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字催声以气催情
——随钟荣老师学习程派艺术的点滴体会

2012-11-22范维娜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程派吐字口型

■范维娜

以字催声以气催情
——随钟荣老师学习程派艺术的点滴体会

■范维娜

当我刚刚踏入艺术殿堂,便被程派如泣如诉、幽怨委婉的声腔艺术所吸引,便立志学习京剧程派艺术。在京剧院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下,一九九八年开始跟随京剧程派名家钟荣老师学习程派剧目,并于2008年正式拜师。

记得初随钟老师学习的第一出程派剧目是《武家坡》,以后又学习《亡蜀鉴》和全部《窦娥冤》、《锁麟囊》等剧。下面就随钟荣老师学习程派艺术的一些体会谈一点感想。

人们时常用“字正腔圆”、“以字催声”来形容程派的唱,由此可见“吐字”是程派艺术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以往虽然大致也知道“五音,四呼,四声,十三辙”这些基本技法,但如何运用到实践当中,感到困惑与茫然,“字太松,嘴皮子没劲”……通过跟钟老师的学习以及不断地舞台实践与探索,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五音”俗称“唇齿牙舌喉”这五个部位是吐字出口的着力点,也就管着每个字的字头。“四呼”是讲韵母的作用,每个字在发音过程中,其韵母直接影响着口型的变化,根据口型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简称“开,合,齐,撮”。这是管口型的。在唱念的过程中,“四呼五音”还要与“十三辙”巧妙结合,学会用“辙”就是为归韵收音打好基础,每个字的归韵是否到位就取决于“十三辙”的运用是否自如。在程派唱念中,四声的运用是极其严格的。程派唱腔的形成与京剧老生所本的法则有着密切关系,许多四声字韵的运用方法就是借鉴了老生的唱法,程砚秋大师极其讲究字韵,要求以字就腔。如《坐宫》中,铁镜公主上场唱四句[西皮摇板],“勺药”二字,一般唱法为高腔,但程大师严格遵循四声法则,而放弃了容易叫好的高腔唱法,以字的准确为主要特点,改为低腔处理,由此可见程派宁愿丢失一些艺术效果而不愿违背艺术本质!

程派的“以字催声,以气催情”,说到程派的“吐字”,就必须要再说说程派的“气息”。“气”在唱念中占有主导地位,气是唱念之本,唱时一定要用丹田托着,换气时要吸得深一点,如果换气浅音就会飘。初学时,我的唱开始气息很足到后面气息就不够用,有些虎头蛇尾。为了解决气息的问题,钟老师向我传授了一个练习均匀吐气的方法:倒一碗清水,在水面上吐气,看水波纹是否一样,这个方法对我帮助很大。程腔委婉低沉,刚柔并济,因此一些唱腔都是比较低沉的,这就更需要提着气唱,不然音就散了,也不可能达到一个共鸣点,就更不可能唱出劲头来。所以说气息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是否能很好地诠释程腔的特点。

人们普通对程派存在误解是觉得程派声音粗闷,我也受到误导,刻意抹杀亮音,把声音憋闷,由于误区使发声位置越来越横。通过跟钟老师的学习,并仔细听了程砚秋先生的录音,他的唱也是有亮音的,音色也不浑浊。而且特别有力度,往往到高音时发脑后音,再把声音控制得很细,很轻。这种唱腔的表现方法对演员演唱技巧的要求很高,要求演员对声音要有绝对的控制能力。因为有科学的发声方法,70高龄的钟荣老师还于不久前演出了全本《亡蜀鉴》,声音依然很饱满、甜亮,正是因为钟老师有正确的发声方法,才使她的舞台生涯能够走到现在。正是钟老师用她成功的从艺经历告诉我科学的发声方法对一个演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可以延长一个演员的舞台生涯。

在老师的悉心指点和传授下,我明白了程派发音结实圆润,吐字沉着有力,既重字音头腹尾的转换,又咬而不死,隐而不显。“慢板”唱得抑郁婉转,回肠荡气;“快板”犹如珍珠脱线。行腔圆活,除注重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外,在断连之间,更以连为主,连中有断,却又音断意不断、音断气不断。这种演唱方法,形成了深沉含蓄、外柔内刚、若断若续、一气呵成的艺术特色。

通过学习,我也逐渐掌握程派唱腔的特点:缜密绵延,低回婉转,起伏跌宕,节奏多变,更严守音韵,使旋律与字调紧密结合,进一步理解程派“声、情、美、永”的涵义。

人们都说程派难学难唱,我以为程派难就难在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艺海无涯苦作舟,在艺术的海洋中,我将刻苦钻研、努力探索,认真跟随老师,继续和发扬程派艺术。

猜你喜欢

程派吐字口型
绕口令
巴松管演奏的口型技巧探究
程砚秋的雅量
不一样的/e/和/?/
浅谈语言在歌唱中的作用
歌唱语言中的咬字吐字探讨
论民族声乐演唱中的咬字与吐字
口型很逼真
美是可怕之物的开端
如果春天去看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