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卫星信息应用保障研究

2012-12-31唐立文周明军

装备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军事行动战争卫星

唐立文, 侯 妍, 周明军

(1.装备学院 试验指挥系,北京101416; 2.湖北省军区司令部,湖北 武汉430000)

在全球化经济和信息化力量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面临的安全环境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增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成为国家军事力量越发重要的运用方式之一。

目前,传统的信息保障手段在应对重大事件发生时已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行动紧急、环境复杂时,还是出现了诸如信息获取与保障慢、方案抉择难、组织协调复杂等问题。因此,以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过程为主线,通过分析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流转过程,研究其相应的保障体系和保障模式,以达到提高卫星信息的运用能力、为指挥员掌握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提供相关的理论指导、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的目的。

1 非战争军事行动概述

非战争军事行动是美军在1993年版《联合作战纲要》中首次提出的一种军事行动样式[1]。它强调美军必须“在战争和非战争的各种可能军事行动中运用所掌握的一切手段,以最小的代价果断地完成受领的任何任务”。在1995年6月美军参联会批准颁布的联合出版物《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又详细论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类型、行动指导原则、指挥控制和各种考虑的事项,确立非战争军事行动理论在美军作战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将非战争军事行动作为主要的军事行动样式之一,并正式纳入美军基本军事行动的范畴。在2001年的《联合作战纲要》中,具体列出了18种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其核心就是要通过非战争军事行动,达成不需要战争行动就可达成或战争行动不能达成的特定效果,实现某些连战争行动都难以实现的控制,为美国全球战略服务。

进入21世纪新阶段,国内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交织叠加,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日益繁重,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呈现出普遍化、经常化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安全问题的内外关联度提升,国家举办大型活动增多,如汶川抗震救灾,支援北京奥运安保,亚丁湾、索马里护航,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等多项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些都表明非战争军事行动已日益成为我国军事力量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2-3]。我军于2009年下发《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规划》[4],为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提供了基本的遵循。《规划》要求,我军主要担负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6类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并明确了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目标等内容。与战争军事行动相比,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具有政治目的性强,社会影响力大;法律约束力强,受制约因素多;行动突然性强,反应要求快;情况复杂多变,组织实施难;参与力量多元,指挥协同复杂等特点。

2 卫星信息应用分析

2.1 非战争军事行动实例分析

为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近年来的诸多非战争军事行动,都或多或少的在利用卫星信息。卫星信息是指利用空间技术手段获取的各种信息,如各种目标信息、全球地理、气象、海洋、外层空间与电磁环境信息以及空间、时间基础信息等[5]。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卫星信息已成为各国军事力量高度重视的战略资源。

1)非战争军事行动分析之一:汶川抗震救灾。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灾区道路被毁,通信全部中断。灾情发生后,我国共有9种型号的15颗卫星为抗震救灾提供信息服务,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对地观测卫星、“遥感”系列卫星、气象卫星、“北京一号”小卫星等,为抗震救灾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持[6-7]。在充分利用国内卫星资源的同时,震后1h内,中国国家航天局启动国际减灾合作机制,向《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宪章》成员提出卫星数据申请,包括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印度、欧洲航天局等11个主要航天机构的20颗卫星为我国提供灾区卫星遥感影像技术支持,支援救灾。

在汶川抗震救灾中,我国由于遥感遥测卫星不多,特别是最初几天灾区上空阴云密布,使得救灾的初期阶段通过卫星信息了解掌握灾情的能力受到很大限制;而对于通信保障,由于地形的复杂性,卫星通信保障系统部署难度较大,视距通信难以建立起畅通的通信链路,对救灾工作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2)非战争军事行动分析之二:亚丁湾护航。自2008年年初以来,索马里附近海盗活动日益猖獗,严重影响到世界主要航运线的安全,各个国家纷纷派遣军舰前往附近海域执行护航巡逻任务,保护过往船只安全。我国海军也出动护卫舰,为我国和外国商船提供护航保障[8-9]。

