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农业环保与低碳农业

2012-12-08孙治旭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面源养殖业生态农业

孙治旭

(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昆明650034)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耗能、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有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出发展低碳农业的目标,就是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二是要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三是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四是实现农业的高效率、低耗能、低排放、高碳汇。概括来说,低碳农业就是通过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从而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适应气候变化,实现农业的高效率、低耗能、低排放、高碳汇,最终达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

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理念、一种方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方式,它涉及到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需要把低碳的理念贯穿在实际工作中。农业环境保护是发展低碳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有效措施。依据低碳农业的理念,结合云南省农业环保工作的实际,从发展低碳农业的角度,重点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开展生态农业建设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来指导和发展农业生产,在生产中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同时发展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和周围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在环境建设上,生态农业强调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在生产方式上推广“种植业—养殖业—沼气”等生态循环模式,开展秸秆的综合利用;在技术上鼓励多施有机肥,减少化学投入品的施用,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从生态农业建设的内容和建设方法上来看,生态农业与低碳农业虽然名称不一样,目标不一样,但发展的结果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一是从环境建设上看,两者是一致的。生态农业强调植树造林,绿化荒山,保持水土,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从低碳农业的角度来看,开展植树造林,提高绿色覆盖率,增加林木蓄积量,实际上是增加碳汇。通过增加森林覆盖率和林木蓄积量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实际上也是碳汇林,只是根据不同的功能名称不同而已。

二是在建设模式上,两者效果是一致的。生态农业强调物质循环和能量多级充分利用,推广 “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模式。通过种植业获得物质和能量,这些物质和能量一部分作为产品提供给市场,一部分作为饲料提供给养殖业,养殖业排放的粪便作为沼气池的原料,发酵后的沼液作为有机肥返还给种植业。在这个过程中,种植业获得的太阳能通过养殖业和沼气池得到了充分利用,物质通过沼液返还到种植业后得到了循环利用。低碳农业强调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展和利用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主要是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在农业和农村重点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太阳能路灯等。发展和利用再生能源,主要是指增加农作物的生物产量,提高光能利用率。对生物能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通过养殖业、沼气发酵、沼液还田等可以对生物能进行充分利用。有机肥还田,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以增加碳汇。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在效果上是一致的。

三是在技术措施上,两者也是一致的。在技术措施上,生态农业强调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免耕少耕,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对作物秸秆和农业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低碳农业要求减少石化产品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提倡少耕免耕,秸秆覆盖,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碳汇。生态农业和低碳农业在采取的技术措施上是一致的。

搞好生态农业建设,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实际上也就是减少了农业的碳排放,增加了农业碳汇。

2 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形成的污染,主要包括种植业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水产养殖业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5个方面。种植业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秸秆和农用塑料薄膜的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主要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粪便和污水等;水产养殖业污染主要是指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养殖对象的排泄物、投放饲料养殖对象取食剩余物、投放的化肥和药物的残留物;农村生活污染包括农村生活垃圾污染和农村生活污水污染2个方面。农业面源污染不仅对农业环境和农村生活环境造成影响,排放的有机物质在分解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增加碳排放。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实际上就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实现低碳农业的目标。

按照不同产业形成的面源污染应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对种植业造成的面源污染要减少化肥、农药和农膜的使用,综合利用作物秸秆,减少农药、化肥的流失,减少农膜残留,减少秸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畜禽养殖业污染要针对不同的养殖模式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污染进行治理。如农户散养产生的粪便,要收集好,减少雨水的冲刷和流失,收集的粪便要作为有机肥或沼气池的原料进行充分利用;养殖专业户产生的污水和粪便要通过生产有机肥、沼气发酵进行处理,禁止排放到环境中;畜禽养殖场、畜禽养殖小区排放的粪便和污水要通过生产有机肥、利用大中型沼气池等措施进行处理,禁止将污水和粪便排放到环境中。对水产养殖业产生的污染要改变养殖方式,发展绿色养殖,减少药物和化肥的投入,把水产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循环,减少污染。对农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要采取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垃圾统一收集和清运,集中处理;不能集中处理的要通过垃圾分类,形成资源化,进行分散处理。生活污水采用一家一户处理与村庄统一处理相结合,有条件的农户要建设分户处理设施,一个村庄要有集中的处理设施。设施可以采用工程的方法,也可采用生物处理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宜的方法。

3 建设农村清洁工程

农村清洁工程包括农业清洁生产工程、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和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这3个工程中前两项工程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相辅相成,第3个工程主要是提高农民的思想意识。

农业清洁生产工程是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为重点,减少农药和化肥用量,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水平,配套组装、集成农业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田间有毒有害物质集中收集等综合技术措施,实现农业清洁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

农村生活环境净化工程是以分户或联户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类收集农民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和处理农村生活垃圾;以户为基础,配套建设单户或联户生活污水净化池或沼气池,解决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等综合处理和再利用问题,消除农村污染源,实现村容村貌整洁。

农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工程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通过宣传培训,提高农民清洁生产和文明生活的意识;二是通过建立 《村规民约》,从制度上约束与规范村民的日常生产和生活行为;三是按照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建立乡村物业服务体系,确保农村清洁工程的有效运行。

通过开展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减少农用化学品的投入,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人畜粪便和农村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

4 加强低碳农业宣传

要加强对低碳农业的宣传和培训,采取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材料、黑板报、标语等宣传媒体和宣传形式对低碳农业进行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低碳意识,逐步形成低碳的理念,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自觉养成低碳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加强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和各级农业部门领导、技术人员的培训。采取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开设讲座、举办征文活动、开展试验示范点等方式提高各级领导和农业科技人员低碳农业的意识和技术水平,把低碳理念和低碳农业技术贯穿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工作中和农业技术的推广中,使低碳农业进入千家万户,落实到田间地头。

猜你喜欢

面源养殖业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征稿简则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论养殖业“减抗”背景下无抗替代品与畜产品安全
风雨与机遇相伴!2021年甲鱼养殖业能否在危机中迎来涅槃?
对生态农业旅游创新模式的探讨
我国生态农业法律保障的现状及完善
毕节发展山地高效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