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廉政文化大众化的路径探讨
——基于大宁社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思考

2012-12-21徐振光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2年12期
关键词:大宁创建活动廉政

● 徐振光

关于廉政文化大众化的路径探讨
——基于大宁社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思考

● 徐振光

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街道)推进“五项工作”,实施“五抓工程”,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初显成效。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加强领导,健全制度,创新载体,分类指导,以形成长效机制。

大宁街道;廉政文化;大众化;进家庭

2009年开始,上海市闸北区大宁社区(街道)党工委承担了创建廉政文化社区示范点的任务,通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已经初显成效。

一、大宁社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实践

大宁街道坚持以扩大参与为着力点,以促进和谐为基本点,以改进干部作风为落脚点,不断增强创建活动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一)推进“五项工作”

1.开展“九个一”系列宣传,营造创建工作的声势氛围。一份倡议书:编印《“清风楼组”创建倡议书》,发放到小区、楼组及居民家庭。一批特色楼:选择基础好的楼组,营造楼组廉政文化硬环境。一组宣传牌:在居民区的绿地竖立卡通宣传牌,与“迎世博”宣传相协调呼应。一批显示屏:利用小区电子显示屏,插放廉政宣传内容。一块公开栏:各居委会宣传栏增设廉政文化学习宣传板块。一条文化街:在大宁路一段设置廉政公益广告牌和宣传橱窗。一处活动园:广中99绿地“双语角”增设廉政宣传牌,引导小型群众性廉政文化活动交流。一条宣传廊:在街道机关办公楼布置廉政文化走廊。一条短信息:每逢周五向街道所属党员干部发送一条廉政短信,开展“廉政短信周末大放送”。

2.依托“三个平台”,建立创建工作有效载体。一是依托“星级文明楼组”创建平台。把廉洁方面的条件列入星级文明楼组评选标准之中,根据楼组各自特点,侧重培育廉洁文化特色楼组。二是依托“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平台。修订“五好文明家庭”评定标准,加入廉洁的条件,引导居民参与廉洁家庭创建之中。在“五好文明家庭”评选的同时,开展“清风家庭”和“廉内助”评选。三是依托“支部联系服务社区百分百行动”活动平台。在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中穿插廉政文化活动元素,促进党员在楼组中亮身份、作表率。

3.发挥“三个作用”,整合创建工作群众资源。一是发挥街道楼组协会作用。利用《楼组协会信息》小报,登载廉政宣传内容;利用楼组长工作例会,开展学习培训;在各居民区“楼组五大员”(宣传员、调解员、妇代员、计生员、治保员)中,落实“倡廉宣传员”。二是发挥街道老年协会作用。根据各层面协会会员的不同兴趣爱好,在协会活动中,融入廉政文化内容。如在书画社开展“笔墨书廉”;在影评社开展廉政影视影评。三是发挥居民学习组织作用。利用楼组居民自办的小报如《常青季报》,宣传廉政文化,开展“共话廉政”活动。

4.开展“四廉活动”,增强创建工作的亲和力和影响面。在创建活动的策划方面,大宁街道着眼于“反腐倡廉,人人可为”这一理念的宣传,注重从形式上为人所喜爱、从内容上贴近需求,以此引导更多的群众加入创建活动的行列。一是娱乐唱廉。通过“沪剧队”、“越剧队”等群众团队,在自娱自乐中,宣传廉政文化和身边好人好事。二是作品展廉。由街道楼组协会、老年协会牵头,举办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展示。三是美食载廉。在粤秀小区的“美食楼”等楼组,以美食搭桥,以廉政为题,开展交流展示。四是节日兴廉。在各小区以及楼组,把廉政文化内涵融入到各类群众节庆活动之中,如春节开展勤俭节约主题活动等。

