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洲制瓷三部曲

2012-11-20齐思

中国收藏 2012年10期
关键词:瓷厂硬质梅森

齐思

在两三百年前的欧洲,中国瓷器的名气和地位是无与伦比的,可以说无人不晓。然而,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欧洲瓷器却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事实上,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风靡的顶级主流瓷器并不是中国所产,而是来自欧洲。不只是日用瓷,一些欧洲知名制瓷企业甚至已经脱离了日用品的范畴,成为了类似LV、Chanel这样的奢侈品牌,占领着国际高端市场。深受中国瓷器影响的欧洲制瓷业,从零起步,在几个世纪的时间里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当今世界瓷器生产的一个霸主,回顾这段历程,不禁令人惊叹与反思。

从认知到执着仿制

欧洲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但直到中世纪,欧洲的陶瓷业仍停留在炻器阶段。直到16世纪,中国外销瓷在欧洲各地纷纷出现后,人们一下子就被它们的坚实、致密、洁白、莹润所深深吸引,才开始意识到他们烧出的器物竟落后得这么多。

最初,欧洲人对中国瓷器及其工艺很难理解,甚至无法确定它的成分。1516年,葡萄牙商人巴尔博扎在《东方纪事(手稿)》中写道:“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产大批的瓷器,瓷器在所有地方都是大商品。制作瓷器要把海螺和鸡蛋壳磨成粉末,加蛋清及其他原料揉成一团,放到地下室藏一段时间。这种泥团被当作遗产和财富,因为到时间后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普通或精美的瓷器。”长久以来,瓷器在欧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直到1569年,葡萄牙传教士克鲁兹才首次向欧洲较为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瓷器及其制造工艺。

对瓷器的狂热以及瓷器贸易产生的高额利润激励着欧洲人去破解瓷器烧制的秘密。早在16世纪60年代,佛罗伦萨中国瓷器收藏家弗朗西斯科一世·德·美第奇大公爵就决定研制瓷器,他亲身参与了持续十年的试制工作,直到1575年第一批产品——“美第奇瓷器”诞生。但这种“瓷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只是一种软质瓷,由黏土和玻璃粉混合制成,因为当时欧洲人对瓷器的认识还仅仅是二氧化硅含量很高的玻璃质,而对高岭土高温烧制的奥秘还一无所知。与此同时,在16世纪的意大利,威尼斯、费拉拉、比萨等北部城市和南部许多地方也在仿制中国瓷器。但由于胎土配方、烧成工艺等方面的差距,这些“瓷器”与瓷质细腻坚硬的中国瓷器还是相去甚远。

在真正的欧洲瓷烧制成功之前,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算得上是最接近中国瓷器的代用品。16世纪后期,荷兰人就曾输入中国瓷土,并在代尔夫特(Delft)试制瓷器,但由于没有熟练掌握瓷胎配方和烧造工艺,一直未获成功。到了17世纪,荷兰人成为了欧洲瓷器贸易的霸主,品质优良的中国瓷器货源充足,因此对仿制瓷器也没有了当初十分迫切的需求。

17世纪的法国,工匠和化学家在贵族的资助下也开始大量仿制瓷器。1664年,法国曾有人宣称成功仿制出了瓷器,然而事实证明也只不过是代尔夫特锡釉陶的仿品而已。此后,埃德姆·波特拉在鲁昂(Rouen)成立企业,并于1673年获得了生产瓷器的专利,但同样由于工艺上的原因而未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直到17世纪末,欧洲各种新型的软质瓷依然停留在对中国瓷器外观上和绘画题材上的模仿。

从坚持到超越

几乎等同于蒸汽机的引进对欧洲工业的影响,德国梅森(Meissen)陶瓷的研制成功,在欧洲陶瓷史上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光辉地位。

18世纪初,在奥古斯特一世的支持下,化学家车恩豪斯和炼金士博特格开始试制瓷器,在经过无数次配方试验后,终于在1709年首次成功烧制出了三炉白色、透明的硬质瓷器。1710年1月,奥古斯特一世发表宫廷最高敕令,宣布萨克森大公国研制瓷器成功,并在德累斯顿建立了皇家梅森瓷厂生产硬质瓷。