在亚丁湾护航初期情报获取方面,其来源主要是前期掌握的海盗和商船的资料、舰载雷达监控信息等;护航期间,通过海事卫星实现船舶船位监控服务,并提供视频及语音传输,当出现卫星转发器受到干扰时,则利用“双星定位”系统定位干扰源,消除干扰。对于侦察图像信息,由于卫星分辨率相对较低和侦察机覆盖范围相对较小、驻空时间相对较短等原因,无法很好地满足实际护航中的侦察监视需要。

2.2 卫星信息应用需求分析

卫星信息有着传统信息无法比拟的优势,需要在侦察、监视、导航、通信等多方面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支持。由于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灵活性、多样性、突发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根据各种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所涉及的行动样式,规划侦察监视、预警、通信中继、导航定位、测绘、气象、海洋环境等卫星的轨道参数、历元时刻,以此获取卫星任意时刻的位置、遥感数据等内容,明确该类卫星所能提供的信息,包括环境情况(空间、地理、电磁等)、卫星信息数据等,为指挥人员提供分析数据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标监视、预警。利用空间侦察卫星及目标监视系统,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场所中的各种目标进行侦察、监视、跟踪,以获取重要行动中的信息,为行动提供预先预警信息和实时目标信息。

2)目标识别与跟踪(导引)。通过分析各种分辨率的卫星图像信息,快速识别、发现目标,判断识别目标威胁等级并进行跟踪,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准确、翔实的行动目标信息。

3)信息传输通信。利用各类通信卫星系统,为陆地、海上和空中的各种固定、移动的地球站和通信终端,以及各种航天器提供远距离通信、紧急行动通信和信息传输支持,以应对突发、应急事件等特殊环境下的信息传输。主要任务是确保信息快速、可靠、保密的传送,使非战争军事行动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行动效能。

4)目标导航定位。利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陆地、海上、空中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为非战争军事行动作战单元提供精确的目标定位和路径导航信息。主要包括精确的方位、速度、时间等服务。

5)气象观测保障。利用卫星气象监测与预报系统,实现从空间对地球表面进行气象观测。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球及其大气层的气象观测,获取行动区域气象资料,预报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为各级行动部队提供气象保障。气象观测的内容包括实时(或准实时的)全球气象资料和详细、连续的重点区域局部气象观测信息。

6)行动态势生成。利用卫星测绘制图系统,对地球重力分布,地磁场分布,地球的形状以及地球表面的各种目标位置、高度和地貌等地理信息实施测绘,生成非战争军事行动态势,为指挥人员提供准确无误的场景。

3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体系与模式

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多种多样,如何高效利用卫星信息,应对各种突发的非战争军事行动,随时随地为参与人员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情报信息,都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3.1 应用流程

非战争军事行动时间紧迫、任务紧急,需要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流程,谋求最大效率地利用卫星信息,保障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顺利完成。

从信息流转角度出发,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过程,是从卫星信息需求、获取、处理分析、存储、分发、应用到分析评估,再到需求的一个循环往复过程。基于这个过程,才能了解信息获取的流程和信息应用服务特点,根据具体的信息传输形式、信息应用方式等内容,理清侦察监视、预警、通信中继、导航定位、气象、测地等卫星信息应用服务过程,确定可以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应用提供的支援内容和各类卫星应用保障方式,确保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顺利实施。

3.2 保障体系

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的信息流程,其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

1)任务规划体系。包括不同非战争军事行动样式的任务需求分析和评估,规划卫星信息获取、传输与导航任务,以及时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2)信息管理体系。从卫星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等各个环节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需求样式,针对不同阶段的卫星信息特点实施信息管理策略。如管理卫星信息与产品的目录发布、定制与分发等,直接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及其指挥人员提供翔实、可靠的卫星信息与产品服务。

3)信息应用体系。针对整个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过程,分析卫星信息的分发模式和服务模式,研究以报告、图表、数据等形式将卫星信息及时分发到最需要的人员手中,为非战争军事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4)保障技术体系。它是确保整个保障体系正常运转的技术基础,包含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中的相关技术理论、技术手段、技术过程和技术措施等。它是卫星信息强大情报能力的根基,也是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情报机构得以建立并正常运转的基石,对于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3.3 保障模式

