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研究*

2012-11-27潘庆玉

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14期
关键词:隐喻工具经验

● 潘庆玉

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研究*

● 潘庆玉

身体认知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和情感反应机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对世界的基本理解的认知方式。身体认知在整个认知系统中具有深层隐喻作用,它包含一系列认知工具:感知觉、情感、幽默、节奏、模式等。基于身体理解的教学微设计旨在运用认知工具打通符号知识与身体原始隐喻之间的类比关系,激活学习者的感知觉系统和身体经验,并通过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和组织参与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认知网络的开放性、层次性和丰富性。它不以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为目标,而是追求设计的灵活性、生成性和创新性。

身体认知;认知工具;教学设计;基兰·伊根

一、身体认知的内涵及特征

身体认知是人类通过自身的感知觉系统和情感反应机制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对世界的基本理解的认知方式。总体来看,身体认知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步骤和范围是以身体的生理特征及感知运动方式为基础的。人的感知能力,如知觉的广度、阈限、可感知的极限等都是由身体的生理特性决定的。例如,当爱因斯坦描述自己骑在一束光波上时,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陪同他在宇宙里旅行,但是当这个可见的宇宙变成了数学公式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下马”了。由此可见,“眼见为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身体理解中心”趋势,只有当事物的特征转换成我们的身体经验能够验证的尺度时,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触摸”到这些事物。

第二,身体经验和内心体验构成了认知系统的原始隐喻,为符号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经验基石。人类的抽象思维是以不计其数的各种隐喻为基础的。所谓隐喻就是借助一种熟悉的事物来理解另一种陌生的事物,或者借助具体的、经验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超验的事物。身体经验以及与环境的互动体验赋予了语言以最初的现实意义,构建了人类理解力的核心隐喻。这些身体经验以及身体同世界的互动体验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原始概念和基本认知方式。例如,以身体为中心,我们形成了上下、左右、前后、高矮、远近等空间方位概念。以这些嵌入身体经验的原型概念为基础,我们又发展出其它一些更抽象的隐喻概念,如上智—下愚、左倾—右倾、先进—落后、高尚—卑鄙等。这些概念追根溯源都与身体的位置或活动有关。

第三,身体与环境的互动决定了身体认知的情境性。认知是通过身体进行的,但身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嵌入在特定环境之中的。因此,认知、身体和环境组成了一个动态的统一体,认知过程或认知状态与认知者所处的环境息息相关。在认知操作中,我们既利用存在于大脑中的信息,也利用储存在环境中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环境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以高度结构化、符号化和隐喻性的方式而存在。例如,在影视艺术中广泛运用的背景音乐、拍摄角度及快慢镜头,就充分运用了环境的心理象征意义。身体与环境之间所形成的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感应方式,会影响到认知的动机、方向和操作方式。

第四,情感性是身体认知的核心特征。身体认知首先表现为人类大脑对自身身体的感知、控制和协调,以满足生存、学习和交往的需要。婴儿很早就能与他人交流目光,用手去触摸别人,也喜欢接受大人的抚摸,模仿大人说话的声音。这些最早的身体与环境的互动以及将来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发生的相互作用,与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紧紧连锁在一起。基兰·伊根认为,“这些相互作用到处都渗透着情感因素”[1]。这些情感因素作为认知定位器和组织者贯穿于我们生命发展的全过程。

二、身体认知工具及对教学的价值

基兰·伊根以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中介学说为基础提出了认知工具理论。他把认知发展的过程描述为前后相继的五个阶段:身体认知、神话认知、浪漫认知、哲学认知和反讽认知。其中,身体认知(身体理解)位于认知系统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身体认知作为最初的认知系统包含着一系列的认知工具——感知觉、情感、幽默、节奏、模式等[2],它们在个体的认知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身体认知工具列表

心理学家的很多教学实验已经证明:身体认知工具,诸如身体姿势、动作和手势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认知过程、思维方式和情感状态。在教学活动中,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一定的包含某些身体动作的活动可以起到辅助认知和激发情感的作用。

三、基于身体认知的课堂教学实践

目前,在我国教学理论研究中,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理论研究还尚处在起步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明确运用身体认知工具进行教学设计的探索更是少见。不过,在我们的课堂里,老师们有意或无意地利用身体认知工具进行教学的尝试和实践从来都存在着,只是我们把它划入了其它教学方式的范畴。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无论是语文课、数学课还是科学课,我们的身体永远都是一个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最方便、最实用的情感和知识的表达手段。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鲁迅先生侄女周晔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在“救助车夫”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个片段时巧妙地运用了身体认知工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下面是这个片段的课堂实录:

