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畴县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2-12-08戴世飞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沼气池沼气全县

戴世飞

(西畴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西畴663500)

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改进广大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西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并在认真总结全县实施扶贫三项工程建设大会战所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组织实施国债沼气、省 “沼气重点县”建设、 “1412”沼气池扶贫建设工程及日本神内集团、世界卫生组织等沼气援建项目,以及自2003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将西畴县建成 “沼气县”的奋斗目标以来,切实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力度,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狠抓了落实。通过几年的努力,该项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12月底止,全县已累计建成沼气池40 744口,分布在全县7乡2镇,72个村 (居)民委员会1 931个村 (居)民小组,建池覆盖率达72.1%。虽然西畴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一些制约沼气池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还有待解决,需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发展。

1 西畴县农村户用沼气池的发展状况

1.1 沼气池的建设及使用现状

大量的沼气池投入使用后,在减少人、畜疾病传播的同时,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因此,实施沼气池建设推动了西畴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的有效开展。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沼气池建设发展极不平衡,经济及交通条件较好的村 (组)发展速度较快,覆盖率较高;而居住地相对较为闭塞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村 (组)发展较慢,覆盖率相对较低,甚至还有少数沼气空白村 (组)。

1.2 沼气池综合效益的发挥情况

沼气池的建设对解决西畴县能源短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农民提供了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缓解了农村能源严重不足的矛盾,而且还有效地遏制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大幅度的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沼气池的推广使用,在全县广大农村基本形成了 “以气代柴”的新型能源利用机制,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资源,使西畴县森林覆盖率从1997年的39.2%提高到目前的44.5%。沼气池的建设,初步让农民实现了 “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工农业产业无害化”,成为上带养殖业、下连种植业的经济发展的金桥。除此之外,农村使用沼气,以沼气为能源,能有效解决农村因烧柴而毁树伐木割草的问题,减少劳动强度和节约劳动力,从而达到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种养业发展的目的。据统计,1口8 m3的沼气池,所产沼气基本可以满足一户4~6口人日常生活燃料用量,每年可节约用柴近3 000 kg,相当于封山育林1 998.998 m3林木自然生长量;户均每天的耗薪柴量由25 kg下降为不超过5 kg。按每建一口沼气池,年可减少SO2烟尘排放量0.5 t、减少甲烷排放量985.5 m3、节省标准煤2 t计算,全县40 774口沼气池每年可减少SO2烟尘排放量20 387 t、甲烷排放量401.8万m3、节省标准煤81 548 t;按每口沼气池每年节省劳动力100个计算,40 774口沼气池每年可节省劳动力400余万个;以每口沼气池年产气500 m3计算,可替代3 m3薪柴,全县40 774口沼气池相当于每年增加114 138 m3森林蓄积量,也相当于年增加666.7 hm2森林资源,使水土流失得到有效保护,使石漠化的发展和植被破坏得到了有效遏制,保护了生态,为西畴县实现 “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西畴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沼气池的推广使用给西畴县广大农户带来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在建设管理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部分沼气池处于闲置状况

一是由于历年来生猪价格居高不下,少部分经济比较困难的用户饲养的牲畜太少,缺乏沼气发酵原料,又不懂将秸秆作为沼气发酵原料进行投料,从而造成因原料不足闲置的状况;二是由于劳务输出力度加大,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特别是举家外出的户数有所增加,造成沼气池无人管护使用的现状; 三是新建沼气池圈舍等配套设施未能及时完善,因此,有的沼气池还未能及时投入使用。

2.2 重建轻管现象较为突出

一是部分用户对沼气池的故障不够重视,一旦沼气池出现故障就任其阁置,致使漏水、漏气等极易处理的故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排除,其他不易处理的故障更是将其束之高阁;二是出料不正常,或不按要求进行大出料,有的沼气用户甚至近10年都没有一次大出料的记录;三是灶具、配件的老化毁损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更新。在检查的建池户中,农户沼气灶具及配件损坏大都不能及时维修、更换,特别是灯具,很大部分都不能用,脱硫装置更是缺乏维护更新,有的甚至从未安装,从而造成了沼气中硫化氢含量过高,极易腐蚀损坏沼气灶具。

2.3 “一池三改”配套率偏低

一是建池农户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能力进行“一池三改 ”工程;二是由于建池时选址不当,造成因地形条件限制,难以实行 “一池三改”;三是少数群众对 “一池三改”工作的认识不足而未实施 “一池三改”。 “一池三改”工程不配套的用户,建池后卫生状况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又直接影响了沼气池功能的整体发挥,极个别沼气池甚至还在实行远距离人工投料,大大增加了沼气用户的工作量。

