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苏州滑稽戏二十年

2012-11-22曲润海

剧影月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滑稽戏姆妈顾家

■曲润海

从《快活的黄帽子》说起

我看滑稽戏,是从1991年在扬州举行的戏曲现代戏调演开始的。当时苏州滑稽剧团演的是《快活的黄帽子》。各个剧种都有自己鲜明的音乐唱腔特色,滑稽戏却听不出它的音乐特别是唱腔特色是什么,听着怪怪的,原来它是“拿来主义”,把流行歌曲和附近戏曲剧种的唱腔拿来给自己的人物用,而且用得十分得体,滑稽而有趣,形成了它独一无二的唱腔特色。演的又是人人能看到的凡人小事,特别是演员神采飞扬的表演、嘴皮巧俏的说白,剧场里十分活跃。我的印象特别深,半夜里在扬州紫藤园赶紧用打油诗的形式,记下第一印象:

苏州滑稽戏《快活的黄帽子》

身在困境心不乏,活得漂亮又潇洒。

滑稽故事藏真理,笑声且做一篮花。

调演结束后回到北京,和女儿燕子议论起印象最深的演员来,她脱口而出:“黄毛”!于是我便又写下第一首给顾芗的打油诗:

忆论黄毛

扬州汇演已收场,哪些演员首不忘?

燕子答道是黄毛,滑稽女伶名顾芗。

苦相仿佛祥林嫂,念念不忘六平方。

涵养不在动作乖,妙语常常出闪光。

《快活的黄帽子》获第二届文华奖,顾芗获文华表演奖。从此,我就与苏州滑稽剧团、成从武、顾芗有了不断的交往。过年,他们总要给我邮寄一个贺卡,我也回一首打白条的诗,留下痕迹的共12首,加上看戏的打油诗,大约三十来首。

重要的交往自然是看戏。接着看的是《小城故事多》及其脱胎出来的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当然也免不了要打白条:

广州看《一二三,起步走》

走出六平方,再入文华堂,

进士又及第,更做状元郎。

文章重锤炼,美酒久窖香,

黄帽好快活,得意数顾芗。

《一二三,起步走》获第七届文华大奖。王辉荃、方洪友获文华剧作奖,顾芗、张克勤获文华表演奖。顾芗同时获得“二度梅”。之后是《青春跑道》,我是参加曹禺剧本奖看的剧本。我当时认为,这是苏州滑稽剧团又一个不错的本子。编剧陆伦章获得了此项荣誉。在湖北举行的第八届艺术节,滑稽戏和苏昆都在宜昌演出,我也正在宜昌,他们都约我去看。不料我中途被派往襄樊去了,结果都没有看成。事后得知,《青春跑道》收成很大,获得了文华大奖,陆伦章获文华剧作奖,顾芗、张克勤又一次获文华表演奖,导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也都获得文华奖,只是我没有看成演出,总不免有点遗憾。这种遗憾,《顾家姆妈》给予充分的弥补。

好看耐看的《顾家姆妈》

《顾家姆妈》最早看的是光盘,是在中国戏曲学会集体看的。看演出是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在佛山看的。之后再看光盘,看剧本。这是继两部儿童剧之后难得的一部大人戏。

全剧时间跨度长达48年。开始的时候,是穿衣吃饭都离不开票券的六十年代初。租住在苏州紫衣巷43号说书艺人江南雨家的护士顾雪飞,有一对出生才3个月的双胞胎,起名八月、十五,从扬州雇来了保姆阿旦。也许是为回避阶级斗争或者什么原因,顾雪飞突然失踪,把八月和十五,还有一个雕花木匣留给阿旦。为了孩子不被送入孤儿院,不被分开收养,不受伤害,她也和两个孩子失踪了。房东江南雨以为她拐走了孩子,一直追寻了十六年,终于在葑门横街无意间碰上了女扮男装的阿旦。原来阿旦白天打工,夜里女扮男装蹬三轮车,抚养孩子,成了名正言顺的“顾家姆妈”。此时“文革”已经结束,“亲妈妈”从南非来信,孩子们知道了阿旦姆妈原来是保姆,心灵上投下了阴影。又过了十六年,八月和十五都已成家,有了孩子,姆妈又带起了孙子外孙。然而改革开放却使两家都下了岗,也带来机遇,八月在太湖搞养殖发了财,而十五却没有办法。在江南雨的建议下,十五一家到农村去养花,姆妈毫不犹豫带着雕花木匣一块去了。世事轮回,再一个十六年,十五一家大发,八月一家却因治理太湖,遇到难题。他要开发苏州特色餐饮,姆妈又义无反顾地带着雕花木匣随儿子回城。姆妈好像是一尊财神,财源好像就在雕花木匣里。儿子媳妇要打开看看,姆妈却不。几经心灵的撞击,木匣打开了,里面只有两件婴儿衫和一张纸条,上写:“求好心人收养。1960年农历八月十五”,原来顾飞雪和阿旦一样,都不是亲妈妈。他们是一个苏北农村妇女留在医院里的弃婴。随着八月一声嘶哑的呼喊,儿孙们齐刷刷跪倒在阿旦面前。阿旦姆妈不失时机地点出戏的题旨:

好啊,你们虽然不是亲生,但是胜似亲生,让我享受到了做姆妈的快乐和幸福,虽然难免有些争争吵吵,磕磕碰碰,但是有难的地方就会帮,有情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是天堂,就是家啊。进了一家门,就是一家人。

剧场里多少人,包括我,留下了嗟叹唏嘘的酸苦、欣慰、崇敬的泪水!

阿旦姆妈的心一生中总是体现在为孩子着想,总是偏在弱势的一边,总是无怨无悔地默默付出,这是天下母亲的共同之处:天下的姆妈都是保姆。这种最原始的母爱,是苦涩的,又是坚韧的,美丽的,这是超越血缘的大爱。她的价值不仅在于养育儿女,更以自己的身体力行,赋予了儿女对困难、创业的精神力量,教给了儿女做事、做人的道德规范。《顾家姆妈》具有强烈的当代意识,令人作深层的思虑。我们正在建设和谐社会,决不是说和谐就能和谐起来,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滑稽戏擅演喜剧和闹剧,情节奇妙、表演夸张、语言幽默、趣味滑稽,引人发笑,是它的艺术特色。然而上品的滑稽戏,却又不只是让人一笑了之。《顾家姆妈》涉及的社会生活多面而复杂,这既要看编剧导演纵横捭阖的本事,又要看顾芗随机应变的能力。陆伦章、熊源伟巧妙地以阿旦和儿女的母爱、亲情为线条,以三个十六年的四个情景为板块,组合起来,该轻描淡写就让江南雨像说书一样一笔带过,该浓墨重彩就让阿旦酣畅淋漓地抒发感情。当然,滑稽戏本是草根艺术,嬉笑幽默是它的本分,是不能少的,这就使得戏很有看头,既令人开心又令人深思,感触颇多。注重社会效益的人来看,这是五十年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写照,注重艺术欣赏的人来看,这就是一次惬意的精品享受。戏写到、演到、看到这个份儿上,评个最大的成功,毫不夸张。

因此,我的白条诗也便打得多了,第一条是在佛山看后当晚凑的:

滑稽戏《顾家姆妈》

天下姆妈皆保姆,儿女抱大孙辈出。

腰腿弯曲精力尽,偏心还在弱势族。

世上情理有深浅,无私母爱超亲疏。

顾家姆妈名顾芗,鲜薑已成老生薑。

时调淮扬随口唱,青年演到老娘娘。

儿辈孙辈都成长,参差三代列一堂。

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和文华奖评选中,《顾家姆妈》获文华优秀剧目奖,陆伦章获文华剧作奖,熊源伟、高仲欣、孔祥瑜获文华导演奖,王欢获文华舞台设计奖,顾芗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是苏州滑稽戏又一次好收成。

苏州滑稽戏何以演一部成一部?

看了四部苏州滑稽戏,自然想到一个问题:他们何以演一部成一部?我猜想,大约有这么几点:

追逐时代潮流,关注社会热点。四部戏都反映了一些当时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和事物,如:票证、弃婴、归侨、贫困、住房、下岗、打工、养殖、创业、致富、家庭教育、道德教育、农村儿童上学、教师身教、教育方法等等,在这些戏里俯拾即是,“有钞票的吃肉,没钞票的喝粥”、“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等等语言,特别是每个时代的流行歌曲,都能看出时代的特征、人情和社会风气。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都是从凡人小事反映出来的,是以小见大的,是以喜剧的形式表现的。这种喜剧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把丑的东西撕破给人看,而是从平常人的眼光、善良的心境来看待事物,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暴露、讽刺,而是一种诙谐、幽默。即使批评,也不会让对号入座者如芒在背,而是让他们扪心自问、自责,而被颂扬者看了,则由衷地产生奋进的力量。