……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

(全班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

生:老师,我看到他颧骨高高地突出,眼眶深深地陷进去,满脸的皱纹。

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生: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张脸,他的脸灰不溜秋的,头发像一堆乱稻草,他的嘴唇有一道道干裂的口子。

生: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一张脸,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身上也是皮包骨头,其实只有三十岁,但看上去好像已经有六七十岁一样。

师: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你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

生:老师,我看出来了,我知道他的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

生:老师,我也看出了,车夫干活不要命,没白天没黑夜地拉黄包车。

生:老师,我也看出来了,我看出了这车夫身体有病,是硬撑着拉黄包车的。

师:是的,就是这样大冷天,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玻璃碎片把他的脚板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呻吟,他想起来都起不来。假如你就在现场……

生:老师,那我把所有的钱都掏出来给他。

生:老师,我马上打电话把我爸爸叫来。

师:你爸爸是干什么的?

生:我爸爸是外科医生。我一定会自个拉黄包车把他送到人民医院去。

师:那你拉得动吗?

生:拉得动。

师:你有这份心足以让人感动的。看得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让我们一起去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

……

在这个片断中,一开始,老师让学生“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这里采用的是模式识别认知工具。“饱经风霜”是对备尝生活艰辛的人的神态情貌的一种抽象概括,体现为模式认知。也就是说,学生在举出自己所认为的饱经风霜的人时,他必须在内心判断这个人是否符合“饱经风霜”的模式化特征。尽管这个模式是抽象的,但却是实在的,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和标准。老师问道: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的这张脸?这个问题鼓励学生调用自己的感知觉经验、表情记忆来描述具体形象。在这里,学生头脑中是否储存有丰富的感知觉表象和表情形象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生们的回答不仅生动具体,而且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细节化特点,证明了身体认知工具的使用是成功的。老师又问道:你还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这个问题采用了情感认知工具。从表面上看,这个问题是一种客观的提问,似乎是要求学生从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去发现什么东西,事实上,这是一个曲问,问中有问。老师真正的目的不是要学生去寻找、去发现什么事实,而是鼓励学生去联想、去想象那些不确定的、不在场的东西。朝哪个方向想?朝打动我们情感的方向去想。因为“饱经风霜”这个词不是一个中性词,而是一个带着鲜明的情感色彩的词语。因此,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调动自己的情感机制,进行“移情式”想象,才能真正有所发现。通过学生的回答我们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进入了自己构造的生活叙事之中,被自己想象的故事所打动,课堂里充满了同情怜悯之心。这就为学生理解下文鲁迅对待车夫时所体现的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这种教学案例,尽管教师们是在潜意识中使用身体认知工具,并没有提出明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但只要教学时机成熟、方法运用得当,这些身体认知工具就能发挥出积极的建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把这种教学机智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思考,就应该关注身体认知工具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原理和机制,探索身体认知工具在教学设计中运用的一般模型和教学流程。这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建构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模型。

四、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模型

基于传统“离身”的认知观进行的教学设计,尽管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高度形式化的陈述性知识,但在学习程序知识、策略知识(缄默知识)方面,则往往是低效的。这是因为,“离身”的传统认知科学忽略了学习者所在的“上下文”和“学习环境”等“具身”因素对认知的影响,没有把外部形式化的共同经验与嵌入在具体环境中的个体生命经验结合起来,因而割裂了认知、身体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利于认知的整合和发展。而身体认知,恰恰可以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解决符号知识脱离认知情境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感知觉、情感、幽默感和模式识别等身体认知工具的唤醒和利用,把枯燥抽象的知识内容转换成具体生动、自主生成的身体经验,这对于弥补当前认知教学的缺陷和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提出的基于身体理解的教学微设计,其目的在于利用身体理解的认知工具解决各种微观教学问题。它不追求设计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连贯性,而是追求设计的灵活性、生成性和创新性。这是因为,身体认知工具是进行知识表达的一种深层隐喻方式,具有超语言性和情境性,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身体认知工具与其它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不宜孤立地使用。这里的“微设计”,不是对整个单元或整堂课的设计,而是对课程的某些知识内容、教学的某些环节、某些主题活动的设计。相对于教学模式的整体设计,微设计更加灵活多变、更注重教学的实际效果和及时反馈。

从理论上说,基于身体理解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身体隐喻”在表征知识内容和组织学习活动方面所具有的“背景知识唤醒”与“身体经验递归还原”作用,通过“背景激活”“概念调整”和“原型重构”等思维过程,实现身体理解与其它各种高级理解形式的互动和整合,引导学习者建构更加生动、灵活和敏感的认知地图。其目的在于通过认知工具打通符号知识与身体的原始隐喻之间的意义关系,激活学习者的感知觉系统和身体经验,并通过创设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和组织参与性的学习活动,拓展学生认知网络的开放性、层次性和丰富性。基于身体理解的微教学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模型

