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莓叶委陵菜醇提物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2012-12-03闵运江陈澍潭

皖西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三萜类黄酮类灌胃

闵运江,陈澍潭

(1.皖西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安徽 六安237012;2.安徽省植物生物技术实训中心,安徽 六安237012)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为蔷薇科(Rosaceae)委陵菜属(Potentilla)多年生草本植物[1-2],别名雉子筵、毛猴子、菜飘子、满山红等。其根极多;茎直立或倾斜,簇生丛状,茎叶有长柔毛;基生叶为成丛生状,奇数羽状复叶,叶柄有开展的疏长柔毛,小叶5~9枚,上部小叶较下部的大。顶生伞房状聚伞花序,花多,黄色;瘦果小,近肾形。常生长于草地、沟边、灌丛及疏林下。

莓叶委陵菜主产江苏、浙江、江西、山东及安徽等省。其植株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含量丰富,其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已被广泛研究的银杏叶中黄酮含量。据初步研究,安徽产委陵菜属植物各种类的全草都含黄酮类、三萜类、有机酸等[3],均可药用,已有报道的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 Bornm.)等三萜类成分含量较高,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等功能[4-5]。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较强生物活性,能防治血管硬化和降低心肌耗氧量等;也是天然抗氧化剂,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衰老、抗癌防癌等,在食品和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6-10]。有研究表明,三萜类有显著抗病毒活性[11-12]。此外,莓叶委陵菜因其花色鲜黄而艳丽,繁殖力强而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常被用作地被植物。而对于莓叶委陵菜的乙醇提取物急性毒性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即是用新制备的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给实验小鼠灌胃,观察其急性毒性反应,从而为莓叶委陵菜的药用开发利用提供初步的安全性参考数据。

1 材料、方法

1.1 实验动物

试验所用小鼠为南京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的昆明种小鼠,许可证号:SCXK(苏)2002-0031,雌雄各占50%,体重20±2g。正式试验前先适应性饲养1周。

1.2 仪器、试剂

TU-12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H—4恒温水浴锅,40目标准检验筛,RE-52D旋转蒸发器,101AS-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超声波破碎仪,加热回流装置;乙醇,乙醚,等;试剂均为AR级。

1.3 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的制备

1.3.1 莓叶委陵菜的处理

新鲜莓叶委陵菜根采于六安市小华山荒地林缘,新鲜材料先经105℃杀青15min,70℃烘至近干,剪成2~3mm小段,再用103℃烘干。干样品磨成粉末,过40目筛后的粉末于103℃烘至恒重,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1.3.2 脱脂

Soxhlet提取法,45℃下无水乙醚脱脂约20h,待充分除去样品中脂类和脂溶性色素后取出样品滤纸包,吹干乙醚,103℃烘干,备用。

1.3.3 浸提

脱脂后的材料,置于三角烧瓶中,捣碎并加入80%乙醇(V/V),80℃水浴中回流浸提10次,每次浸提2h,第一次浸提固液比为1∶5(g∶ml),其后各次浸提的固液比为1∶3,最后一次浸提的乙醇浸提液几乎为无色,表明已浸提充分。合并10次浸提液于分液漏斗中,加适量石油醚,充分震荡,静置,弃去石油醚层,以进行二次脱脂,收集脱脂处理后的含粗黄酮和三萜类物质的提取液,用旋转蒸发器减压浓缩,至一定体积后取出,移于烧杯内。

1.3.4 制备乙醇提取物

将上述烧杯中的浸提液,在90℃水浴中加热浓缩,至注射器能抽动的最大浓度,即为实验用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换算该乙醇提取物,每ml提取物相当于3.6g新鲜莓叶委陵菜原料。依据文献方法[13],测定提取物中黄酮类和三萜类的含量,提取物中含三萜类和黄酮类总量为36.0mg/ml。

1.4 动物实验

依文献方法[14-15],选取体重20±2g的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雌雄各半,分别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给药组小鼠分别在头、背、尾部用黑色记号笔标注,记录为1~10号。灌胃前禁食不禁水16 h,按每kg小鼠体重给予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20 ml剂量灌胃;灌胃后,连续观察小鼠7d,记录其活动、饮食、毛发、大小便和死亡情况等,解剖观察死亡小鼠的心、肺、肝、肾、脾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变化;未死亡的小鼠,实验第8d称其体重后处死,解剖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等主要器官的组织变化。

