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虚拟角色的特性研究

2012-11-22王岩岩

剧影月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傀儡代言人艺术家

■王岩岩

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不断进步,使得各种信息媒体高度发展。信息洪流的冲击,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当代艺术家如虎添翼。虚拟角色就是诞生在这样一个既有审美需求,又以高科技作后盾的时代。数字虚拟角色由于其高度的先进性使之作为一个重要的媒体元素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计算机工程师以及其它领域学者的关注。虚拟角色与其所关联的媒体成为当代人的新宠,甚至是有些人的精神寄托。

虚拟角色在成为众多媒体、企业的掌上明珠的同时也应反思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与数字虚拟角色相关的许多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并且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存在于传统文艺作品中的虚构的形象角色是数字虚拟角色的前身。他们与新时代数字虚拟角色在生活以及文艺作品中的作用有很多相似点。它们有着同源的本质:皆由艺术家的创作而来。而虚拟角色与传统文艺作品中的角色差异主要体现在产生的年代与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虚拟角色在秉承了传统文艺作品中为文字作品延伸其感染力的重要特性之外,在表现手法上则更加全面,它拥有更多维的通道影响人类感官。虚拟角色是传统艺术与时俱进的写照,是艺术家不断追求美的见证,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及市场运作联姻的产物。

那么虚拟角色产生的渊源何在呢?新时代电影特效的需要使虚拟角色应运而生。科技的进步造就了19世纪末电影的发明。而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电影制作者不断尝试一些超现实题材。由于特技技术的限制,影片的内容除了实拍外,还使用了虚拟角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20世纪末纯粹由数字角色和道具构成的三维动画电影迅速崛起,在动画电影巨额票房的刺激下,CG行业不断壮大。虚拟角色作为一种新的视界产物,与传统的艺术作品相比,呈现出多种特性。

虚假性

新时代数字虚拟角色的存在形式十分特殊。它们往往只是以数码图像、数字电影角色、互动游戏角色以及各种平面印刷体的形式存在。虚拟角色具有虚假性。新时代数字虚拟角色的虚假性继承了传统文艺作品中虚拟角色的特性。

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为世人所熟知。画中的蒙娜丽莎从未改变过,没有苍老,没有多余的表情变化,总是保持着那特别的微笑。这是虚拟角色虚假性的体现。

而另一方面,电影中的一些有关人体毁坏的暴力镜头就不得不采用虚拟角色来完成,这是出于视觉效果与制作成本和人身安全的权宜之计。

在虚拟角色群体中,知名度相对高的应当是虚拟形象代言人了。商家制作虚拟角色代言人就是要将其炒作为具有时代号召力的角色,这样才更能吸引核心消费群体。虚拟代言人虽然具有虚假性,但这些品牌图形标志和吉祥物都是具有独特个性和形象的。这些虚拟角色是结合了企业文化精心的策划而产生的。他们虽虚假却保证了品牌个性独立鲜明。这些虚拟角色的虚假性使他们与真人代言相比更具优越性。此外,明星人物个人的错误行为会为产品乃至整个企业带来负面影响。减少了投资回报。有些明星人物为多个品牌做代言人容易造成了强烈的 “稀释效应”,这是与企业的投资预期相悖的。更严重的是真人明星的个人行为的失控更会为投资方造成极大的损失。

虚拟代言人也有不足之处。由于虚拟角色具有虚假性,导致虚拟角色有的时候缺乏亲和力,让人接受难,需要长周期,但一旦被人接受了,自身价值就会飞速提升,甚至为某些企业带了一劳永逸的品牌宣传效果。

趋完美性

计算机图形学在发展伊时,计算机工程师以及艺术家们就着力于使用计算机技术模拟生物、环境等真实的事物。这些虚拟角色是由艺术家们根据主观想象或者是以客观角色为参考模拟出来的,而完美又是艺术家普遍的追求。

这个完美的标准在不同的艺术家心中的定位是不同的,所以有的时候是指形象更美丽,有的时候是指更加写实和逼真,还有时是对某种美术风格更好的表现效果,有时则是表现风格上的逾越。

