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汗蒸、复方茯苓制剂联合干预单纯性肥胖减肥效果观察

2012-12-01关真民王慧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5期
关键词:饥饿感体脂茯苓

关真民 王慧

肥胖症的治疗较为困难,而达到能量负平衡是成功治疗肥胖的核心[1],汗蒸可以使单纯性肥胖女性取得一定的疗效[2]但如何使减肥后的饥饿感减轻,以实现“少进多出”的能量负平衡。本文采用汗蒸期间服用复方茯苓制剂联合干预实验,结果取得满意效果。

1 对象

受试对象纳入标准为:①体质指数≥24。②有减肥意愿且经健康查体后,无“不适应汗蒸的疾病者”,合纳入标准受试者30名,年龄(28.7±6.2)岁,体重(77.53±1.56)kg。

2 方法

采用汗蒸和复方茯苓制剂口服联合干预为期四周。将汗蒸房提前加温,汗蒸房内温度控制在40℃ ~45℃之间,打开地面和托玛琳砖电源开关,有热感后再开墙面开关。当汗蒸房温度达到40℃左右,可进入汗蒸,每次约40~60 min,1次/d,共4 周。

3 评价指标

体重、体脂、体脂率、三角肌、肩胛下皮褶厚度、腰围、臀围等,统计分析采用PEMS3.1软件处理。治疗前后进食欲望、饥饿感、饱腹感、意愿进食量,分为低下、一般、较强、很强四个层次,症状越重分值越高[3]。

4 结果

4.1 受试者治疗后食欲、饥饿感、意愿进食数量下降,而饱腹感增加,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受试者治疗前后食欲情况比较(±s)

表1 受试者治疗前后食欲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食欲 饥饿感 饱腹感 意愿进食量治疗前 3.67±0.75 3.73±0.66 2.39±0.74*3.81±0.62治疗后 2.26±0.67* 2.23±0.71* 3.77±0.61 2.46±0.83*

4.2 受试者治疗后体重、体脂含量、体脂百分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差异比较显著。见表2。

4.3 受试者试验后三角肌、肩胛下、皮褶厚度、腰、臀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1),说明受试者治疗后皮下脂肪减少。

表2 受试者治疗前后体重、体脂变化情况(±s)

表2 受试者治疗前后体重、体脂变化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

表3 受试者治疗前后皮下脂肪厚度及围径变化情况(±s)

表3 受试者治疗前后皮下脂肪厚度及围径变化情况(±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

5 讨论

单纯性肥胖原因是能量摄入长期超过能量的消耗[4]。因此,维持能量摄入和能量消耗的负平衡是科学减肥的基本思想。目前肥胖的治疗措施大多从单方面着手或作用于某一个环节[5],本研究从能量的消耗和能量的摄入两个方面同时干预,采用汗蒸期间口服复方茯苓制剂,结果显示减轻了能量消耗后所带来的饥饿感,实现了“少进多出”的能量负平衡,表明通过能量的消耗和能量的摄入两个方面同时干预可达到较好的减肥效果。

汗蒸疗法是通过高温汗蒸将自己体内多余热量被“蒸发”而消耗。汗蒸时汗蒸房内温度高于皮肤温度,身体表面水分由液体转为汽态,水的汽化热可带走大量热量[2]。本研究在汗蒸的同时口服茯苓制剂以减少能量的摄入。结果表明可使体脂、体脂率下降,提示汗蒸与口服复方茯苓制剂具有减少脂肪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汗蒸、复方茯苓制剂口服可使汗蒸后受试者的食欲、饥饿感、意愿进食下降,而饱腹感增加,与学者观察一致[6],其机制可能为口服复方茯苓制剂可使前脂肪细胞增殖减慢,并抑制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7];使肠系膜微循环管径变窄、速度加快,使营养物质吸收的速度减慢[8]。减少摄食量,减轻能量消耗所带来的饥饿感,是否通过纠正食欲调节中枢紊乱来实现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近年研究表明,肥胖症的脂肪分布,也可决定相关疾病的危险性。如肥胖症并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不仅与总体重、体脂量增加有关,还与腹部脂肪沉积有密切关系[4]。有人研究腹内脂肪观察方法时发现,BMI(体重指数)、WC(腰围)、WHR(Waist-hip Ratio,腰围臀围比值)与腹内脂肪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尤其以WC相关性最好[5]。本研究汗蒸、复方茯苓制剂口服联合干预可使三角肌皮下脂肪、肩胛下皮下脂肪、腰围、臀围均有所降低,至于与腹内型肥胖的关系将进一步探讨。

汗蒸、复方茯苓制剂口服联合干预,可改善能量消耗所带来的饥饿感以及脂肪分布,主要通过能量负平衡来实现的,其详细干扰环节和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1]吴宗喜.大学生肥胖的健康管理研究.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4):25-28.

[2]关真民,王慧,鹿勇,等.韩蒸对单纯性肥胖减肥效果的观察.中国医学美容,2012,(1).

[3]潘娱,童娟,陈建雄,等.针刺对单纯性肥胖患者食欲调控作用的临床观察.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1):65-67.

[4]张荣欣,薛长勇,郑子新,等.成人BMI与体脂含量和脂肪分布的关系.营养学报,2002,24(2):144-147.

[5]贾伟平,陆俊茜,项坤三,等.简易体脂参数估测腹内型肥胖的可靠性评价.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20-23.

[6]徐红,严秀琴,严力.复方茯苓制剂降体重效果观察.北京大学体育大学学报,1994,17(4):35-38.

[7]刘磊,刘声远.复方茯苓制剂对大鼠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r-mRNA表达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7):1364-1367.

[8]于上斌,刘声远.复方茯苓制剂对营养性肥胖大鼠体重、血糖、血脂及小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5,21(4):808-810.

猜你喜欢

饥饿感体脂茯苓
为啥晚上吃得越多,第二天早上越饿
云茯苓
云茯苓
从颜值到实用性华为智能体脂秤VS小米体脂秤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记录体重也许斑斓
漂亮的实力派 有品PICOOC S3智能体脂秤
体脂:爱它或恨它,先了解它
“饥饿感”意味着什么
加味桂枝茯苓汤I中丹皮酚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