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细胃镜、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62例临床对比研究

2012-11-20陈剑翩阮巍山刘倩怡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受检者血氧饱和度

陈剑翩 徐 莉 阮巍山 刘倩怡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中山 528403)

胃镜是消化科常用的检查和治疗手段,胃镜随着高端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以往的普通胃镜在插镜过程中,刺激常会引起呛咳、恶心、呕吐、躁动、疼痛等不适,给患者带来恐惧和心理创伤,致使部分患者因恐惧不配合检查。有研究调查显示,在已接受胃镜检查和治疗的受检者中,约有50%的人存在抵触情绪,30%人存在恐惧心理[1]。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改进,人们对就医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超细胃镜及无痛胃镜广泛运用于临床,因其检查过程中疼痛、恶心、心率失常等不适反应少,受检者耐受顺应性好,安全性更高,临床应用更加广泛。本研究通过对超细胃镜、无痛胃镜与普通胃镜62例临床对比研究评估它们在检查中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1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186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分别是超细胃镜组(经鼻方式)、无痛胃镜组、普通胃镜组,男性90例,女性96例(男女比例为1∶1.07),平均年龄(43.4±9.3)岁,3组入选者均无心脑血管疾病,一般情况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受检者禁食8h以上,禁水6h以上,耐心讲解,消除其紧张情绪,使其主动配合检查。

1.2.1 超细胃镜经鼻插入组受检者术前5min向术侧(一般多为右侧)鼻腔内喷洒1%丁卡因以达到收缩血管和局部麻醉的目的,同时向术侧鼻腔内插入涂有1∶12%麻黄丁卡因溶液的棉棒,超细胃镜为 Fujinon EG-470N5 前视式,插入鼻腔约8~10cm,保持2~3 min,选择右侧鼻孔进入,内镜经后鼻孔沿咽后壁下行,至鼻咽部时,应调节上下弯角钮以适应鼻腔的弯曲角度,到达口咽部后将镜前端伸直以使内镜前端尽量靠近咽后壁,沿梨状隐窝轻柔地送入食管,如遇插管困难可嘱其作吞咽动作顺势将内镜送入食管,注意送入食管时应尽量避开声门。

1.2.2 无痛胃镜组在心电监护下以丙泊酚1~3mg/kg缓慢静脉注入,具体给药剂量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待受检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开始行胃镜检查,根据检查时间的长短及患者反应,酌情追加丙泊酚,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以及患者的反应。1.2.3 普通胃镜组术前15~30 min用胃镜润滑剂作口腔咽喉部麻醉,左侧卧位,常规方法插镜。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受检者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的呼吸频率、心率变化,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受检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得数据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个样本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间均数比较采用LSD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检查过程患者一般情况

检查前超细胃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出现紧张不安等不适分别占41%,32%,95%;三者检查中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分别为19.3%、4.8%、79.0%;与普通胃镜比较,超细胃镜与无痛胃镜检查不适反应少,患者耐受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并发症发生;三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7%、98.5%、97.8%,三组在正确诊断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检查前后受检者反应情况及诊断符合率情况n(%)

2.2 检查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超细胃镜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与较检查前都有升高,血氧饱和度检查中略低于检查前,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痛胃镜组各指标均较检查前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胃镜组检查中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较检查前显著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统计学上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检查前及检查中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检查前及检查中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与检查前比较,aP<0.05

时间 组别 心率(次/min)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血氧饱和度(%)检查前普通胃镜组 80±6 122±7 75±5 98±2无痛胃镜组 82±9 125±9 80±9 99±1超细胃镜组 79±7 124±8 78±6 99±1普通胃镜组 112±8a 138±9a 88±9a 98±1无痛胃镜组 70±10a 98±8a 73±5a 94±3a超细胃镜组 82±8 129±9 81±7 97±3检查中

