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讨

2012-11-28沈松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水厂饮用水管网

沈松土

(钱江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

0 引言

从2002年起,浙江省水利厅先后组织了8次调查,形成了大量翔实的调研报告,数据表明:当时全省3600多万农村人口中,虽已有65%用上了自来水,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建设的,但水质合格的不到74%,还有1200多万人未喝上自来水.这些地区的农村人口急切地盼望上级政府能关注他们的健康,帮助他们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朝一日能过上像城里人那样水龙头一开,安全优质水就来的健康日子[1].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确保农饮水工程切实、长期的发挥作用,本文通过对舟山、丽水、永康、兰溪四个典型区域的实地调研,对农村饮用水工程基本建成后在管理和运作上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探讨.

1 农村饮用水工程实施现状

截止2011年末,舟山、丽水、永康、兰溪四个样本区域农饮水工程累计完成8.97亿元,受益行政村1420个、受益人口112.17万人.具体见表1.

2 后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体制问题

2.1.1 农饮水工程的产权与经营权关系不顺

农饮水工程的投入来源很多,主要分为中央到乡镇各级政府的财政拨款、补助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多数供水工程都是上述几种投入的混合.如果政府投入部分主要来自县级以上政府,通常界定为国有企业;主要来自乡镇政府,通常界定为集体企业.[2]这些企业严格来说都是股份制企业,但在界定为国有或集体企业后,一般都是由政府或部门代表行使出资人权利,而政府在水价管制、人事任免等方面的过多直接干预,导致企业难以真正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表1 样本区域农村饮用水工程实施情况汇总表

2.1.2 各管理主体的技术力量参差不齐

目前农饮水工程根据工程类型不同其管理主体有城市水厂、乡镇水厂、用水户协会、经营权承包户等.除城市水厂外,其余管理主体均不同程度上存在技术力量方面问题,部分管理主体的运行管理人员没有竞聘上岗而且大多为指定,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整体专业素质不高,较难适应日常的工程维护和运行管理的要求.

2.2 工程运行管理问题

2.2.1 水源问题

(1)水源不足

由于区域内可利用水资源不足或分布不均、环境污染等因素,部分区域存在水源性、水质性缺水.

(2)水质不达标

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资源受到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农田施用农药不当等均对水体造成污染,造成水库水锰、铁、氨氮等指标严重超标.样本区域内舟山、丽水、永康及兰溪均不同程度存在该问题.

2.2.2 水质问题

(1)工艺陈旧难以保证出厂水质达标

部分乡镇水厂处理工艺较简单,达不到常规处理工艺,对原水水质变化适应能力差,特别对锰、铁等金属元素处理效果不明显.如舟山有14座乡镇水厂处理工艺简单、设施陈旧,涉及用水户约13万人;永康城乡八座日供水万吨以上规模水厂,除南山、芝英水厂用液氯消毒外,其余六座水厂均采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设备稳定性差且故障多.

(2)管网老化、材质较差造成水质二次污染

部分乡镇管网采用镀锌管、灰口铸铁管等易锈腐材质,管壁老化锈蚀严重产生“黄水”现象,对水质产生二次污染.

(3)部分管网末梢用水量小形成“死水”

农饮水工程供水管道受安装条件限制,都成放射性树状分布而未形成供水环路,同时农村用水量较小容易形成“死水”,对水质影响很大.

2.2.3 输水管网问题

(1)农村供水范围的扩大,导致原供水设施制、供水能力不足.城乡供水管道的延伸,带来用水量的快速增长,部分区域需要通过对原有水厂进行扩建、新增出厂主干管等措施满足用水需要.

(2)供水距离延长、局部区域高差大等因素导致供水水压不足.因农饮水工程涉及偏远乡镇,供水距离延长造成途中水头损失较大,特别用水高峰存在水压不足现象.部分乡镇所在区域地势高程超出正常压力范围,也会导致水压不足.

2.2.4 日常维护管理问题

(1)乡镇水费回收难

水厂供水到村且实行总表管理,而村内管网由村自行管理.由于漏损分摊和收费管理的问题,造成水费回收难,水厂经营持续亏损.

(2)管网维护投入及难度增加

农饮水工程推动供水管道持续延伸,而随之带来的是管线巡查、检漏的投入及难度增加,需增配抢修设备、车辆及人员开展相关的管网维护工作.

2.2.5 水质检测问题

(1)监管部门水质检验监督工作有待完善

无论是水源水质定期检测,还是规模水厂管网水定期抽检、乡村级小水厂管网水随机抽检,均未形成制度正常规范开展.

(2)内部水质管理不到位

部分规模较小的乡镇水厂水质检验系统不完善,未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等要求配置化验设备及化验人员,也未按相关要求进行水质项目检验并达到最低检验频次.

3 建立健全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若干建议

农村饮用水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持续巩固饮用水工程建设成果,需大量后续维护管理工作及相关资金投入.应根据《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管理主体和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工程长久发挥效益和农村饮水安全.

