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山麻鸡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调查与诊断

2012-11-20陈振威多婷杨玉莹顾玉芳温凌子梁雄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2年29期
关键词:马立克氏病肉芽肿

陈振威,多婷,杨玉莹 顾玉芳,温凌子,梁雄燕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灵山麻鸡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的调查与诊断

陈振威,多婷,杨玉莹 顾玉芳,温凌子,梁雄燕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对湖北省荆州市某专业土鸡养殖场的灵山麻鸡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肉芽肿病例进行了病理学和组织学诊断。系统剖检显示病鸡心肌、肝脏、肺脏、胸肌及脾脏表面和内部均有灰白色或黄白色结节。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病鸡心、肝、脾、肺、肾及法氏囊等组织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显示有大量的多形态淋巴细胞增生;同时,肝脏组织还有大量单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浸润及肉芽肿。细菌学检验可见大肠杆菌。结果显示此病例为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病。

马立克氏病;大肠杆菌肉芽肿;病理学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马立克氏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MDV)引起的一种禽类古老接触性传染性肿瘤疾病[1]。主要经过呼吸道进入体内,以引起全身各组织器官出现多形态的淋巴细胞增生为特征。1907年,Marek首次发现该病毒。1961年,在英国科学家Biggs的倡导下,正式命名该病为马立克氏病[2]。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极快,潜伏期较长,急性发病的鸡场淘汰及死亡率达10%~80%,是危害养禽业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MDV除了造成禽类机体产生肿瘤以外,还同时存在免疫抑制的危害[3-4],致使被感染禽类的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机体抵抗力以及对其他疫苗免疫反应性的降低,极其容易并发或继发感染其他病原,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又称Hjarre氏病,主要侵害成年鸡和火鸡,一般呈散在发生,个别鸡群发病率高达75%。O4、O8、O9及O18型大肠杆菌,可引起鸡小肠、盲肠、肠系膜和肝脏等处出现粟粒大肉芽肿结节[4]。

2012年3月,湖北省荆州市某养殖场林地散养的8000只灵山麻鸡在82日龄时,鸡群开始零星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使用环丙沙星进行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明显。90~98日龄时,鸡群大面积发病,病鸡被毛凌乱无光,精神沉郁、体态消瘦、卧地不起,腹泻,排土黄色粪便,被覆白色黏液,每天死亡20~30只。经剖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确诊该病例为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并发大肠杆菌病,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林地散养的82~98日龄灵山麻鸡,来源于湖北省荆州市某专业土鸡养殖场。

1.2 方法

1.2.1 临床调查

对发病鸡群临床症状和免疫状况进行调查,记录临床症状,取典型病例进一步进行细菌学检测和病理学诊断。

1.2.2 细菌学检测

无菌取心血、肝组织,制备血涂片和组织触片,进行瑞氏染色镜检;同时用心血和无菌肝组织,接种TSA平板进行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

1.2.3 病理学诊断

对病鸡进行系统剖检,观察各系统大体病变。取具有典型病变的心、肝、脾、肺、肾及法氏囊制作石蜡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诊断。

2 结果与分析

2.1 临床调查情况

经调查,鸡群按照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MDV免疫。鸡群82日龄时,零星出现腹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使用环丙沙星进行抗生素治疗,疗效不明显。90~98日龄时,鸡群大面积发病,病鸡被毛凌乱无光,精神沉郁、体态消瘦、卧地不起,腹泻,排土黄色粪便,被覆白色黏液,每天死亡20~30只。

2.2 细菌学检测结果

血涂片、肝脏抹片,经瑞氏染色镜检,可见散在分布的粉红色、两端钝圆、单个或成对排列的短杆状菌,疑似大肠杆菌。

TSA平板培养,单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短杆菌,呈革兰氏阴性,两钝圆,疑似大肠杆菌。