为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任务,根据任务规划情况,获取(收集)行动区域的环境信息,经过融合处理、加工后,为用户提供基础地图、大地测绘、导航定位、通信、海洋气象等信息服务。因此,从信息的流转过程角度划分的保障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信息流转过程的保障模式

1)信息获取。主要体现在:采用多样化的技术手段,获取多样化的卫星信息。在多样化的手段方面,能利用天基、临近空间、空基、海基、陆基等多种平台,采用可见光、高光谱、微波、激光、重力、磁力等传感器,全方位地获取全维信息;在多样化获取信息方面,具备高精度,高时间率、高光谱、高地面像元分辨率的各种信息获取方式,特别是面向应急保障具备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能力。

2)信息综合处理。主要体现在:采用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与融合技术手段,快速生成多样化的卫星信息和产品。在快速高效的数据处理与融合技术手段方面,具备快速大地测量数据融合处理、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处理、地图制图自动综合处理等技术能力;在快速生成多样化的卫星信息和产品方面,能够建立高精度测绘标准,规模化快速生产处理或更新各种基础的地图、卫星信息产品,特别是具备多样化的专题卫星信息产品和应急保障产品的快速生产处理能力。

3)保障方式。主要体现在:采用多样化的保障技术手段,提供多样化的卫星信息应用服务。在多样化的保障技术手段方面,能够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机动保障和应急保障,实现卫星信息分发、多维可视化、环境分析、知识挖掘、辅助决策、专题服务等;在多样化的卫星信息应用服务方面,具备为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各种用户提供按需定制的服务,具备实时化、全程化、精确化的应用服务能力,特别是具备快速高效的应急保障能力。

4)保障组织。通过新增保障机构、赋予原有保障机构新的职能,理清各机构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相互关系,实现小而全的分级保障机制。实现从各级指挥员到各行动单元的互联、互通,确保信息服务,技术保障适时、适地、准确、可靠。能根据保障任务需求,以最快速度高质量地完成卫星信息保障方案的制订和保障力量、资源、装备、技术等准备工作,并对保障过程进行实时化、全程化的指挥控制,特别是具备应急保障的快速高效的组织能力,最有效地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各个作战单元提供多功能、多层次的卫星信息保障。

4 结 束 语

紧紧围绕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过程,以非战争军事行动对卫星信息的快速、准确、及时的需求为牵引,研究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的保障体系和保障模式,为卫星信息应用部门开展非战争军事行动应用服务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参考。

由于卫星信息的复杂性和多源性,需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保障进行优化研究,以便更好地利用卫星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过程描述清晰化。以更准确的方式描述非战争军事行动过程,清楚展现其所需各类的卫星信息,明确提出行动需求。②需求规范化。针对卫星信息应用,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了解非战争军事行动实际需求,确保需求清晰。③保障体系和保障模式简洁化。针对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卫星信息应用流程,优化保障体系,简化保障模式,加快信息流转,提高卫星信息保障效率。

[1]赵小卓.美军新版《联合作战纲要》研究[J].外国军事学术,2007(2):1-5.

[2]王明武,常永志,徐戈,等.非战争军事行动[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148-153.

[3]许军.浅探新军事变革下的非战争军事行动[J].经济视角,2011(8):197-198.

[4]左运贤,姚成瑞.军队遂行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几点思考[J].国防经济,2011,32(5):66-69.

[5]王永刚,刘玉文.军事卫星及应用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8-11.

[6]张晶.汶川地震:通信应急预案遇大考[J].世界电信,2008(6):25-28.

[7]赵康宁.北斗导航系统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应用实践与启示[J].全球定位系统,2008(4):45-48.

[8]张守月,张哲.亚丁湾海域海盗活动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海运,2009,32(9):70-71.

[9]周尤亮,许晓明.亚丁湾护航行动中军事情报支援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8(4):62-65.

猜你喜欢

军事行动战争卫星
本期导读
miniSAR遥感卫星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被风吹“偏”的战争
静止卫星派
浅析外军有限军事行动
他们的战争
概率论在军事上的应用浅析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What Would Happen If All Satellites Stopped Working? 假如卫星罢工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