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时定量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疱疹病毒的检验效果对比分析

2012-11-21张全温冯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5期
关键词:免疫吸附疱疹病毒疱疹

张全温 冯云

实时定量方法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疱疹病毒的检验效果对比分析

张全温 冯云

目的 探讨实时定量方法(PCR)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疱疹病毒的检验效果,并做出对比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来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患者190例,其中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者140例分为观察组,分别采用实时定量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疱液进行检测,得出两种方法的结果阳性检查率。结果 140例患者分泌物、疱液中检测出的阳性率实时定量方法为87.2%,ELISA为44.8%,在血液标本中检测出的阳性率PCR为30.4%,ELISA为59.5%。对照组为50例,属于非疱疹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PCR在分泌物中检测出的结果比ELISA的检测率更高,PCR更具临床使用价值,不仅节省了时间,为疱疹病毒的诊断赢得了治愈的良好时机,其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PCR不适合在血液中检测。

实时定量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疱疹病毒;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实验者为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3月来皮肤性病门诊确诊的患者190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140例,年龄为18~65岁,症状有疱疹性口腔炎、唇疱疹、皮肤疱疹,生殖器疱疹、女性宫颈炎等。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17~59岁,均为我院皮肤性病科的非疱疹病毒感染者。

1.2 检测仪器、试剂

PCR检测仪为上海采购的全自动实时荧光监测仪,并使用相应的检测试剂、阴阳性质控物。ELISA由丹麦公司提供,分为可拆式。

1.3 检测方法

1.3.1 事先准备好预测棉拭子,处于半干状态,直接取患者患处的分泌物、疱液,然后将其放进1 ml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送去检验。

1.3.2 将脑脊液、血液取出清液,作为备用。

1.4 ELISA检测方法

将样品根据传统的方法,开始ELISA检测方法,培养,完成鉴定。

1.5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观察组150例单纯疱疹病毒进行PCR与ELISA试验方法进行检测,与对照组50例进行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190例患者进行PCR与ELISA试验方法的检测结果比较(例,%)

90例培养性标本采用PCR检测方法,得出其中有89例为阳性,其检测准确率为98.9%。

3 讨论

疱疹病毒是属于人疱病毒所引发的病毒性感染,通常会对人体的口舌、嘴唇以及皮肤跟粘膜,包括嗅觉神经、三叉神经造成破坏,若病毒蹿入中枢神经,就会诱发脑炎的产生[1]。另外,对人体的生殖系统与新生儿感染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2]。目前,临床上并无特效药治疗该症状,只有通过及早准确检测,进行前期的预防和治疗。

本组研究显示,对本院190例患者采用实时定量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以及分泌物、疱液进行检测,90例培养性标本采用PCR检测方法,得出其中有89例为阳性,其检测准确率为98.9%。特异性直接为100%,诊断出的敏感度为87.2%,其检测结果比ELISA检测结果更具准确性。利用ELISA检测方法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检测时间需要抗体产生一段时期,再加之设备、技术的不完善,很容易出现错误,非常不适合疱疹病毒的早期检测。PCR在进行疱疹病毒的检测时,不仅节省了时间,为疱疹病毒的诊断赢得了治愈的良好时机,而且不需要通过培养和病菌鉴定,其特异性好、敏感性强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1]王发根,乔尚谦.成功救治重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例报告.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9):287.

[2]付玉梅,张晓坤,杨晓仪,等.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在生殖器疱疹断中的应用.广东医学,2011,32(22):2970-2971.

454001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1.3.3 全部取出的标本,可以直接用模板制备,取出其中100 μl标本液,然后再取 1000 μl磷酸盐,相互均匀混合,每分钟5000r,离心5 min,将清液去上,捞出其中的沉淀物,开始模板制备。

1.3.4 准备1000 μl磷酸盐,与沉淀物均匀混合,煮沸,持续20 min,每分钟5000r,离心5 min,将清液去上。

1.3.5 严格按照试剂盒上的操作说明或者操作说明书,进行试剂取量使用,引物的浓度为50pmol/L,模板用量10 μl,完成后开始使用PCR检测仪检测,程序为:91℃30 s变性,56℃30 s复性,71℃60 s引物延伸,总共循环40次,待反应结束后,得出CT值以及DNA的数量。

猜你喜欢

免疫吸附疱疹病毒疱疹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犬疱疹病毒感染治疗
夏季警惕汗疱疹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食品检测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初探
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β-淀粉样蛋白由疱疹病毒迅速播种而保护脑免于感染
免疫吸附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进展
DNA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解旋酶-引物酶复合物抑制剂pritelivir治疗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