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治疗的影响

2012-12-01丁新月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15期
关键词:护患身心生理

丁新月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湖南 常德 415000)

手术是外科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手段,不论是治疗性手术还是诊断性手术对患者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医学事件,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反应,它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效果,并容易引起民并发症。为了探讨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治疗的影响,特进行了一次临床护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对2008年7~12月期间住院进行腹部外科手术治疗的221例患者,采用按住院先后顺序进行交替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进行相互对照。试验组(以下称身心护理组)116例,除进行生理护理如治疗护理、操作护理、生活护理等外,特别加强心理护理。对照组(以下称生理护理组)105例,只进行生理护理。两组病例的非试验因素具有可比性,以均衡性检验没有差别。如性别分布,身心护理组男61人,女55人;生理护理组男58人,女47人。χ2=0.16,P>0.1。年龄比较,身心护理组的 为(25.63±6.82)岁;生理护理组为(26.12±6.43)岁。t=1.89,P>0.05.手术类型两组均为腹部外科手术。

1.2 护理方法

1.2.1 生理护理

主要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护理和生活护理等。①治疗护理:执行医嘱,按照给药进行治疗。②疼痛护理:根据疼痛的程序,对难以忍受的疼痛酌情使用药物止痛。③伤口护理:定时观察伤口情况,适时换药,并记录伤口愈合时间。④生活护理:做好每天的饮食、清洁、排泄等护理。⑤依从性观察:手术前后注意观察患者的遵医行为,即观察患者与医师和护士的配合程度,他们是否配合检查诊断,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是否服从医师与护士的安排与指导等。

1.2.2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紧张、焦虑、害怕、恐惧;术后主要的心理问题是疼痛的疑虑。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减轻焦虑不安,提高对手术的适应性;术后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减轻疼痛,提高对治疗的配合性。心理护理采用以下方法。①解释疏导:认真倾听患者的诉求,耐心地进行解释,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简略过程以及注意事项等,打消顾虑,消防恐惧。②现身说法:请病友讲述自己手术成功的经历和体验,对即将手术的患者进行劝导,帮助患者克服术前焦虑。③亲友安抚:动员和安排患者的家属、亲友、领导、同事等社会人员进行安慰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④应对指导:指导患者对不良情绪进行自我调控,以减轻紧张和焦虑。告诉患者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如视觉分散法—看电视、看书报等;听觉分散法—听音乐、听故事、聊家常等;触觉分散法—轻按伤口周围皮肤等;空间分散法—散步、观景等、告诉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进行深慢呼吸、意守丹田等静心放松训练。⑤文字宣教:发放有关手术指导的活页资料进行文字心理教育。

1.3 问卷调查

设计调查表,于手术拆线后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病室环境、服务态度、和善尽责、交流沟通、应对指导、技术操作、生活照料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1.4 统计分析

计算频率进行指标描述;进行χ2检验心比较差别,P<0.05认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患者的依从性

两组腹部手术患者依从性(遵医性)的观察结果,身心护理组患者的遵医率高于生理护理组(P<0.01)(表1)。

表1 两组腹部手术患者的依从性比较

2.2 两组患者手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

身心护理组低于心理护理组(P<0.05)(表2)。

表2 两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止痛药的使用率比较

2.3 手术切口的愈合率

两组患者腹部手术7d后切口愈合较好,能按照拆线,其7d愈合率身心护理组高于生理护理组(P<0.05)(表3)

表3 两组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愈合率的比较

2.4 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两组患者拆线后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他们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身心护理组高于生理护理组(P<0.001)(表4)

表4 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 讨 论

3.1 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手术患者的依从性

临床观察结果,加强了心理护理的身心护理组,其遵医率高于生理护理组(P<0.01),这表明心理护理能提高手术患者的依从性。手术是一种有创作的治疗手段,它会给患者一种强烈的应激性刺激,使患者产生一种严重的消极心理反应。有对100例即将进行手术的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有76%的患者术前有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在手术前患者会因为害怕和担忧手术会引起剧烈的疼痛不适,会带来痛苦和不良后果,会留下后遗症或发生意外危及生命安全等顾虑,促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引起紧张和不安,产生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个别患者还可能发生晕厥或休克。手术后会因为患者不了解手术的效果,加上创伤引起的疼痛与不适以及担心手术的预后等,而产生疑虑、烦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手术前后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不仅会导致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心悸、气促、胸闷、出汗、失眠、血压升高等,而且会促使患者产生不遵医行为,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效果。对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他们能顺心地接受手术治疗,并积极配合医师和护士做好各种治疗护理工作[1-3]。

3.2 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观察结果,手术后加强了心理护理的身心护理组,其止痛药的使用率低于生理护理组(P<0.05),这表明心理护一有助于减轻手术的疼痛;另外,手术切口的7d愈合率身心护理组则高于生理护理组(P<0.05),这也表明心理护理有助于促进术后康复。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会产生重要影响。积极的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因素如心理紧张等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也是疼痛的影响因素之一。如紧张性养育、幻觉痛等即是心理因素引起;积极的情绪可减轻疼痛,而消极的情绪可加剧疼痛,故情绪因素对疼痛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人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体内的吗啡类物质会增加,从而使疼痛得到减轻或缓解。心理效应对疼痛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临床试验表明,服务安慰剂淀粉片治疗头痛其有效率达60%,1187例心绞痛患者服用淀粉片对疼痛的缓解率达82%,注射生理盐水治疗肌肉疼痛的有效率为80%,注射蒸馏水对手术后的伤口剧痛其有效率也有30%。因此对手术患者热情和善地进行心理护理,主动地进行交流沟通,亲切地进行关爱抚触,可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使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减轻思想负担,获得安全感,防止促发手术心身症,如手术神经症等,从而有助于疼痛的治疗与健康。

3.3 心理护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加强了心理护理的身心护理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于心理护理级(P<0.01)。这表明,积极主动地开展心理护理,能极大地促进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有助于建立与协调护患关系。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临床医学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护士与患者的接触比医师更多,充满生气和人情味的护患关系,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士更加亲近患者,使患者更加信任护士,这有助于护患配合,顺利地开展治疗与护理活动;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有助于保持和增进护患双方的心理健康,具有心理治疗作用,有益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总之,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心理护理与生理护理同等重要,心理护理伴随着生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全过程,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对手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整体护理中应重视心理护理工作。

[1]沈文云.对手术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认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105-106.

[2]罗隆明,张生皆.医学科研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

[3]樊桂莲.用健商理念探讨外科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0):115-117.

猜你喜欢

护患身心生理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大脑如何知觉音乐的形式美?——来自电生理的证据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给身心降个温
石榴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