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

2012-12-09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22200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23期
关键词:坏死性气腹肠壁

王 雪 江苏省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 222006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其病理特征为肠黏膜甚至肠壁全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末端,结肠和近端小肠很少受累。75%的病例发生在早产儿,特别是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有胎膜炎或出生时有窒息的新生儿[1]。临床主要表现为腹胀、拒乳、呕吐、血便。NEC是新生儿常见腹部重症,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断困难。本文收集了我院2007年6月-2011年8月资料完整的24例做回顾性分析,并对其病理基础、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加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24例,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6h~26d;早产儿19例,足月儿5例;低体重及极低体重13例,有围产窒息史8例,感染史6例。初次摄片考虑本病18例,经临床观察,间隔8~12h多次复查,考虑本病6例。检查时间最早为生后6h,复查时间为8h~15d不等。

1.2 方法 采用南京中和JZCSX60移动式X射线机检查,影像处理采用FUJIFILM FCR5000R及DRYPIX4000,均取胸腹部仰卧前后位、立位前后位,3例加拍水平侧卧位。

2 结果

24例患儿影像报告按照美国Utah大学医学中心有关NEC的诊断标准评判。出现早期X线改变者22例,主要表现为不完全肠梗阻征象。其中有肠曲普遍轻度扩张,部分肠曲僵直、紊乱表现12例,有部分肠管连续管形,形态僵直呈水管状改变13例,胃腔内有网格状阴影及囊状透光影改变3例。出现典型表现者15例,主要表现肠壁积气。其中表现为囊状透亮影10例,表现为沿肠壁的线状透亮影5例,表现为围绕肠管的环状、半环状透亮影6例。上述表现伴门脉积气或气腹晚期表现者4例,其中出现门静脉积气3例,表现为肝区内见“枝条状”透亮影;气腹1例,卧位片表现为上腹部局限性透亮影,水平侧位片表现为腹壁下倒三角形透亮影。所有病例中病情危重死亡1例,转入上级医院2例,经临床治愈21例。

3 讨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多见于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且以早产低体重儿多见,据报道 NEC发病率为3.16%[2]。本组病例早产儿19例,占79.2%。因此早产低体重儿出现腹胀、呕吐时,应立即摄腹部X线片。本病腹部X线征象以动力性肠梗阻、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小肠结肠广泛局限型坏死为主要特点。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从临床研究中发现多与早产、肠道细菌作用、高渗喂养、窒息、低出生体重、严重感染、红细胞增多症、肠道缺氧缺血等因素有关。在NEC发生过程中,肠道细菌定植模式改变为其提供了病原学基础,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异常和肠道上皮细胞修复功能异常为其提供了病理学基础,而多种细胞因子的参与是造成肠壁持续损伤的关键。有报道称早期发病与窒息、缺氧有关,而晚期发病者感染最重要[3,4]。

NEC诊断主要依靠X线平片,近年来我院临床遇到新生儿腹胀、呕吐、拒乳、便血等表现,均进行了腹部X线检查。NEC早期肠道缺血导致病变肠管功能紊乱,出现选择性小肠积气征,肠曲仅表现为普遍轻度扩张,或部分肠曲扩张、紊乱、肠管内可见少量小气液平面;肠道痉挛导致部分肠曲狭窄变细,肠管僵硬呈水管状排列,肠壁间隔增宽;早期胃部受累时,表现为胃泡明显扩张,胃壁增厚,胃腔内出现网格状、多发小囊状透光影。本组22例,其中8例,因临床及时有效治疗,第2次或多次摄片复查肠气恢复正常;因病情加重,第2次复查7例出现肠壁积气,第3次复查5例出现肠壁积气、2例出现门脉积气,1例出现气腹;另有1例在临床诊断为NEC后要求转入上级医院。NEC典型期肠壁缺氧缺血坏死,肠壁壁间积气,且肠管固定不动。多在右侧、右中上腹部形成一种模糊背景,其肠壁壁间可见囊状透光影,当肠壁壁间积气进入到浆膜下层时,则表现为线条状、环状或半环状透亮影。本组15例,其中2例在初次摄片中出现典型期表现,13例在第2次或多次复查中出现。NEC晚期为上述表现伴门脉积气或气腹,门脉积气为肠管壁内气体移向门静脉所致,气腹为肠壁全层坏死穿孔所致,预示病情进展恶化,此阶段病死率很高。本组4例,其中2例出现门静脉积气经临床予禁食、抗菌支持等治疗后好转,多次摄片跟踪复查,3周后治愈,1例转入上级医院;1例气腹未及手术即死亡。

4 鉴别诊断

NEC早期X线表现要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1)胎粪性腹膜炎,腹部平片可见右下腹空气与胎粪混合所致的肥皂泡征,有的病例可出现胎粪钙化,临床灌肠可成功清除胎粪,患儿得以好转,且无并发症,鉴别并不困难。(2)赫什朋病伴发肠炎,该病全腹腹胀明显,周边结肠扩张,尤以水平侧位片判断准确,鉴别困难者可行钡剂灌肠造影,可显示肠管痉挛段、扩张段,24h后有大量钡剂残留,而NEC的僵硬肠管多以右下腹明显,短期复查无明显变化。(3)机械性小肠梗阻,其平片上无肠壁积气、无肠间隙增宽征象,随访复查容易鉴别。

X线检查可早期诊断NEC,临床出现早期症状,第1次摄片有怀疑者应短时复查,动态X线随访可观察病情的进程,利于决定治疗方案,所以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诊断水平,对临床医生早发现、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1] 鲍家启,主编.儿科急诊影像诊断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8-300.

[2] 吴莉,陈豪,徐秋玲,等.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流行病学特点〔J〕.新生儿科杂志,2004,19(2):58.

[3]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08-512.

[4] Hsueh W,Caplsn MS,Qu XW,et al.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clinical considerations and pathogenetic〔J〕.Pediatr Dev Pathol,2003,6(1):6-23.

猜你喜欢

坏死性气腹肠壁
CT小肠造影在鉴别克罗恩病活动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决策的意义探讨
免气腹牵开器使腹腔镜手术不再“气鼓鼓”
标准气腹压腹腔镜手术与低气腹压辅助悬吊式腹腔镜手术治疗发病48 h内急性胆囊炎疗效研究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CO2气腹并发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牛坏死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影响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谷氨酰胺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机制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