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加工条件对即食泥鳅质构特性的影响*

2012-11-21刘云鹤姚东瑞周鸣谦鲍刘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2年12期
关键词:泥鳅油炸质构

刘云鹤,姚东瑞,周鸣谦,鲍刘莉

1(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2(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14)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小型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传统中医还认为泥鳅具有滋阴清热、补脾益气、祛湿、兴阳等药用功效[1]。因此泥鳅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养殖业不断壮大,加工业逐渐兴起。即食泥鳅外形独特、食用方便,符合休闲食品的消费趋势,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泥鳅深加工产品之一。即食泥鳅采用传统的水产品加工工艺,但由于泥鳅体型小、肉质细腻,经过加工保持良好口感是产品开发成功的关键。在即食泥鳅的加工过程中,腌制、油炸脱水、灭菌等中间工序都会对产品的最终口感产生影响[2-3],而中间工序的半成品不适于采用感官评价。基于现代先进分析仪器基础上的质构特性研究能够快速、准确、客观地测量出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质构变化,有助于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本文研究了不同加工条件对即食泥鳅质构特性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泥鳅,购于连云港水产批发市场,选择体长为(12±0.5)cm的泥鳅进行试验。

1.2 仪器与设备

HY-81电热炸炉(港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DZ-500/2s型真空包装机(诸城小康食品包装机械有限公司),LS-B50L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华线医用核子仪器有限公司),TA-XT.PLUS质构仪(英国Stable Micro Systems公司)等。

1.3 实验方法

1.3.1 加工工艺流程

泥鳅→预处理→腌制→油炸→调味→装袋→封口→杀菌→冷却→成品

1.3.2 工艺参数的研究

1.3.2.1 腌制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分别采用2%、3%、4%的加盐量,以及1、2、3 h不同的腌制时间对泥鳅进行腌制,然后进行质构分析。

1.3.2.2 油炸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经筛选出的适宜腌制工艺处理过的泥鳅,采用温度分别为 160、170、180℃,时间分别为 2、4、6 min 的条件进行油炸,然后进行质构分析。

1.3.2.3 灭菌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经筛选出的适宜腌制、油炸工艺处理过的泥鳅,采用温度为 121℃,保温时间分别为 20、25、30、35、40 min的条件进行灭菌,然后进行质构分析。

1.3.2.4 工艺条件的优化

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腌制、油炸、灭菌工艺条件进行优化。评价指标为感官评分,并对各处理进行质构分析作为参考。各因素水平为前述单因素试验所确定,见表1。

表1 因素水平表

1.3.3 质构分析[4]

将选取的个体大小一致的泥鳅样品置于质构仪上,选择圆柱形探头P35,测试前探头下降速度为2.0 mm/s,测试速度为1.0 mm/s,测试后探头回程速度为5 mm/s,测试间隔时间为5 s,压缩比为50%,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进行TPA分析,每个鱼样品进行4~6次平行实验。TPA特征值参照Bournem[5]中的定义方法,测定的参数有:硬度、弹性、咀嚼度。

1.3.4 感官评价

由10位接受过基础培训的食品专业学生组成,对泥鳅的硬度、弹性、咀嚼性进行评定,每项10分,按表2标准评分[6],总感官评分=(硬度+弹性+咀嚼性)/3,取平均值。

表2 感官评定各指标含义

1.4 数据分析

本实验的所有数据处理过程(包括平均值和标准差、显著性分析、方差分析等)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腌制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对预处理完成的泥鳅进行腌制,不仅可以去腥入味,还会使其质构发生变化。由表3可知,不同的加盐量及腌制时间对于泥鳅质构会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口感。同样的加盐量,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泥鳅的硬度、弹性及咀嚼度均增加,而在腌制时间相同的条件下,加盐量的增加使得泥鳅的硬度、弹性及咀嚼度发生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最终产品的咸度以及硬度、弹性、咀嚼度较高的条件,选择加盐量3%,腌制时间为2、3 h,以及加盐量4%,腌制时间为2 h作为工艺优化试验中因素A的3个水平,同时加盐量3%、腌制时间3 h作为以下单因素试验中的腌制工艺条件。

表3 腌制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2.2 油炸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油炸的目的是为部分脱去泥鳅中的水分,使其具有致密的肉质结构,形成独特风味。由表4可知,同样的油炸温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泥鳅的硬度及咀嚼度增加,但弹性降低,而同样的油炸时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泥鳅的硬度及咀嚼度增加,但弹性降低。油炸温度高,泥鳅脱水的速度更快,但是也易脱水过度,导致硬度过大,影响最终产品的口感。除质构变化会对最终产品产生重要影响外,还应综合考虑油炸后泥鳅的颜色及味道。当油炸条件为180℃/6 min时,泥鳅开始出现焦糊味道。选择泥鳅硬度及咀嚼度大、油炸后泥鳅颜色金黄的油炸条件即170℃/4 min、170℃/6 min、180℃/4 min作为工艺优化试验中因素B的3个水平。同时将170℃/6 min作为以下单因素试验中的油炸工艺条件。

表4 油炸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2.3 灭菌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灭菌是使产品具有较长保质期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产品质构的最后一道工序。为保证产品达到商业无菌,即食泥鳅采用了高压灭菌,灭菌温度为121℃。由表5可知,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泥鳅的硬度、弹性及咀嚼度均呈下降趋势,当灭菌时间超过30分钟后,咀嚼度下降明显,产品的口感不佳。因此,选择灭菌时间20、25、30 min作为工艺优化试验中因素C的3个水平。

表5 灭菌工艺对于泥鳅质构的影响

2.4 加工工艺条件的优化

表6为正交优化试验结果,经极差法分析可知,再所设定的水平下,各因素对评价指标(产品感官评分)的影响程度为C>B>A,腌制工艺对于最终产品质构的影响最小,第5号试验为最优组合A2B2C3,即加盐量3%、腌制时间2 h、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6 min、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 min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条件下加工出来的即食泥鳅口感最佳。

表6 正交优化试验设计与结果

3 结论

研究表明,腌制工艺、油炸工艺、灭菌工艺均对即食泥鳅质构产生影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即加盐量 3%、腌制时间 2 h、油炸温度170℃、油炸时间6 min、灭菌温度121℃、灭菌时间30 min,此条件下加工出来的即食泥鳅口感最佳。

[1]姚东瑞,周鸣谦,盘赛昆.泥鳅深加工现状与发展展望[J].渔业科学进展,2010,31(6):122-127

[2]律佳雪,陈运中.风味醉鱼生产过程中腌制条件的优化研究[J].食品科技,2007,7:110-114

[3]孙洋,姜启兴,许学勤,等.干鲢鱼片油炸工艺研究[J].食品与机械,2012,28(3):59-61

[4]胡芬,李小定,熊善柏,等.5种淡水鱼肉的质构特性及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分析[J].食品科学,2011,32(11):61-73

[5]Bournem C.Texture profile analysis[J].Food Technology,1978,32:62-66.

[6]朱东艳,黄晓春,娄永江,等.半干带鱼的感官评定和质构分析[J].食品工业,2010,5:94-95

猜你喜欢

泥鳅油炸质构
远离油炸食品的美味陷阱
泥鳅笼
马铃薯泥肉丸的加工及其质构特性研究
悠闲茶餐厅
油炸冰激凌到底有多少个?
捉泥鳅
捉泥鳅
一起去捉泥鳅吧
基于热风干燥条件下新疆红枣的质构特性
不同工艺条件对腐乳质构和流变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