早期的虚拟角色形象虽然追求像真,但从某成程度上看还是很局限。而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近期的虚拟角色形象已经相当逼真了。虚拟角色的趋完美性使人们不断地创造更新、更奇、更逼真、更美妙的虚拟角色。

傀儡性

虚拟角色不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思想,它的行为动机都依赖于创作者的意图,因此虚拟角色具有很典型的傀儡性。虚拟角色是被艺术家们创造出来的,这是虚拟角色的傀儡性产生的根源。傀儡性是虚拟角色的关键特性之一,它是我们讨论虚拟角色的影响力问题的关键切入点。

虚拟角色的傀儡性致使虚拟角色无法像真人演员一样独立思考,并且充满个性地表演。真人演员的表演充分展现了生物体的诸多微妙的生理机能,而虚拟角色只能靠制作者调节众多控制属性来实现。而受到目前技术手段的制约,虚拟角色的控制属性的数量是很有限的。虽然在未来的时间里,这种控制属性会逐渐增多,但与大自然中的高等生物的肌肉和神经系统相比还是非常有限的。很多极其细微的动作、眼神、表情由于制作成本的制约很难被表现出来。虚拟角色的傀儡性给虚拟角色的表演带来很多约束与限制的同时也为虚拟角色孕育了独特的演出效果。例如使用动作捕捉技术一名演员可以饰演多个角色。

使用虚拟形象作为代言人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因为虚拟角色具有傀儡性,他们没有独立的行为和思考能力所以非常“听话”。虚拟代言人一般不会犯错误,因此更能维护品牌形象,而明星则可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此外,虚拟角色对企业绝对忠诚。而且如果虚拟角色开发的成功还可以藉此进入新的高回报的文化产业市场。源源不断诞生动画虚拟角色的迪斯尼公司,已经成为虚拟角色开发的典范和标榜。迪斯尼除了可以从他们创造的虚拟角色身上得到巨额的形象使用费以外,迪士尼乐园也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原因是众多动画明星们在毫无怨言的为公司卖力工作。

对于处于刚起步阶段的小企业,要想快速打出自己的品牌,还是需要虚拟角色来帮忙。但是如今使用虚拟角色拍摄电影的制作成本高相对比较高,还没有哪个导演因为请不起大牌明星而启用虚拟角色出演的例子。有时使用虚拟角色完成电影的制作费用要演员高出大牌明星出演的费用。

去即时性

去即时性主要是指虚拟角色的行为都是事先设定的,不像真人那样可以即兴发挥,因此是可预料的。谈到此特性就要说到虚拟角色的诞生过程与行为来源。前文也提到过绝大多数虚拟角色是由艺术家理性地创作而来的。在创作之前艺术家心中会对虚拟角色的方方面面做一设定。比如角色因何而生,在故事的发展中起到何等作用,它存在于哪个年代,哪个环境,它是谁,它的社会地位如何,它的职业,它要做什么等。

可编辑性

数字虚拟角色都是以计算机数据的形式存在。作为数据是可以被编辑的,因此虚拟角色具有可编辑性。很多虚拟角色并不是从诞生以来就一成不变的。虚拟角色的价值就在于它可以被改变。只要微微调整几个数值,就可以改变虚拟角色的肤色、服装等体貌。虚拟角色使用的演出道具服装等都是虚拟的,只要通过计算机数据的编辑就能让这些虚拟角色光彩照人。更重要的是虚拟角色可以任意放大和缩小,这是真人角色所无法企及的。总之虚拟角色所有量化的属性都可以编辑。

虚拟角色的虚假性、趋完美性、傀儡性、去即时性和可编辑性之间存在很大关联,他们有所重叠并互成网络。虚拟角色的傀儡性是由于虚假性所作用,而傀儡性又导致虚拟角色可编辑。可编辑性诱发趋完美性,而趋完美性又在某些方面与虚假性和傀儡性相互冲突。傀儡性与虚假性同时导致去即时性。

但是虚拟角色的先进性又是有限的。

猜你喜欢

傀儡代言人艺术家
水傀儡考论
野生代言人等
东汉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二 不平凡:从代表到委员都是“代言人”
当好群众利益的代言人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牵丝戏》
The Fall of Han
傀儡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