2.3 病理变化

系统剖检:剖检典型症状病鸡,可见肝脏高度肿大,颜色暗淡,肝组织有栗粒至蚕豆大小不一灰白色结节。肝叶被覆黄白色网状纤维素性膜(图1);腹腔内见乳黄色干酪状物质。心包腔内有积液,心脏肿大,心肌呈灰白或淡黄色,心肌内有黄豆大灰白色结节(图2)。脾脏上有散在分布的粟粒状坏死(图3)。肺脏背面有较多的淡黄色结节(图4)。肾脏质脆,颜色棕红。胸部肌肉组织中有黄豆大小的肿瘤结节,质地硬实,切开呈现似卵黄状的干酪样。

图1 具蚕豆大小肿瘤结节并肿大的肝脏图2 具黄豆大灰白色结节的心肌

病理组织学观察:肝脏在低倍镜视野下,几乎看不见正常结构,肝组织中有大量的界限清晰的肉芽肿(图5)。高倍镜视野下,可见该结节的中央为凝固性坏死,坏死细胞核浓缩、破碎、溶解、消失,胞浆H.E.红染,呈团块状。周围可见过度增生的上皮样细胞,细胞肿大,胞浆丰富,红染,细胞界限不清。同时,有少量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另外,肝组织中有大量的多形态淋巴细胞增生,瘤细胞的大小和形状均有所不同,胞核近似圆形,大小不一,深染,缺乏胞浆。同时伴有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增生,可见胞体巨大,形态不规则,胞浆丰富,红染,细胞核呈葡萄状(图6)。

心脏组织在低倍镜视野下,可见散在分布的团块状坏死灶,周围心肌纤维混浊不清,纵横紊乱,着色不均,边缘处心肌纤维完全溶解。高倍镜视野下,心肌间质中,有大量的多形态淋巴细胞浸润,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细胞核呈圆形或近似圆形,有的较小,深染,缺乏胞浆;有的体积较大,胞核。同时心肌坏死可见间质中有大量的网状纤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壁增厚(图7)。

图3 具弥散分布粟粒状坏死的脾脏图4 具淡黄色肿瘤结节的肺脏

图5 肝组织中的肉芽肿(640×)图6 多形态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的肝组织(640×)

脾脏白髓区的鞘动脉周围网状细胞疏松,有轻微的水肿,部分细胞发生坏死,细胞核溶解、消失。淋巴小结疏松,变小。红髓区的髓窦里有散在的多形态淋巴细胞增生,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均,胞核深染,胞浆色浅(图8)。

图7 多形态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的心肌间质(640×)图8 多形态淋巴细胞大量增生的脾脏(640×)

图9 具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及坏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640×)

肾脏的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显著肿胀,毛细血管网浑浊不清,肾小球严重缺血。部分肾小球囊中见渗出的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水泡变性及坏死。变性细胞肿大,胞浆内出现细小颗粒,H.E.染色呈淡红色。变性严重的细胞胞浆疏松呈空网状。坏死细胞可见胞核溶解、消失(图9)。