演现代戏的演员需要生活根据地,广泛地吸收艺术营养。顾芗出生在苏州一个铁路工人家庭,从铁路幼儿园、铁路小学,一直上到铁路中学,可说是“铁了心肠”,可是看她演的几个戏的人物,却满口的苏北话。我一直纳闷,她怎么练就这种本领的?看了介绍她的材料,才知道她的青春年华14年是在苏北渡过的。顾芗说:“平时在生活中,我们做演员的都要比别人多一只眼,多观察多学习多吸收,这样表演才能娴熟。”

顾芗是在苏北进了文工团,当起演员来的。她不仅唱歌跳舞演歌剧,而且演话剧、京剧、沪剧、淮剧,黄梅戏。这样她就以苏州、苏北生活坐底,包容了许多戏曲因素,成了她演滑稽戏游刃有余的本事。在最后一场阿旦唱道:“一诺千金有何错,一生操劳有何错,一路无悔有何错,一人担当有何错,阿旦我一生未嫁,花开二朵,山寨乱真,四处奔波,五味俱全,六亲皆无,吃穿无忧,八十坚守,久盼幸福,实心实意的付出却为何?”她唱的是淮剧,连珠炮似的一句接一句,大有祥林嫂“天问”的气势,如果没有生活基础,不曾演过淮剧,很难出来这样的效果。

外来和尚与住持僧组合的创作班子。四部戏的成功首先在于一度和二度创作的成功,而创作要靠一个有造诣的班子。我搜集了一下,四部戏参与创作的人员多达20余人,他们是陆伦章、王辉荃、方洪友,熊源伟、蔡向亮、杨关兴、陈继尔、高仲欣、孔祥瑜、杜友渔,方博、吴成作,王欢、徐鸣、徐福德,周正平、叶音,徐莲珍、赫努、唐惜寸,徐霞英、毛宗良等。这个名单中,编剧、导演、音乐唱腔、舞美设计、灯光、服装、人物造型应有尽有。这些创作人才,有剧团本身所有的,有苏州市的,有江苏省的,有外省市的,有的多次获得文华奖,有的在省内多次获得高奖,戏就是在他们默契合作下成功的。

这里产生了一个有趣的艺术创作现象,即外来和尚好念经。但并不是只会念他们熟悉的一本经,而是与本地“住持和尚”相结合,念成了苏式滑稽戏经。苏式滑稽戏的风格,苏州人总结是:“冷隽幽默、爽甜润口、滑而有稽、寓理于戏”,我们看四部戏,哪部不具备这种风格?

演出的整体性和顾芗张克勤的领军作用。苏州滑稽戏的演员,不同于京昆梆子等老剧种,行当严格区分,也不同于越剧等剧种,女演员占主导地位。它多演现代戏,人物就很难按行当扮演,这就要注重本色,男演男,女演女。因此它的剧团也是强调整体、整齐的,在整体、整齐的格局中托出叫得响的代表性演员,顾芗、张克勤就是这样脱颖而出的。

苏州滑稽剧团的演员,上世纪九十年代,大体是一个整体,常见的除了顾芗、张克勤外,还有陆辰生、章卫刚、万成凤、高仲欣、浦雨竹、王小萍、张昇、俞施琴等,到了本世纪,除了顾芗、张克勤外,还有浦雨竹、王小萍、张昇、朱雪燕、万成凤、卞振华、边进、金建农等,而浦雨竹、王小萍、张昇、朱雪燕的戏的分量,似乎大起来了。王小萍从《一二三,起步走》里文静、听话、软弱的欣欣,到《顾家姆妈》里骄、娇甚至有些刁、小心眼多的胡艳美,浦雨竹从演欣欣爸到演八月,他们的技艺在不断提高。从他们的发展提高看出了苏州滑稽戏后继有人,而且还会是个整齐的整体。这又一次印证了戏曲人才的培养造就,十年是一个小周期,二十年是一个大周期,一个演员一旦成熟成名,成为表演艺术家,就可以在舞台上光彩四十年。顾芗和张克勤的表演已经炉火纯青,他们珠联璧合,总是发挥着点睛提神的领军作用。

反复修改,不断锤炼。要修改,就要首先知道什么地方需要修改,而要找准地方,既要虚心听取观众的反应、专家的批评建议,又要听演出人员的感受。在肯于、善于听取批评建议这一点,苏州滑稽剧团的领导、剧组以及苏州宣传文化领导部门,真是了不起!

