东超、西深东浅的继承性断陷盆地,凹陷走向为北东向,面积约5600km2[3]。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东邻大城凸起,西与霸县洼槽及马西-鄚州洼槽相邻,向南延伸到饶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带,向北以里坦断层与武清凹陷和杨村斜坡相隔。文安斜坡整体构造背景为箕状区域性西倾断陷缓坡[4],形成于基底断块的继承性翘起作用,古近纪时期文安斜坡为一继承性构造沉积斜坡,自南向北发育4个宽缓的北西向鼻状构造,受区域沉积和构造发育控制,鼻状构造背景上沉积坡折带和挠曲坡折带发育。该区下第三系发育东营组和沙河街组地层,东营组顶界与馆陶组呈不整合接触,沙河街组内部发育沙一段上底界、沙一段下底界、沙二段底界等3个Ⅲ类层序界面。研究表明,沙一上亚段主要为辫状河沉积,沙一下亚段发育湖泊相,沙二段则为辫状河三角洲相。

2 重矿物特征

根据22口井457个砂岩样品的重矿物鉴定分析,沙河街组一、二段常见的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磁铁矿、赤褐铁矿、黑云母、磷灰石、柘榴子石、绿泥石、硬绿泥石、锐钛矿、绿帘石、角闪石、辉石等。统计资料表明,重矿物组合在该研究区具有普遍性,主要为 “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组合,其在稳定重矿物中占有较大比例,其次为磁铁矿、赤褐铁矿,而绿泥石、角闪石、石榴子石、绿帘石、锐钛矿的百分含量较低。总体而言,对该研究区影响较大的母岩类型为岩浆岩,变质岩影响较小。由于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而母岩不同的沉积物具有不同的重矿物组合,所以重矿物组合是物源变化极为敏感的指标。根据不同沉积时期水平方向上重矿物种类和含量变化的情况,可推测沉积物质来源的方向[5]。

1)重矿物ZTR指数特征 重矿物稳定系数是指重矿物中稳定重矿物的含量,其中最常用的为ZTR指数 (即极稳定矿物 “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的百分含量),ZTR指数由小到大的方向指示物源方向[6]。因此,根据重矿物的ZTR指数可大致确定其搬运方向与搬运距离,从而判断物源方向。依据现有的重矿物资料分析,绘制了目标层沙河街组一、二段的重矿物ZTR指数等值线图 (见图1)。研究区沙一上亚段ZTR指数介于5%~15%之间,且向北东方向减小 (见图1(a));沙二段ZTR指数介于5%到18%之间,且向北东和南东方向减小 (见图1(b))。

2)不稳定重矿物分布特征 沙河街组一、二段不稳定重矿物 (辉石+角闪石)含量的平面等值线图如图2所示。沙一上亚段不稳定重矿物等值线展布比较规律,其指数介于5%~80%之间,且向北东方向递增 (见图2(a));沙二段不稳定重矿物等值线有不同程度的向南转移,指数介于5%~50%之间,且向北东和南西方向递增 (见图2(b))。

图1 重矿物ZTR指数等值线图

图2 不稳定重矿物 (辉石+角闪石)含量

3 砂岩岩矿特征

碎屑组分及其组合特征与物源区关系密切。在搬运过程中,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碎屑组分中的石英含量逐渐增加,长石和岩屑的含量逐渐减少,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增高[7]。该研究区沙一上亚段主要岩性为长石岩屑砂岩,在其西部分布有一定范围的岩屑长石砂岩,其中沙一下亚段的西部局部有小范围的长石砂岩,北部为大范围的岩屑砂岩,而沙一上亚段则在东部分布有小范围的岩屑砂岩(见图3(a))。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沙二段主要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其东部有大面积的长石砂岩分布,在中部以及北部有局部长石岩屑砂岩 (见图3(b))。

综上所述,由东向西砂岩岩性分区表现为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砂岩,显示沉积物来源于东部方向。

图3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岩性分区图

4 石英含量特征

石英抗风化能力强,既抗磨又难分解,在大部分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其含量较高,是碎屑岩中发布最广的一种碎屑矿物。石英在搬运过程中与稳定重矿物相似,其百分含量随着搬运距离的增加而升高[8]。沙一上亚段石英含量在11%~45%之间,且向东和北东方向减小,同时在南部出现了小范围的低值(见图4(a));沙二段石英含量在16%~48%之间,并主要向北东方向减小,而南部出现局部高值是受来自西南方向的次要物源的影响 (见图4(b))。

图4 文安斜坡砂岩石英含量平面等值线图

5 岩屑含量分布特征

岩屑是母岩岩石的碎块,是保持着母岩结构的矿物集合体,虽然由于岩石的成分、结构等因素的影响,使其风化稳定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但总的来说,岩屑抗风化能力弱,易分解破碎,其百分含量随搬运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即沿着物源方向岩屑含量百分比呈递减变化[8]。沙一上亚段中岩屑含量在35%~68%之间,分别向北西方向、北北东方向递减 (见图5(a));同理,依据等值线形态判断,认为沙二段则受东北方向及东部物源的影响,其次受到南南东方向物源的影响 (见图5(b))。

图5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岩屑含量分布图

6 结 论

1)文安斜坡东部大城凸起为该区沉积的补给区,母岩类型以岩浆岩为主,变质岩影响较小。

2)文安斜坡沙河街组一、二段主要发育北东、南东2个物源入口,其中主要物源分布于文安斜坡北东部 (文安城以东地区),次要物源分布于南东部 (长丰镇以东区域)。

[1]姜在兴.沉积学 [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赵红格,刘池洋 .物源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 [J].沉积学报,2003,21(3):409-411.

[3]高仁安,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构造特征与圈闭评价研究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2010.

[4]龙小军,胡望水,李涛,等 .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断裂特征研究 [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2):5-8.

[5]王建瑞,刘趁花,郭永军,等 .冀中坳陷霸县凹陷文安斜坡潜山油气成藏模式与勘探发现 [J].海相油气地质,2012,10(1):35-40.

[6]周健,林春明,李艳丽,等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马家嘴地区古近系戴南组物源分析 [J].沉积学报,2010,28(6):1117-1125.

[7]张立强 .饶阳凹陷新近系馆陶组物源方向分析 [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2012,33(2):321-326.

[8]彭国亮,吴朝东 .松辽盆地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二、三段物源分析 [J].北京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9,46(4):44-50.

猜你喜欢

街组文安亚段
渤海湾盆地晋县凹陷高村—高邑地区沙河街组四段综合地质研究及目标优选
沾化凹陷沙河街组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KL油田沙三下亚段混合沉积特征及演化
青东凹陷沙河街组稠油成因及影响因素
雨姑娘快下凡
2018高文安设计新航向AIDG聚创国际新启航
将不动
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设计作品探析
歧口凹陷西南缘沙一下亚段碳酸盐岩沉积模式
锦州20-2N构造东营组二下亚段浊积体系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