(一)确认目标认知方式

任何课程内容都是经过预先设计而呈现在教材中的,因此,教材知识的表述方式和策略已经决定了学习者的目标认知方式。目标认知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应该掌握的认知策略和方法。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需要确立相应的目标认知方式和学习任务。按照基兰·伊根的理解,根据知识表达的语言形式和思维水平,教材内容一般可以分为神话认知、浪漫认知和哲学认知三个水平。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就能对特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目标认知水平的确认。我们确定目标认知方式的目的在于为选取适当的基本身体隐喻提供参照。目标认知水平越高,所需要的基本身体隐喻的类推能力就要越强。大道至简,越是深刻抽象的道理,越需要简明直观的比喻。

(二)列出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身体隐喻

一切知识都可以还原为身体的基本经验来理解,所有的高级思维活动中都蕴含着以身体经验为根基的深层隐喻。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知识的历史就是一部从原始的身体经验发展到越来越抽象的符号密码的隐喻发展史。我们今天的天文学家把宇宙看作一面不断地在膨胀而另一面又不断地在收缩的巨大时空连续体,这与古希腊的“望天者”所想象的——宇宙是一团熊熊燃烧的火——何其相似,它看上去火光四射,不断地向四周膨胀,但同时它的内部却又不断地在熄灭和坍塌。因此,身体经验是开启我们现代科学知识理解通道的重要入口,是激发我们教学设计灵感的主要思想资源。

(三)从身体工具列表中选取认知工具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选择具体的身体认知工具来体现基本的身体隐喻与知识内容的类比关系。不同的身体认知工具具有不同的认知中介价值和知识表达形式。从视觉到听觉、从嗅觉到触觉、从姿势到动作、从情绪到幽默、从模式到节奏,对同一种身体/符号关系可以给出不同的隐喻形式和类比关系,体现了身体认知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对于特定的知识内容来说,总会有一种或几种最为切近的身体认知工具适于表征这种基本的身体/符号隐喻关系。基于身体理解的教学设计,要善于从众多的身体认知工具中选择最有利于呈现基本隐喻关系、最有利于激活学生身体经验的认知工具。

(四)使用认知工具重新表征知识内容

教材中的知识内容是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和一般的教学过程要求来呈现的,它注重的是知识表征的普适性和公共性。但是,任何成功的教学,尤其是引人入胜的教学,都必须对这种公共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转述和再现。面对同一种公共知识,不同的教师会基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经验,采取不同的教学设计,呈现不同的课堂结构和活动方式。当然,知识的个性化呈现并不意味着知识公共性的消失,也不意味着公共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自己的学科结构和功能。具体来说,使用身体认知工具表征教学内容,就是围绕基本的身体隐喻,通过运用所选取的身体认知工具,创设体验性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生成恰当的隐喻类比关系,从而个性化地呈现公共知识,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身体经验和生活体验,打开通向符号知识的理解通道。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采用“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分析表”(见下文),使用起来会比较便捷。我们采用该表格分析梁思成先生的课例①,可以清晰地呈现出身体隐喻在表征抽象知识方面的中介作用。

基于身体认知的教学微设计分析表

注释:

①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讲课幽默诙谐,生动有趣,留下了许多课堂佳话,其中不乏对身体认知工具的灵活运用。据梁先生的学生回忆,在讲西方建筑史时,梁先生把雅典卫城中伊瑞克先神庙的女神柱廊上的女神雕像和我国古建筑中的大力士雕像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他在讲台上像演员一样,把自己扮作一个悠闲自若、亭亭玉立的少女姿态,接着又做了一个骑马蹲档式、神武勇猛、力举千钧的姿态,引得哄堂大笑,给学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这则教学案例中,梁思成运用了身姿、表情和幽默等身体认知工具。他扮演古希腊神庙柱廊上的女神雕像,姿势舒展,情态优雅,既验证了西方古代建筑的神话传统,也显示了建筑艺术的个性特征。我国古建筑中的大力士雕像,体现了中国建筑对现实生活的观照。他扮演的大力士威风凛凛、稳如泰山的逼真形态,映衬出了朴实稳重、粗犷遒劲的中国建筑风格。身体认知工具的运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揭示了隐含在知识内容中的基本隐喻关系,体现了教学形式与知识内容的完美统一。

[1]Kieran Egan,The Future of Education:Reimagining Our Schools from the Ground Up,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8,46.

[2]潘庆玉.认知工具:“富有想象力”的教育策略和方法[J].教育研究,2009,(8).

[3]王崧舟.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7.

*本文系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基于认知工具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88006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潘庆玉/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理论研究

(责任编辑:张双凤)

猜你喜欢

隐喻工具经验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经验
准备工具:步骤: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巧用”工具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