2.4 沼肥利用不充分

目前大多数沼气池用户对沼肥的使用不够充分,基本局限于在传统农作物 (如粮食、蔬菜等)的种植上使用。沼肥也只是用于家庭自用的蔬菜,在其他农作物上使用很少。原因一是多数用户文化素质偏低,科技意识不强,对沼肥可提高农产品品质认识不足;二是由于近年来建池力度加大,而技术力量没有得到相应充实,客观上造成了重建池指导而轻后续服务现象,对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指导不到位。

2.5 导气管道及灶具安装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

一是部分用户对沼气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对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二是由于技术力量薄弱,对管道、灶具的安装工作指导不到位;三是部分用户经济困难,住房简陋,难以规范安装。

3 对策及建议

根据目前西畴县沼气池的发展现状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从表象上看,西畴县的沼气池建设已到了克难攻坚阶段,但从内在潜力来分析,要在短期内 (1~2年)实现 “沼气县”建设目标并非没有可能,关键在于怎样从项目资金的帮扶和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上下功夫。但是,要实现 “沼气县”建设目标,不能简单地从数量上来解决问题,而是要让所建的沼气池都能安全运行并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各种综合效益上来进行分析和评估,只有让所有沼气池都充分发挥好其应有的效益,才能为 “生态立县”战略的实施奠定好坚实的能源基础。因此,笔者就如何加快 “沼气县”建设进度和怎样妥善解决好目前沼气运行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拙见。

3.1 切实加大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

从1991年开始建设沼气池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和职能部门都积极向上级各有关部门争取大量的资金投入,甚至在2003年至2006年的4年间,由于建池计划的巨增,针对项目补助资金严重不足的实际,县委、县政府还号召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实施了 “212”工程,积极筹措资金对建池农户进行补助,才使西畴县的沼气建设取得了如今的辉煌成果。但是,由于受财困民穷的县情所制约,到目前为止,仍有不少生活在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户还未能享受到沼气这种新型农村能源所带来的实惠,所以,总体而言,建池任务仍十分艰巨。且目前大多数待建池户都是贫困程度更深、自筹资金能力较弱或根本就没有自筹能力的群体,因此,在积极立项争取专项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同时考虑适当提高建池补助标准,从而减少群众自筹资金的压力,方能加快建池进度。

3.2 坚决执行沼气生产工就业准入制度

建设质量是沼气池安全有效运行的生命线,是事关全县广大沼气用户生命财产安危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今后的建池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沼气生产工就业准入制度,切实做到技术员持证上岗,并要求每一位具有专业资质的技术员,切实深入到建池施工的第一线,扎实抓好在建工程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严格保证每一口沼气池的建设质量,真正把沼气池建设项目做成 “一朝建成,终生受益”的民心工程和富民工程,从而确保沼气建设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3.3 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切实加强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沼气建设的后续服务管理工作,是确保每口沼气池正常使用并充分发挥效益的重要保障,也是西畴县广大农村沼气用户的迫切要求。目前,已分别在全县9个乡(镇)挂牌成立了 “农村能源技术咨询服务点”,并从县能源站专门抽调了具有相关资质的技术员在当地街天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此举已经收到了一定成效。今后还应在做好各乡 (镇)服务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服务环节,扩大服务范围,力争在有条件的村(组)或片区都能开展该类服务网点的创建工作,并从乡村抽调专人通过一定的职能技术培训后开展此项工作,从而在县、乡、村三级形成链条式的网点服务,努力把该项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3.4 强化沼气池使用的技能培训

通过调查,目前已建成的40 774口沼气池的使用效率较低,大部分用户建沼气的目的仅仅满足于沼气的2个基本功能—取代燃料和照明,而其他功能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在2007年建成的10个 “沼气示范村”中,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推广程度也参差不齐。笔者认为,建池只是一种途径,推广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才是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县的建池压力已经有所减轻,技术力量应进行相应的重组整合,可适当抽调一定的技术人员在全县选择部分村民小组作为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的培训基地,结合沼气池的安全使用技能培训来推广 “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并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分别对乡 (镇)、村民委、村民小组的干部进行沼气使用技能培训,使每个乡 (镇)、村民委、乃至村民小组都有人能熟练掌握沼气池建设、维修及沼肥综合利用技术。同时,还应以各乡 (镇)的 “农村能源技术咨询服务点”为窗口,以各技术员深入建池一线为载体,积极向广大沼气用户传授讲解沼气的日常管理知识、安全生产常识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努力增强用户的日常管理技能,提高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促进西畴县沼气建设的健康发展,为西畴县实现 “生态立县”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沼气池沼气全县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河北农民凭沼气专利致富
西山区沼气池建设现状调查
技术先行,加强交流推动中国沼气健康持续发展
妙笔生花
过了冬的沼气池如何过春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