肺脏的肺泡壁增宽,有散在的多形态淋巴细胞浸润。肺泡腔因受周围细胞挤压,略有缩小,腔内无明显的病理变化。法氏囊的淋巴滤泡结构完整,滤泡之间有马立克氏病瘤细胞浸润。

3 讨论

鸡的肿瘤性疾病,例如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等均可引起禽类大多数内脏器官发生肿瘤结节,眼观难以区分,容易造成误诊,给临床诊断及疫情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在病理学诊断中,应特别注意将马立克氏病与禽白血病加以区分。马立克氏病的肿瘤细胞由多形态淋巴细胞构成,其中包括成淋巴细胞、大中小淋巴细胞以及网状细胞。经典的禽淋巴细胞白血病则是以形态较为一致的成淋巴细胞为主[6]。另外,法氏囊的变化具有诊病意义。患马立克氏病时,肿瘤出现在法氏囊淋巴滤泡之间[7]。而发生禽白血病时,肿瘤细胞生长在滤泡内[8-9]。诊断中通过对发病的鸡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肿瘤组织主要侵害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等,法氏囊淋巴滤泡结构正常,滤泡之间见有肿瘤细胞生长,而在血液涂片、肝脏触片以及病理组织石蜡切片中,均未发现禽白血病相关成淋巴细胞浸润或髓细胞性瘤细胞的增生等症状,因此本病例应为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另外,诊断中还利用禽白血病特异性引物H5/H7[8-10]对病鸡肝脏所提取的DNA进行了PCR法扩增,未出现阳性的特异性片段,故排除禽白血病感染的可能。

细菌学检查、心血涂片、肝组织触片及心血和肝组织细菌培养均见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状细菌,结合剖检所见肝脏包膜和各组织的肉芽肿,诊断为大肠杆菌。病理组织石蜡切片显示,本病例肝脏组织中肉芽肿数量最多,大肠杆菌对肝脏损伤最为严重。肝脏组织中发现了大量的巨噬细胞浸润,说明马立克氏病引起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活跃,在肝脏中极易形成肉芽肿结节,也说明该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的同时并发了大肠杆菌肉芽肿。

目前,对马立克氏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的疗法。为了控制该病的蔓延,病鸡必须彻底检出淘汰,充分隔离,彻底消灭传染源。在该病的防控上,最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防控。临床调查显示该鸡群进行了常规马立克氏疫苗免疫,但是仍然爆发了此病,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了免疫失败,有待进一步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接种疫苗时必须选用合格的疫苗并考虑母源抗体的影响,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对于本病例鸡群大肠杆菌的防控,重点仍应是如何合理选择和有效使用抗生素,因为林下散养不同于笼养容易控制环境卫生。

[1]褚秀玲,苏建青,付本懂,等.鸡马立克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1):80-84.

[2]Ikezawa M,Sasaki J,Goryo M.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ur development and detection of Marek’s disease virus in the feather follicular epithelium of older chickens[J].Acta Veterinaria Hungarica,2012,60: 333-342.

[3]Geerligs H,Quanz S,Suurland B,et al.Efficacy and safety of cell associated vaccines against Marek’s disease virus grown in a continuous cell line from chickens[J].Vaccine,2008,26:5595-5600.

[4]黄占欣,米同国,杜云良.鸡大肠杆菌病表现多样性及诊治[J].中国家禽,1998,20(7):14-15.

[5]马 明.鸡大肠杆菌病的分类辨症施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12):35-36.

[6]杨玉莹,顾玉芳,赵振华.Ag-NOR蛋白颗粒定量分析[J].中国家禽,2007,29(2):25-26.

[7]顾玉芳,杨玉莹,钟 蓓.蛋鸡J 亚群禽白血病与马立克氏病混合感染的病理学诊断[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 (24): 5193-5195.

[8]赵振华,杨玉莹,陈子强.禽白血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52-80.

[9]杨玉莹.鸡内源性类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gp85基因的克隆及分析[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3.

[10]杨玉莹,梁雄燕,余连喜,等.湖北蛋鸡群血管瘤型ALV-J血清学检测和PCR诊断[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211-1213.

2012-09-25

陈振威(1987-),男,江西萍乡人,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动物病源与分子生物学。

杨玉莹,E-mailyangggcn@gmail.com。

10.3969/j.issn.1673-1409(S).2012.10.002

S858.31

A

1673-1409(2012)10-S005-04

猜你喜欢

马立克氏病肉芽肿
肉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蛋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生态放养鸡谨防马立克氏病
韦格纳肉芽肿以慢性中耳炎首发1例
鸡马立克氏病及其防控
早期多发幼年黄色肉芽肿1例
5100 阳性不典型幼年性黄色肉芽肿一例随访观察并文献复习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中医治疗克雅氏病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