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休闲农业 推进城乡一体——对新余市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思考

2012-11-14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张荣生

江西农业 2012年6期
关键词:蜜橘旅游农业

⊙中共新余市委常委、农工部部长 张荣生

休闲农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正越来越受到各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今年4月份,江西省出台的《关于促进我省休闲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更是把发展休闲农业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新余的休闲农业起步较晚,兴起于本世纪初,近年来尽管随着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休闲农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进入到了一个由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农户广泛参与的发展新阶段,但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行业管理部门与行业主体还需继续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推动力度,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主题农庄为依托,以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旅游商品为纽带,以优质服务为保障,全面提升休闲农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引领,创新发展休闲农业思路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应站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城乡经济良性循环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高度,借鉴国内外生态农业与旅游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以特色项目、科技生态、旅游管理、精细化服务为转型引擎,大力推进新农村休闲农业示范景区建设,开发田园农业游、园林观光游、农业科技游和务农体验游。新村景区规划设计风格以坡屋顶别墅式建筑为主格调,打造融自然山、水、林、居为一体的江南田园风光。

在文化主题内涵上体现乡村民俗文化、田园文化。在环境融合上营造春桃、夏荷、秋桂、冬梅景观长廊,展现“四季有花开,步步有风景”。以农耕体验为主题、花卉苗木为载体、乡土文化为主旨,倾力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研究示范、资讯传播、观光游憩、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农业休闲园。通过新余蜜橘采摘体验园、孔目江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示范作用,挖掘乡村传统工艺制作、传统食品美味,让游客在自娱自乐中体验新余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既可以让都市人体验耕作的乐趣,缅怀田园生活、品味农业情调,又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风险,增加农民的收入。

以满足游客需求为核心,探索发展休闲农业模式

抓住城市居民“亲近土地自然、崇尚绿色生活”的心理,把传统种植农业与现代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挖掘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不断探索农村休闲产业发展新模式。目前,新余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步呈现出以昌坊村为代表的“半日会议、半日休闲”模式。但必须认识到以新余现代农业科技园和仰天岗湖陂葡萄园为代表的采摘观光模式,以仙女湖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休闲垂钓度假模式等,以分宜“洞都”和严嵩故里为代表的农宿山庄模式等,虽创意较好,但都还没有品牌和知名度,与南京“农业嘉年华”、成都“农家乐”、北京“民俗京郊游”几个成功模式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可以借鉴美国将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模式,以昌坊度假村、界水联盟有机蔬菜、分宜杨梅林等为基地,鼓励消费者直接向农户订购。当地消费,由于扣除了运输、经销商的支出,使消费者和农民取得双赢。也可借鉴南京世凹桃源发展模式,利用体验传统农村生产活动、生活方式来吸引城市游客,待人气、规模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又与艺术家合作,感受书画艺术天人合一的独特魅力,使之成为市民修养身心的绝佳之所。

倡导农村的生活情调、怀旧氛围,开展挖野菜、捉鱼虾、踏水车、转石磨等乡趣活动,玩一把“身份转换”,找寻回归自然的感觉。把乡村休闲旅游与学生教育融为一体,使广大城市中小学生在休闲体验的轻松氛围中接受教育。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思路出发,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以“一湖四山”旅游开发为重点,打造仙女湖生态休闲农业垂钓园,孔目江生态休闲农业观光园,百丈峰休闲农业疗养园,蒙山休闲农业农家乐,将仰天岗、百丈峰、蒙山、大岗山和洞村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度假区。

以开发旅游商品为纽带,提升发展休闲农业水平

目前,新余市大多数乡村农家乐商品还停留在让城市游客把乡果土菜“从地里采摘下来带回家”的原生态基础服务上,无论是在旅游特色商品开发上,还是在新余天工文化、仙文化、抱石文化等本土文化资源挖掘上都存在较大缺陷。传统的种养殖产业不具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只有通过观光采摘品玩体验才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扩宽产业链。因此应依托一个产品,拓展一个产业。可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主题型农庄。通过“五感”——听、视、嗅、味、触将主题深深印在游客的脑海中,台湾大湖乡草莓主题农园就是成功范例,在五感“听、视、嗅、味、触”打造方面尤为凸显。“听”——产品文化解说;“视”——主题型建筑、产品展示、草莓景观;“嗅”——处处散发草莓芬香;“味”——草莓宴、草莓系列产品;“触”——采摘、节庆活动等。

新余有太多适合的主题元素,如新余蜜橘、葡萄、翠冠梨、冬枣等,关键是要找到凸显主题的方法。旅游商品开发者可围绕主题元素在“听、视、嗅、味、触”上下功夫,通过满足人的五种基本感官,从而形成“第六感”,进而将主题牢牢地印在客户心中。通过建设蜜橘文化馆、葡萄主题餐厅,每年举办蜜橘、葡萄等节庆活动,开发葡萄酒、翠冠梨冰激凌、冬枣蛋糕、蜜橘香肠、葡萄饮品、葡萄饰品等几十种产品,使农产品向旅游商品转变,形成以新余蜜橘、葡萄、翠冠梨、冬枣等为主的“食、住、娱、游、购”一条龙的产业链。

猜你喜欢

蜜橘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蜜橘园里欢笑多
蜜橘园里欢笑多
美丽的蜜橘园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