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电影改编需要理性思考

2012-11-22方敬杰

声屏世界 2012年1期
关键词:经典电影杨子荣江姐

□方敬杰

近期,28集电视剧《洪湖赤卫队》、22集电视剧《江姐》以及被称为新“潜伏”的《永不消逝的电波》等相继露面,这些由经典电影改编而来的作品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未引起观众的喝彩,反而受到了不少批评。

经典电影早已经作为一种文化,存在于我们民族的记忆中。而在经典电影的改编重拍中,创作者往往放弃了原著所宣扬的革命主线,而代之以当前市场文化操作屡屡得手的 “情感戏”为武器,并以还原生活来作为挡箭牌。殊不知,这种对已成为历史记忆经典的演绎,其实是对观众美好情感的亵渎。比如改编后的电视剧 《林海雪原》,杨子荣的身份从侦察排长一下跌落到伙夫,爱好“喝两口烧酒,唱几句酸曲”,还增添了一个叫槐花的初恋情人。杨子荣还因为一点小事给战友下巴豆、使绊子,连人物的品格都改变了,观众自然不能接受。

经典电影是意识形态的符号,一旦被揉进现代的生活元素,就意味着无法还原真实的历史。比如电视剧《江姐》中少了许云峰、双枪老太婆、小萝卜头,甚至连叛徒甫志高都不见了,让人产生了距离感和不真实感。只有听到剧中的《红梅赞》时,才能忆起这是关于江姐的故事。

对红色经典电影改编重拍,以适应今天观众的需求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把经典电影改成了桃色经典或黄色经典,把影响了几代人的英雄人物改得不伦不类,那就可悲了。重拍不等于简单重现,而是要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重拍也不等于弱化主流文化,而是要对主流文化加以强化与坚守;重拍也不等于单纯迎合,更不等于庸俗化和低俗化。

经典电影改编需要理性思考,创作者们应当摆脱急功近利的商业心态,重拾原著的精神内涵。因为,经典电影中所包含的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青春激情,不仅在过去的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对于今天这个时代仍然有着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经典电影杨子荣江姐
杨子荣的“土匪装”
红领巾心向党游学之旅
江姐的信使 :一生无悔的选择
废旧纸箱里的经典电影场景
交响乐演绎经典电影典目
杨子荣:从炊事员到剿匪英雄
“江姐”大战“鼠小弟”
007系列中的超级坏蛋
多人聊天之经典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