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系列报道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河南科技报》的办报实践

2012-12-21文/杨

中国记者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科技报系列报道经济区

□ 文/杨 军

(作者是河南科技报社副总编辑)

近几年来,《河南科技报》积极拓宽报道思路,以系列报道为突破口,在服务大局、深化农村科技新闻报道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围绕大局做文章

2004年至今,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九年聚焦“三农”。围绕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河南科技报》都组织编采人员悉心研读,选择报道内容。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增长,而农业科技的迅猛发展,为粮食的连年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名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其中把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列为一项重点工作。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如何?未来的农技推广体系又将怎样?今年5月《河南科技报》推出了“河南农技推广现状调查”系列报道,对河南省农技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思考。类似的是,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出台后,我们也及时推出了广受好评的“聚焦河南农田水利建设”系列报道。

2011年10月7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为河南省改革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科技报》结合自身办报特点,推出了“聚焦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报道(院士篇)”,对农业、教育等领域的11位驻豫院士进行了专访,他们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言献策,提出了真知灼见。该组系列报道因角度独特、内涵丰富,令人耳目一新,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结合热点找选题

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一时间人们谈“核”色变,造成了很大心理压力。《河南科技报》及时安排记者采访中国原子能学会理事、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所长范家霖等有关专家,推出了“我们身边的核”系列报道,为读者释疑解惑,起到很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从火热的生活中找题材

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雨后春笋般在广大农村涌现出来。正如人们后来认识到的那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继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取消农业税之后,我国农村改革中又一项十分重大的体制和制度变革。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必将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河南科技报》2006年及时推出了“合作的魅力”系列报道,对河南省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兰考县葡萄架乡贺村合作社产生、发展、挫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报道。

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之际,《河南科技报》又进一步组织实施了“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取样调查”系列报道,从更广的范围了解、探讨河南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之路,为地方政府进一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法健康规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系列报道并没有完结。2012年,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5周年之际,《河南科技报》又把目光聚集在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与“三农”息息相关的目标上,这组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之五年发展历程”的系列报道,选取了河南省成功的、失败的、苦苦求索的、顺利发展的……方方面面典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总结,并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中国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慧丽等有关专家,增加了系列报道的厚重。

重大题材选好角度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2011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之一。面向农村的专业类报纸怎样报道才能独辟蹊径、脱颖而出?经过研讨,《河南科技报》最后决定深入基层,以报道农村基层普通共产党员一天的活动为内容,记录他们平凡而真挚的故事,折射新时期党的事业前进的步伐,来反映中国共产党90年来走过的历程。于是,扎根农村的农业博士、种植户、养殖户、乡镇卫生院医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护林员……一个个普通的党员进入到“基层党员的一天”系列报道中,这组报道因为切入角度新、文章写法活、贴近性强而深受好评,获得了省委宣传部的专项奖励。

从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寻找线索

“替农民说话,带农民致富”是《河南科技报》的一贯办报方针,除新闻热线,近几年《河南科技报》又相继开设了“科技110热线”“法律热线”“老乡说事儿热线”“读者QQ群”等一大批立足科技、服务读者的沟通交流平台,既服务了读者,又丰富了报纸版面。而从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中寻找报道线索,毫无疑问是一条重要途径。

几年来,从读者反映的问题中,报纸围绕假种子、假化肥等假农资给农民造成作物减产、经济受损事件,先后推出了“小麦被‘毒死’农民维权难”“尖椒变圆椒 农民心碎了”“数百亩土豆绝收 疑似假种惹的祸”“招标招来了麻烦事——获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仪器招标事件调查”“‘李逵’打不过‘李鬼’——一个高校农资科技企业的打假困惑”等系列报道,为群众鼓与呼,替农民说了话,促进了一些问题的解决,减少了经济损失。

内容为王 表现形式多样

结合系列报道内容,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才能达到较好效果。如:“聚焦中原经济区建设系列报道(院士篇)”系列报道,采用人物专访形式;“基层党员的一天”系列报道,采用白描、纪实的手法,客观叙述;而类似“聚焦河南农技推广”“聚焦河南农田水利建设”等系列报道,就要求有思辨内容,有理性的闪光、逻辑的思考,抽丝剥茧;批评系列报道则要求客观公正,把有主观倾向的内容删除掉。

系列报道在表现形式上开拓了深度报道的新路子,内容上突破了平面化、单一化、模式化的老套子,多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事物本质特征,增强了感染力,受到读者好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工作中,《河南科技报》要求编采人员人人出亮点,月月有选题。并对入围的选题专门组织人员进行研讨,写出实施意见和方案。为扩大系列报道的影响,除了纸质媒体刊出外,《河南科技报》还利用报纸电子版以及报社创办的中国科技110网、中国农技110网和记者博客、微博链接等多种渠道,将刊发的系列报道推上天地广阔的网络,使传播效果最大化。

近几年来,《河南科技报》有近20组系列报道获得全国科技报系统优秀作品奖一等奖和省新闻奖一等奖。报纸多次被评为省一级报和省十佳报纸并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猜你喜欢

科技报系列报道经济区
流翔高钙乡村e站专营店 迎来了全国科技报客人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全国科技报信息化建设青海座谈会在西宁召开
群策群力 探索新方法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报分会秘书长李时夫:围绕中心强健骨 借势发力谋共赢
甘肃省主要经济区联动发展战略探讨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