3 讨 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已成为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由于临床医师可通过胃镜检查对胃粘膜进行直接观察的同时还可进行胃粘膜病理活检,故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金标准”。此外还可在胃镜引导下行取异物、息肉切除,上消化道出血时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注射止血、钛夹钳夹止血,食管、幽门狭窄扩张及贲门失弛缓扩张等的治疗,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及有效的治疗方法[2]。

胃镜因其在上消化道检查的直观性及安全性而在临床广泛应用,但行胃镜检查过程中受检者普遍存在的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以及检查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和相应体征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胃镜操作的顺利完成以及观察的质量,同时操作时引起的应激反应尤其对合并存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心脏骤停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寻求不适反应小、安全性高、功能全面的胃镜是临床医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众多研究证实,无痛胃镜及超细胃镜在改善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不安情绪及不适反应有着绝对的优势。徐辉等[3]对274例具有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分别行超细胃镜、普通胃镜及无痛胃镜检查的观察发现,无痛胃镜几乎所有患者无明显不适反应,超细胃镜近25%出现不适反应,而普通胃镜75%患者出现恐惧、恶心、呕吐等症状,显示无痛胃镜及超细胃镜在病人耐受及配合程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研究发现,检查前超细胃镜组、无痛胃镜组、普通胃镜组检查前出现紧张不安等心理不适分别占41%、32%、95%;三者检查中出现不适反应分别为19.3%、4.8%、79.0%;与普通胃镜比较,无痛胃镜与超细胃镜检查不适反应少,患者耐受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相符。

操作时对受检者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观察可以客观评估胃镜检查的安全性[4]。于洪等[5]对行胃镜患者检查的患者动态监测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血氧和饱和度时发现,鼻胃镜检查组患者心率及血压波动范围明显较普通胃镜组小,表明与普通胃镜比较,超细胃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无痛胃镜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均较检查前降低,超细胃镜组心率、血压则较检查前稍升高,血氧饱和度变化不大,而普通胃镜组检查中上述指标均较检查前明显增高,与普通胃镜比较,超细胃镜及无痛胃镜对患者生命体征干扰较少从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超细胃镜的观察指标波动范围最小,与其他二者比较,安全性最好。

通过对超细胃镜、无痛胃镜、普通胃镜的对比研究发现,三种胃镜检查均安全可靠,但超细胃镜的观察指标波动范围最小,与其他二者比较,安全性最好,且超细胃镜(经鼻)检查过程中患者可以说话与医生进行交流,对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及医生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帮助尤大,但超细胃镜因内镜本身分辨率所限,显示图像与普通胃镜图像质量上有一定差距,且超细胃镜镜身细软,经鼻腔入镜需一定技巧,最好由内镜技术纯熟的医生进行操作;无痛胃镜检查痛苦最小,受检者耐受性最高,优于超细胃镜及普通胃镜;三者诊断正确率无差异。

[1]戈之铮,李晓波.新型超细胃镜临床应用的初步评价[J].中国消化杂志,2004,21(6):412.

[2]王盛根,王寿九,涂金兰,等.超细胃镜在食管狭窄扩张术中作用的观察[J].中国消化杂志,2006,28(8):563-564.

[3]徐辉,郑淑梅,蒋明德,等.超细内镜、无痛内镜与普通内镜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消化内镜,2009,3(1):23-25.

[4]Murata A,Akahoshi K,Motomura Y,et al.Prospcetiv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cceptability of unsedated transnasal endoscopy in younger versus older patients[J].J Clin Gastroenterol,2008,42(9):965-968.

[5]于洪,刘运祥.鼻胃镜的临床应用及评估[D].青岛:青岛大学,2010.

猜你喜欢

受检者血氧饱和度
糖臬之吻
冠状动脉CTA检查前需做哪些准备?
说说健康体检中的沟通技巧
Pathological abnormalities in splenic vasculature in non-cirrhotic portal hypertension: Its relevance in the management of portal hypertension
探讨体检受检者采血后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
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胸外科中的应用
基于无线技术的医用血氧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健康管理对纠正体检人群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评价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