5.采取“四项措施”,从街道机关党员干部抓起,增强创建活动的示范效应。在创建中,大宁街道把转变干部作风作为创建工作的落脚点,把着眼点放在党员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上,教育引导街道机关党员干部自觉参加创建活动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中培养“廉洁勤政、甘于奉献”精神。一是加强教育。通过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和“读书思廉”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经常进小区、进楼组、进居民家庭,与居民党员、楼组长交流、探讨“清风楼组”创建的意义和方法。二是创先争优。把干部作风转变与创先争优紧密结合起来,大力促进干部转变作风。三是落实分工。街道领导班子成员从自身做起,11名处级干部每人包干1至2个居委会,全体机关干部每月与居委干部和居民一起开展创建活动。四是结对帮困。安排机关干部与社区内一二户困难家庭结对,通过开展“访贫问苦”等活动,帮助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从而体现为民办实事这一创建工作的根本。

(二)实施“五抓工程”

一是制订家庭廉洁公约——抓自律。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引领,组织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通过开展群众性的“共话廉政”等活动,讨论形成本小区家庭廉洁公约,促进居民群众的自我宣传、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组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深入开展讨论,街道公务员在全社区带头制订《家庭廉洁公约》。

二是提炼廉洁楼组创建标准——抓规范。结合星级文明楼组创建活动,提炼形成“廉洁楼组”评选标准。以开展楼组“五个一”为抓手:即一块阵地、一支队伍、一份公约、一定家庭参与率、一定量活动,推进“廉洁楼组”规范化创建。

三是办好楼组文化节——抓长效。在一年一度的街道楼组文化节活动中,集中展示群众廉政文艺节目,开展文艺颂廉。通过文化节展示功能的发挥,一方面扩大创建活动的影响面,起宣传作用;另一方面引领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开展,发挥引导作用,形成一个长期的推动力。

四是拍摄《百姓DV》系列宣传片——抓主动。根据各个时期的需要,指导居民爱好者拍摄DV短片,每次选择一个主题(话题)来拍,在广大居民群众中播放,以形成宣传教育与情况反馈的互动效果。2012年已拍摄的《笑迎世博谈廉政》专辑,在社区内播放,引起积极反响。

五是开展党员干部廉洁行——抓引领。着力抓住两个重点:一是街道机关干部通过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制度,保障其经常参与创建工作之中;另一个是居住在本社区的党员干部,通过居民区党组织的宣传发动,促进其加入各项创建活动实践。

二、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初步成效

一是创建氛围日渐浓厚。通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壮大了宣传教育声势,扩大了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社会效应,廉政已经进入老百姓的视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了解和接受,创建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其中,一些居民利用自身特长,自选内容、自创形式,自建载体、自办项目,创建活动在社区内形成广泛影响,群众的民主意识增强,群众监督的氛围更加浓厚。

二是群众自治水平提升。在创建活动中,不少楼组把“清风楼组”创建与精神文明建设和楼组党建等工作有机结合,促进了楼组居民的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新梅小区六号楼组的18名党员在党小组长引领下,秉持“楼组的事由楼组自己解决”的理念,有效地解决了楼组居民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创造了楼组文明和谐的新高度,形成了广受社会好评的“六号楼现象”,《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上海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曾分别在显著栏目予以宣传报道。通过“六号楼现象”的学习宣传和楼组结对共建活动,“六号楼”示范效应正得到辐射放大,形成“雁阵”效应,涌现出一批新的楼组典型。

三是干部作风得到改进。通过创建活动的开展,党员干部受到教育和熏陶,自律意识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得到强化。街道机关干部在窗口接待中,“一来就办、一路绿灯、一诺千斤、一视同仁”成为普遍行为;在日常工作和服务群众中,“要事快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所有的事情认真办”成为时刻践行的自我要求。创建活动开展以来,群众投诉街道机关干部的情况明显减少。大宁街道先后两次被评为上海市文明社区。