《一二三,起步走》和《青春跑道》两部作品的脱胎、升华最能说明问题。《一二三,起步走》的前身是《小城故事多》,写小城里几家父母关心孩子的故事,由于职业、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不同,效果差异极大,但都把孩子关心得引起逆反心理。大人之间也互相矛盾,顾芗原来扮演的一位母亲,就是张口闭口批评别人没文化没品位的凡俗妇女。文华奖评委们提了修改意见,艺术局姚欣同志向江苏省文化厅进行了通报,副厅长刘俊鸿同志牵头,组织了一个修改班子,结果蜕化成了儿童剧《一二三,起步走》,主要人物改为“初升高”的农村学生安小花,老师的地位也摆在了几位父母之上,也曾经是几位父母的老师,这样才落到两代人在新起点上“一二三,起步走”。儿童剧《青春跑道》是由校园喜剧《正方反方》改造的,主要角色由四川到苏州打工的“川嫂子”,变成了自学成才留学归来的心理学博士马丽亚。“五一”长假期间临时来了一位辅导老师马丽亚,她提出假期活动进行调查,让同学们出题,结果就选定调查马丽亚。马丽亚的人生道路感染了孩子们,从而在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上撒下了真情挚爱,鼓起了风帆。

写细磨戏中,细节的选用和安排,十分重要,往往起着点睛的作用。《顾家姆妈》开场,除夕,阿芬妈丢了过年的票券,过年需要买的东西都卖不成了,急得要跳河,一看就清楚,这是1961年困难时期。又如阿旦和江南雨说她为什么偷偷带着两个孩子离开紫衣巷,被两个孩子听见,知道了阿旦不是他们的亲生姆妈,“呜——哧”哭起来,阿旦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学开火车,于是阿旦也便和他们一起“呜——哧”开起火车来,引起了观众酸酸的笑。江南雨是一位说书艺人,他的一切动作都是说书艺人的。他把怀抱的孩子当道具,像玩道具一样,抛起来,给人一个惊险。让人忍俊不禁。

演出是剧团磨戏的最好途径。而演出面对的是大众而非小众,且是不同地域的观众,为他们服务不能不考虑他们能不能听得懂。为此,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做一些调查研究,熟悉他们的欣赏习惯。他们到广东、福建演出,便说普通话,也适当用一些那里的日常用语,以争取观众对剧团、对戏的欢迎。

几个戏的不断打磨,使团长徐春宏总结出了磨戏的名言:“三年排,十年改”。

最后,有几点小的修改建议:

要把雕花木匣这个道具利用充分。它像一个百宝箱,它像一道护身符,阿旦走到哪里都要带着,这样才能引起八月胡艳美的奇想,也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姆妈跟女儿去农村,跟儿子回城里,都要抱着木匣,让台上台下都看得清清楚楚。

木匣里有什么东西,姆妈是知道的,她怕再次伤害儿女,所以不愿打开,却被儿子媳妇误解为其中一定有值钱的财宝。但是十五看到姆妈难受,恳求八月不要逼姆妈好不好?我们是拉过勾的呀!八月说,算了,留着姆妈养老吧。姆妈这才决绝地把钥匙交给八月,厉声命令:开!待木匣打开,是两件婴儿衫,一张纸条。

需要修改的是,纸条上的日期应该是1960年八月十五而不是1962年,这样戏的开头才是1961年春节前夜,全过程才是三个16年。如果时间是1962年八月十五,则戏的开头是1963年的春节前夜了,全过程就不是48年了。

纸条的日期后面,还应该有几个字:苏北农妇。要不然阿旦怎么知道儿女是苏北农妇的弃婴?包袱抖清了,姆妈也释然了,说:好啦,我也好去苏北农村给你们寻找亲姆妈去了。这里需要提一下,之前姆妈接电话的动作表情不够明显,应该提示给观众才好。

刘老说,八月打媳妇、十五打哥哥都不好,显得粗野。我觉得八月打媳妇尚可,因为那时八月是老板,正气粗,也好把他们处理下场,让江南雨上场。妹妹打哥哥确实不好。此时八月困难了,气不粗了,有些窝囊,过不了老婆的关,妹妹体谅他,使劲地摇晃他,甚至把他推倒,急忙又拉起来。确实不要表现为一阔脸就变,就要打人。

还有一点小建议:字幕最好全打出来,光打出唱词不够。在吴语区外演出,首先要让观众知道说什么,才好欣赏演员表演。不要怕观众全神贯注看字幕,不看表演,其实观众用眼光扫一下,就明白了,不会影响欣赏表演。

猜你喜欢

滑稽戏姆妈顾家
奶妈
滑稽戏和评弹表演的异曲同工
姆妈
姆妈
浅析余华《活着》中的女性形象
笑的艺术
——谈与时俱进的滑稽戏
姆妈
常州“抒情滑稽戏”的江南诗性文化特色及其发展
演绎生活 诠释艺术
——浅谈滑稽戏中的演员表演
幸福曾经靠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