2 结果

2.1 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对小鼠体征的影响

小鼠给予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21.50g/kg灌胃后10min内,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均表现为活动减少,精神不佳;10min后,小鼠活动恢复正常,应为灌胃刺激的影响所致;连续观察7d,存活的受试小鼠的饮食、毛色、活动及大小便均正常,眼、鼻、口腔未见异常分泌物,无不良症状出现。

2.2 给药前后小鼠体重的变化

各组小鼠的体重及其变化情况见表1。

由表1可见,给药组小鼠体重平均增重6.6g,而空白对照组小白鼠的体重增重7.1g,考虑到灌胃影响,尤其是灌胃初期对其食欲的影响,可认为药物对其体重增重无显著影响。

表1 莓叶委陵菜醇提物对试验小鼠体重的影响

2.3 小鼠死亡状况

灌胃后7d,给药组小鼠有一只在给药后1min内死亡,经解剖后发现是由于灌胃时注射器针头插进了胸腔里,导致胸腔破裂等机械性致死,属于操作不当致死,其余试验小鼠均正常,未出现给药后死亡的情况。

2.4 对小鼠心、肝、肺、肾、脾等脏器的影响

处死所有试验后的小鼠,解剖各组实验小鼠心、肺、肝、肾、胃、脾等主要脏器,均未见异常病变。

由以上试验可知,莓叶委陵菜醇提物21.50g/kg灌胃小鼠,对小鼠均无影响,表明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的LD50大于21.50g/kg。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对委陵菜属植物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其性状、产地分布、种属分类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国外有其抗病毒活性的研究。对莓叶委陵菜醇提物的急性毒性研究,是为其药用、食用时对人体是否有毒副作用的基本要求之一。根据保健食品毒理学实验方法,本研究将小白鼠分为2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观察结果,只有1只由于操作不当致其死亡,其余小鼠灌胃后的活动、饮食、粪便、毛发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均无异常表现,未见任何急性中毒症状或药物致死现象,表明试验小鼠在灌胃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20ml/kg,即720mg/kg的情况下,未出现急性中毒症状。因此,小鼠对受试物的LD50大于21.50g/kg,表明莓叶委陵菜乙醇提取物对实验小鼠无毒副作用[11-12]。

[1]《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37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3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3]江苏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册)[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4]Tomczyk M,Latte KP.Potentilla:a review of its phyt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file[J].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09,122(2):184-204.

[5]Zhao YL,Cai GM,Hong X,et al.Anti-hepatitis B virus activities of triterpenoid saponin compound from Potentilla anserine L[J].Phytomedicine,2008,15(4):253-258.

[6]柴兴云,王林,宋越,等.山银花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4):299-302.

[7]郭志坚,郭书好.黄柏叶中黄酮醇含量测定及其抑菌实验[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3(5):64-66.

[8]郭刚军,龚家顺,张新富,等.云南普洱茶中黄酮含量的测定及槲皮素、芦丁的提取分离[J].食品工业科技,2007,28(8):67-70.

[9]罗建华,黄锁义.益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羟自由基的清除 作 用 [J].右 江 民 族 医 学 院 学 报,2006,28(5):710-712.

[10]郭雪微,卢梃,王雪红.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7):1001-1003.

[11]刘梁,韩定献,周军,等.三叶委陵菜根中三萜类化合物抗病 毒 作 用 研 究 [J].时 珍 国 医 国 药,2006,7(8):1484-1485.

[12]刘普,段宏泉,潘勤,等.委陵菜三萜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志,2006,31(22):1875-1879.

[13]闵运江,张银萍,高琼,等.安徽产10种委陵菜植物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与含量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34(6):176-179.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1931.1-21-2003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17-18.

[15]丁晓雯,陈宗道.柑橘皮水提取液的急性毒性和致突变[J].癌变.畸变.突变,2005,17(6):383-385.

猜你喜欢

三萜类黄酮类灌胃
白芨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优化
MS-DAIL联合MS-FINDER鉴定中药黄酮类化合物
悬钩子属三萜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紫芝中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白梅花中6种黄酮类成分
大孔树脂纯化马甲子五环三萜类成分的工艺研究
小鼠、大鼠灌胃注意事项
一种简易的实验兔灌胃方法
大鼠及小鼠灌胃给药操作方法探讨
黄酮类化合物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