三、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思考

(一)加大宣传。虽然进行了大力宣传,但仍有部分居民和社区干部对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意义和目的及其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一些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少数居民和家庭有抵触。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覆盖面广、群众关注程度高的优势,可在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开辟“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专栏”,加大家庭廉政文化的宣传建设力度。要充分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广场舞台等场所,通过提供图书资料、举办展览、举办讲座、放映影视片、组织文艺演出等形式,提高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开放程度和群众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使各阶层群众和各级干部认识到领导群体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舆论环境对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产生潜移默化而又十分深刻地影响。而家庭作为社会的单位和细胞,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主战场,从而改变那种廉政只与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有关而与普通群众无关、廉洁教育的对象只是领导干部而不是全体民众的错误认识,使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能够深入人心,用全面的和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廉政文化进家庭这项工作,并抓好这项工作,防止舍本求末和急功近利的倾向。

(二)加强领导。一是成立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领导小组,可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担任正副组长,成员由纪检、组织科、宣传科、文教、妇联等科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街道纪检。二是建立廉政文化进家庭联席会议制度,着力强化组织协调。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可包括纪检、组织科、宣传科、文教、妇联、各居委会等科室和单位,会议由街道纪检召集。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其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研究提出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的总体要求和对策措施;指导协调各居民小区的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并进行督促检查;组织协调各有关成员单位各展所长、各司其职;负责全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开展的经验、典型的总结、交流、宣传、推广和评比、表彰工作;研究决定街道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中的其他有关事项。

(三)健全制度。要进一步明确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的责任主体,把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开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底检查考核,并要有刚性的制度规定,建立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奖惩机制,对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创新工作进行表彰奖励。为进一步促进工作,还要进一步完善约束机制,对敷衍塞责或完不成分解任务的单位,可以视情况给予一定的制裁措施,如取消职能单位的评先评优资格,对单位进行通报等。

廉政文化进家庭工作属宣传教育工作范畴,展板制作、文化创作、文艺演出、评优奖先等各种活动应有专项财政资金予以保障,并拿出一部分资金鼓励、支持基层干部和文艺工作者从事这一工作。要积极探索筹资的畅通渠道,充分利用好有限的资金,逐步完善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硬件设施,诸如添置廉政书架、书籍、音像制品以及影视播放设备等必需物品。

(四)创新载体。一是要在内容上力求通俗性,不仅要把廉政文化内容融入到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而且要结合实际,立足现状,从反腐倡廉的实践中,及时总结提炼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及身边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积极挖掘和培育家庭廉政文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弘扬和倡导先进的家庭廉政文化理念。二是要在形式上力求体现生动性。廉政文化建设必须全力打造鲜活生动的大众文化,做到形式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易学、易记、易传,富有渗透力、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举办廉洁文化文艺演出,开展廉洁征文、书画作品展览,征集廉洁警句、格言、谚语、对联,讲廉洁故事、唱廉洁歌曲,组织廉洁知识竞赛、“廉洁家庭”行为规范大讨论、“家庭助廉座谈会”等活动,建立家庭廉洁档案等。同时,可组织在校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廉洁一起走”活动,通过让学生向家长推荐廉政格言、讲廉政故事的形式,在家庭内营造廉政文化的氛围。

(五)分类指导。要根据不同家庭和不同家庭成员的情况,分层次、多载体地开展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廉政文化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区别对象,开展差异性教育。对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家庭成员重点进行清廉思想道德教育,对普通居民家庭则重点进行贤良美德的教育。二是突出重点,开展针对性教育。领导干部家庭因其特定的权力背景、社会地位和行为影响,成为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的重点,可通过采取共同培训、共话廉政、共签公约等形式不断强化廉洁意识;可以“当好廉内助、把好幸福门”为主题,以干部家庭为重点,举办“廉内助”培训班;并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家属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组织干部家属到干部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艰苦奋斗革命传统教育,增强领导干部家属的整体综合素质,保持自重、廉洁的作风和健康平和的心态,当好新时代的“廉内助”。

D267

B

1009-928X(2012)12-0037-03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闸北区委党校副教授

■ 责任编辑:古悦

猜你喜欢

大宁创建活动廉政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这你都不知道
我们班的赵大宁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这就是我的家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大宁的太阳花
十佳工作品牌 “五好”基层关工委创建活动
省妇联精心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活动 大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