3.1 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合作经营管理模式

农饮水工程引入具有专业技术实力的社会资本,开展股份制经营管理的模式具有“责任主体明确化,经营管理专业化,资金来源多元化”的优势,应是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3.1.1 责任主体明确化

农饮水工程采取股份制经营管理模式的关键作用在于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规范产权所有者与经营主体的关系[2-3].政府和相关部门作为财政拨款、补助资金的出资代表,只扮演股东或董事的角色,按法人治理架构参与公司的决策和监督管理,明确了经营方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责任主体.

3.1.2 经营管理专业化

具备丰富的供水运营管理经验、拥有较强的专业技术力量和管理团队的社会资本,将更能满足农饮水工程运营管理和维护的相关专业要求,更能实现巩固完善农村饮用水体系,提升农村居民饮用水标准的目标任务.

3.1.3 资金来源多元化

农村饮用水是公益事业,公共财政资金应是投入主体.但单一依赖财政资金,也会使得农饮水工程的投资和管理效率降低.通过股份制经营的管理模式,不仅可有效减轻政府公共财政压力,同时可带来较高的投资及管理效率,是政府、社会资本及用水户多方共赢的模式.

3.2 设立后续管理专项资金

目前浙江省内县级以上水厂水价基本上1~2元/t,乡镇水厂0.6 ~2 元/t,村级水厂 0.2 ~1 元/t,部分乡、村级的水价甚至难以完全弥补制供水成本.而水费是供水企业的主要收入,水价总体偏低造成供水企业正常经营难以为继,更无法保证后续维护管理和更新投入.考虑到农村饮用水工程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应设立后续管理专项资金,为解决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提供建设改造和日常维护资金的支持.

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解决农饮水后续管理的工程建设、改造投入和日常管理维护两部分所需资金.建设资金可根据工程实施计划及建设进度,分批拨付到位或采取政府贴息的方式,日常管理维护资金按年度到位.

3.2.1 解决水源问题采取的措施

(1)通过水库及引水工程的建设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如舟山需实施大陆引水工程及岛北引水工程解决原水不足的问题,兰溪需新建钱塘垅水库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乡用水需求.

(2)通过深度处理、取水口改造等措施解决水源水质不达标问题.

3.2.2 解决水质问题采取的措施

(1)对乡镇水厂进行工艺改造,提高出水水质.

(2)对管网进行改造,减少管网二次污染.加大对老管网的改造力度,同时加强管道安装管理,管网材质选用质量较好的球墨管和钢塑管,提高安装施工质量.

(3)就管网末梢“死水”问题,短期内只能靠及时排放管网存水,增加费用的方式改善水质,长远看需对供水管网进行改造形成环路供水.

3.2.3 解决水量及水压问题的措施

(1)新、扩建水厂提高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管网布局对用水需求较大区域新增供水主干管.如舟山根据供水规划新建岛北水厂,同时整合原有小水厂.永康进行南山水厂、桥下水厂二期扩建,并对部分主干管进行增容改造.

(2)对高差大、管网末梢区域,新建无负压供水设施.

3.2.4 解决日常维护管理问题的措施

(1)通过对农村规模水厂一户一表改造并配置村级水管员的方式,解决乡镇水厂水费回收难的问题.如永康已进行了农村规模水厂一户一表管理到户的改造试点工作,并计划二到三年时间,在全市全面实施农村规模水厂一户一表管理到户,同时增加村级管水员配置.

(2)加强管网维护管理力度.增加管线巡查、检漏人员配置、新购置抢修设备及车辆等.

3.2.5 解决水质监测的措施

(1)加强水质监测执法监督

①要在水源地设立水质监测网点,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监督.

②对规模较大的水厂管网水进行定期抽检,对规模较小的水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并向社会公布结果.水利、卫生部门相互配合,加强执法监督[4].

(2)完善企业内部的水质监测管理体系

各供水企业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相关规定,配置水质检验设备及化验人员,并按标准及规范所要求的检验频率完成各水质项目检验.

3.3 建立科学水价机制,落实优惠政策

3.3.1 建立科学水价机制

合理的水费收入是保证农村饮用水工程良性运行的前提,各类农饮水供水工程都应实行有偿供水、计量收费,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制定合理的供水价格,增强群众的安全用水和节水意识,确保农饮水工程的正常运行,对经济困难的地区,成本水价一时无法到位的,应确保运行维护费和建设改造资金,采取政府专项资金补助、乡村集体经济补贴等方式,确保饮用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3.3.2 落实优惠政策

各地方政府应进一步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通知》中提出的“农村生活用水不收取水资源费、城市建设维护费、教育附加费等,运行电费给予优惠”的要求,落实相关优惠政策.

[1]殷娇燕,罗安民,朱爱国.浙江省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研究[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21(2):52 -54.

[2]曾瑞胜,邱尧林.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经营管理体制现状调查与政策研究[J].水利发展研究,2005(4):28-32.

[3]曾瑞胜.浙江省农村供水工程经营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4):10-12.

[4]叶 辉.对实现农饮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探讨——以安吉高禹、永康桥下农饮水项目为例[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23(4):39-41.

猜你喜欢

水厂饮用水管网
某水厂源水铁锰超标处理试验研究
给水厂工程清水池的设计总结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饮用水反渗透膜元件验证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估应用
水厂液晶幕墙系统建立和应用
次氯酸钠自动精密加药系统在乡镇水厂中的应用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质量控制
“减塑”水站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