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评价分析

2012-11-21黄瑛曾碰华林晓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7期
关键词:分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

黄瑛 曾碰华 林晓鸿

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评价分析

黄瑛 曾碰华 林晓鸿

目的 调查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行为特征的需求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护理本科实习生(简称本科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个性特征、师生关系及评价等行为因子中,合格的总带教老师行为特征评分显著高于不合格的总带教老师的评分。结论 当前部分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行为特征尚不尽人意,应加强上述五个因子的培养,以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本科护生;临床总带教老师;评价

护理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师在社会实践及临床实践中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生理论联系实际及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1]。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本科护理教育在现代护理教育中日趋显示出重要性,越来越多的本科生进入临床实习。在这一过程中,临床总带教老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行为直接影响护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尤其是本科护生。本次调查通过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行为特征进行评价,目的是了解本科护生认为合格的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行为特征,以便更好地完成临床护理教学任务,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为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实习的186名本科护生。其中男31人,女155人,年龄22~28岁,调查时间为实习满10个月的护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是根据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宋春燕等研制的“临床护理教师评价量表”修订而成。问卷包括5个方面34个项目,其中第34项测定学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每个项目采用Liker Scales记分法,5分表示“非常同意”,4分表示“同意”,3分表示“不确定”,2分表示“不同意”,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本问卷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的指标分别为0.813,0.866,项目间的Cronbach'sa系数为0.972。调查者向本科护生说明本研究的目的和调查结果的保密性。本科护生为无记名填写问卷,但应填写被评价的临床总带教老师姓名。本科护生在无监督,无顾忌的情况下填写问卷,并当天将问卷收回,以保证质量和回收率。本次共放问卷372份,回收372份,回收率为100%,有效卷358份,合格率达到96.2%。

1.3 调查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处理,将问卷总分依高低排列,将得分前27%的高分组与得分后27%的低分组进行比较,用t检验获得两者得行为差异。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临床总带教老师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从表1可见高分组临床总带教老师各个因子的得分明显高于低分组临床总带教老师的得分。

2.2 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评价中,教学组织因子上评价合格与不合格的总带教老师的重要因素。见表2。

表1 不同类别临床总带教老师行为因子±s,分)

表1 不同类别临床总带教老师行为因子±s,分)

注:高分组与低分组临床总带教老师比较t=12.631,P<0.01

组别 临床护理工作 教学组织 个性特征 师生关系 评价高分组 4.98±0.04 4.98±0.13 4.86±0.15 4.77±0.30 4.94±0.09低分组 4.31±0.02 4,07±0.19 4.18±0.20 4.08±0.27 4.07±0.24

表2 不同类别临床总带教老师包含因子数目情况(项,%)

2.3 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由多

到少依次为: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知识,是我在临床学习的好榜样,充分准备讲课的内容,和蔼可亲很容易相处,对工作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谨慎,纠正错误时从不贬低或耻笑我。见表3。

表3 不同类别总带教10项行为得分情况±s,分)

表3 不同类别总带教10项行为得分情况±s,分)

教师类别 行为得分组高分总带教老师5.00±0是我临床学习的好榜样 5.00±0充分准备讲课的内容 5.00±0和蔼可亲,很容易相处 5.00±0对工作严格要求,坚持原则,谨慎 5.00±0纠正错误时从不贬低或耻笑我 5.00±0经常给我传授临床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 4.97±0.07鼓励我表达自己的观点 4.97±0.07鼓励我与同学相互学习,讨论 4.97±0.07规范的完成各项临床护理过程 4.97±0.07低分组总带教老师讲课的方式有吸引力3.78±0.24经常选择一些典型病例引导我学习 3.85±0.12理解我们同学之间的个性差异 3.93±0.38及时定期的向我们反馈评价的结果 3.93±0.28坦诚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并向我们推荐资料 3.99±0.03经常向我介绍临床护理新的发展 3.99±0.35对我们的评价客观、公平 4.02±0.29经常提问我一些促进我思考的问题 4.04±0.24经常给我传授临床护理技巧和沟通技巧 4.05±0.47反馈时给我一些改善的建议有丰富临床护理知识4.07±0.21

3 讨论

本科护生从临床护理工作、教学组织、个性特征、师生关系及评价等五个因子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评价。临床护理工作是指临床总带教老师的临床实践能力,护理操作技能及各种临床人际交际等。教学组织是指临床总带教老师运用临床资源的有效性,教学方法和技巧及因人施教的能力等。个性特征是指临床总带教老师自身素质,以及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护生的态度。师生关系是指临床总带教老师与护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评价是指教学过程中对护生学习的反馈和检验,同时也是对临床总带教老师教学过程的反省。

3.1 高分组的临床总带教老师具备的行为特征

3.1.1 具备良好的教学组织因子 口齿清楚,能清楚阐述解释概念是临床总带教老师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合格的临床总带教老师应对教学有充分的准备,有教学的渴望,具备一定的教学知识和教学经验,懂得教学方法和技巧。因此临床总带教老师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培养。一个“不称职的教师强迫学生接受真知,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会学生主动寻求真知”[3]。

3.1.2 临床总带教老师应具有专家般的临床技能和判断能力[4]。临床护理工作是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所具备的基本技能,而且临床总带教老师是本科护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习和工作的角色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影响着全体护生。教师的言行就是一本生动的临床教科书。

