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5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2012-11-16任娜芳

中国医学创新 2012年24期
关键词:发组败血症早产儿

任娜芳

75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任娜芳①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75例新生儿败血症大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因素引起,血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共52例,占69.33%,其中23例为葡萄球菌,占30.67%。早发组的革兰阴性感染率高于晚发组(P<0.01)。本组75例患儿,其中治愈62例,占82.67%,自动出院6例,占8%;死亡7例,占9.33%;有6例死亡病例为早产儿,其中1例大肠杆菌败血症,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链球菌败血症,1例克雷伯菌败血症,呼吸衰竭1例。早发组5例死亡,占71.43%,晚发组2例死亡,占28.57%。早发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晚发组(P<0.05)。结论:宫内感染或生产时感染容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败血症病情比较严重,所以要加强产前和产时的感染预防,在早期明确诊治,及时对患儿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新生儿; 败血症; 临床特征

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高,细菌通过各种方式侵入婴儿的血液系统,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婴儿全身被细菌感染,合并感染了其他系统,出现化脓性感染,还会在婴儿体内发生迁移病灶,导致患儿反应相当严重。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淋巴组织、黏膜和皮肤的防御功能还很低,胃酸少、肠道通透性比较高、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低、杀菌力弱、细微的感染也会导致菌源大面积的扩散,造成患儿全身性的感染,特别是早产婴儿的感染发病率更高[1]。临床发现,及早发现、及时治疗、精心的护理和细心的观察等都能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5例患儿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于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的新生儿病房和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其中男40例,女35例,早产儿15例,足月产儿55例,过期产儿5例,患儿出生体重20例<2000 g,50例2000~3800 g,5例≤3800 g。自然分娩55例,剖宫产20例。其中早发组30例,发病时间0~8 d,晚发组45例,发病时间9~30 d。本组75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为,24例病理性黄疸,15例发热,7例呼吸道感染,8例出现腹胀以及反复呕吐,5例体温不升、反应差、皮肤硬肿,6例肝脾肿大,3例惊厥,5例呼吸暂停,1例DIC,1例感染性休克,其中病情比较严重者均为早产新生儿。

1.2 方法 对本组7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易感因素、实验室检查、药敏试验、治疗措施以及预后等[2]。给予每个患儿足量的抗生素,25例患儿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25 mg/次,1次/10 h,3次/d,静脉滴注,50例患儿采用头孢吡肟钠40 mg/次,1次/10 h,2次/d,静脉滴注,同时结合纠酸、改善循环、抗休克、供给热量和液量等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字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75例患儿,其中治愈62例,占82.67%,自动出院6例,占8%;死亡7例,占9.33%;6例死亡病例为早产儿,其中1例大肠杆菌败血症,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链球菌败血症,1例克雷伯菌败血症,呼吸衰竭1例。早发组5例死亡,占71.43%,晚发组2例死亡,占28.57%。早发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晚发组(P<0.05)[3]。两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早发组和晚发组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比较 例(%)

3 讨论

新生儿败血症是严重的儿科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特别是在出生后的一周内,发病死亡率最高[4]。对孕妇进行健康宣传,可以预防宫内感染以及早产,在生产时要预防感染,对新生儿皮肤要保持清洁,不要挤新生儿的乳头,把脐带处理干净,预防脐部和皮肤感染,可以防止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本组75例患儿中,有5例患儿在出生一周内发病死亡。症状早期没有典型的体征,或者体征轻微不易被发现,疾病发展非常迅速,特别容易被误诊,所以,早期有效的诊断对患儿的治愈有着重要的意义[5]。

[1] 张竹君.新生儿败血症26例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1(31):7756.

[2] 高洁锦,凌雅,王丹,等.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0,15(6):450-452.

[3] 钟巧,杨传忠,高晓玲,等.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例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888-890.

[4] 王丽芳,杨剑虹.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27-129.

[5] Bonsu B K,Harper M B.Leukocyte counts in urine reflect the risk of concomitant sepsis in bacteriuric infants: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J].BMC Pediatrics,2007,6(8):507-508.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4.073

①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 湖南 湘潭 411100

任娜芳

2012-06-25) (本文编辑:李静)

猜你喜欢

发组败血症早产儿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MCP-1、IL-3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晚发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临床特征分析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晚发精神分裂症与极晚发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孕妇甲状腺功能及妊娠结局比较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