瓷厂初期的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在1713年找到高岭土后,梅森瓷厂才烧造出更加优质、稳定的瓷器。此后,梅森的规模发展很快,不久就成为了萨克森公国最丰厚的财政来源之一。七年战争后,占领萨克森的腓特列大帝利用迈森瓷器偿还债务,他在一封信中曾写道:“我们现在只有光荣、宝剑和瓷器。”可见当时的梅森瓷厂对其国家经济之重要。

300年过去了,从萨克森公国时代延续下来的梅森瓷器的交叉双剑商标如今已是风靡世界,成为了陶瓷领域最具有标志性和号召力的品牌之一。那么,有人会问,究竟是什么样的特质让梅森瓷器得以经久传承并走在时代的前列?

梅森瓷厂十分重视产品的艺术品质,他们在世界瓷器历史上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至今已延续了280年的专业教育,所教授的内容包括瓷器的绘画与雕刻艺术。萨克森大公曾指令这所学校专为瓷器厂培养艺术人才,同时这家绘画学校的首任校长便是大公的私人画师。从流传下来的署名作品看,梅森瓷厂的历任美术总监都是美术方面的天才级人物,他们亲力亲为,不断推陈出新,使梅森的产品逐渐发展成了完全欧洲风格的独特工艺品。300多年的发展中,梅森瓷器也始终紧跟时代的脚步,在设计题材和工艺技术上致力于保持领先。

最初30年间,梅森瓷器以东方元素为主要设计题材,到后来逐渐加入了反映现实的海港和商业场景。1740年至1814年,梅森瓷器开始追求欧洲古典主义的艺术风格,在绘画中加入了寓言、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古典建筑艺术的造型。此后,容器形式、纪念品、餐具逐渐分开,并开始出品具有画像或皇家风格的装饰瓷器。1918年后,受新技术、艺术风格的影响,梅森瓷被艺术总监带入到了现代风格。1989年至今,新一代的艺术家则开始了新的设计,把传统的梅森瓷器带入到了全新的创意时代。而无论艺术风格如何改变,梅森瓷器一直保持著手工精细打造、手工绘制的特点。

此外,作为仅次于保时捷的德国第二大奢侈品牌,梅森瓷器也对自己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有着充分的重视,并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自从梅森瓷器诞生以来,每一种产品的石膏模具至今都保存着,现在随时都可以再生产出同二三百年前一模一样的产品,3000种图案也一个不少地保存着。如今,梅森之于欧洲,正如景德镇之于中国。

当然,梅森瓷器从诞生之初便影响着欧洲,但它也只是整个欧洲制瓷业的一个缩影。在梅森成功烧制瓷器后不到十年,流动的工匠便将这门技术传到了威尼斯和维也纳。而随着人们对高岭土认识的深入,硬质瓷厂很快在欧洲各地涌现。18世纪60年代,法国塞夫尔(Severes)瓷厂在利摩日找到高岭土矿藏,成功生产出硬质瓷。1768年,位于英国普利茅斯的威廉·库克沃西获得硬质瓷生产专利,并于同年从广州进口中国制瓷设备,建立了英国第一家硬质瓷工厂。至19世纪上半叶,斯坦福德郡成为了英国陶瓷产业的中心,这里生产的骨瓷销往全世界。如今,德国的梅森、罗森泰尔,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德贝、韦奇伍德,意大利的理查· 基诺里,等等传承久远的欧洲瓷器品牌引领着世界瓷器发展的潮流,瓷器之光已不仅仅属于发明这门技艺的中国。

瓷塑甜品台 德国德累斯顿梅森瓷器厂 约1735年

英国的瓷器画工 水彩铅笔画 小托马斯·巴克斯特(Thomas Baxter Jr。1782年—1821年)

彩绘人物纹盘 荷兰代尔夫特 约1717年

猜你喜欢

瓷厂硬质梅森
关于硬质景观施工图设计与工程施工的控制研究
唤醒藏在烟囱里的记忆
探讨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
硬质包装盒的制作成型技法简析
集束化护理在全麻硬质气管镜介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别老拿十大瓷厂倒闭说事儿
徐家星作品欣赏
梅森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