3.1.3 具有良好的个性特征 临床总带教老师既是护理专业的实践者,又是护理教育者。临床总带教老师对工作严格要求、坚持原则,做事谨慎,应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关心体贴每个患者。这样,本科护生在学会了临床技能的同时也学会了对患者要有诚心、耐心、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5]。

3.1.4 评价是临床教学质量的直接反馈 合格的临床总带教老师应当做到公平地评估学生,纠正错误但从不贬低或耻笑学生[6]。对于本科护生在实习中发生的问题或错误,临床总带教老师应从尊重、关心爱护护生出发,使其能够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或问题,且乐于接受并改正,以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教学目标。

3.1.5 师生关系因子对评价合格的临床总带教老师中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先决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师生关系密切的临床总带教老师,本科护生对其的评价就高。这也表明了本科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评价过程是客观与公平的。

3.2 低分组的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行为特征

3.2.1 在本科护生的教学组织中存在一定的缺陷。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由于大部分临床总带教老师由高年龄护士承担,且大多数为中专学历,本科学历的比例占少数,受其本身所学护理模式的影响,不能满足其对护理知识的需求。不能进行启发式教学,从而影响了本科护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2 部分本科护生反映临床总带教老师不能客观公平的评价护生。临床护理教师对护生评价的准确与否经常是引起师生冲突的原因,公平意味着师生之间就“事”论事的恰当性,而不是就“护生”论事的某种方式。由于大部分临床总带教老师没有作为师资接受培训的经历,缺少必要的教学知识,不能及时向本科护生做出反馈及评价,因此不能满足本科护生实际教学的需求。

3.2.3 师生关系有待于改善 临床总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与临床总带教老师对本科护生的整体认识有关,由于临床总带教老师担负着临床护理工作和护理教师的双重角色,这种角色的复杂和责任的重大,从而使临床总带教老师忙于应付完成任务而忽略了师生关系。

3.2.4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不合格的临床总带教老师个性特征及临床护理工作因子中表现欠佳,临床总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更新观念、知识的先行者。由于大部分临床总带教老师学历相对偏低,缺乏综合知识的积累及护理科研的能力,部分教师专业思想不稳定临床护理操作技能不娴熟等,都将直接影响本科护理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4 对策

4.1 重视临床总带教老师的选拔和培训

首先,努力提高临床总带教老师的学历层次,鼓励教师通过在职学习、成人教育等不同途径提高学历水平,更新临床护理知识,充实自己。其次,要严格按照临床教学要求选拔临床总带教老师,通过举办临床总带教老师培训班,教学讲课比赛,学习优秀临床总带教老师的教学方法、现代教育理论、临床带教技巧等护理程序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等,使临床总带教老师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带教观念,提高临床教学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2 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

各个临床科室应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具有专科特色的临床护理带教计划。在临床带教过程中,要求临床总带教老师针对不同学历、不同特点的护生,采取不同的带教方法。尤其是本科护生,她们通过学习临床课程,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主动学习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辨别是非能力。从而调动本科护生实习的积极性,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效率。

4.3 提高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

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到带教的质量。临床总带教老师应具有优秀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及广博的学科知识水平。要求临床总带教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精湛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还应具有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才能培养出21世纪的“五星级护生”,即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

4.4 完善科学的临床教学评价体系

开展评教评学双向教学评价。由过去的老师对护生的单向考评,改为教师与护生相互评价。临床总带教老师可以及时吸取护生的反馈意见,从而提高临床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将护生对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评优竟聘上岗的参考意见,充分调动临床总带教老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从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励和鞭策临床总带教老师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4.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支持的、友好的促进护生临床学习的人际关系类型。临床总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对本科护生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互尊互学,为护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调动本科护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4.6 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4.6.1 建立“护理临床总带教”制度。由临床科室推荐经护理部临床教学培训中心考核选拔一名具有上述条件的护理人员(护士长除外)承担该科室的临床总带教老师。该临床总带教老师的职责是承担本科室护生临床带教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安排本科护生“一对一”的专人带教。因人施教发挥其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进行临床教学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4.6.2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总带教老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生采用不同的临床教学方法,对于基础扎实的本科护生可采用问题为基础(PBC)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查房、本科生小讲课、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等进行临床教学,充分调动本科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结: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护生向护士转变的重要阶段。因此,要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应当培养临床总带教老师亲近的人格,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精湛的专业能力,有效的教学组织及公平客观的评价体系。从而创造良好的临床实习环境,使教与学保持动态平衡,进一步提高临床总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1]李志菊,于卫华.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评价.护理研究,2005,19(1A):84-85.

[2]Pugh EJ.Research on cli nical teaching.In W.L.Holzemer(Ed.).Review of research in nursing education.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1983,1:73-92.

[3]叶澜,白益民,陶志琼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0.

[4]Morgan J,Knox JE.Characteristics of best and worst clinical teachers as perceived by university faculty and students.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87,12:331-337.

[5]赵杏荣.浅谈对护生临床带教的方法与体会.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6(3):120-121.

[6]周南照,杨典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上).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185.

350001 福建省立医院

曾碰华 Email:apeng311@163.com

猜你喜欢

分组师生关系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谈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师生关系的构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分组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