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连云港南云台片区总体规划中的城乡统筹

2012-11-06黄石磊

山西建筑 2012年12期
关键词:镇村云台片区

赵 敏 黄石磊

(1.太原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2.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规划技术咨询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0)

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如何对城市建设用地之外的乡、镇的发展提出合理的规划指导,从而推动我市城乡统筹的发展水平,为地方基层政府的发展指明方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问题,以下本文将对连云港市南云台片区总体规划(2011~2030)进行分析,对其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进行借鉴。

1 现状概况

南云台片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郊区,西侧紧邻连云港新海城区,东侧靠近徐圩新区,北部融入连云港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片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城市的东南门户、风景区的重要组成、科教园区的战略储备用地,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山水风光资源。

片区包括云台乡、南云台林场、云台农场的行政管辖范围。云台乡面积59.75 km2,辖10个村。总人口29 085人,GDP 2.6亿元。云台农场:面积30.22 km2,辖8个生产管理区;总人口5 860人,GDP 1.3亿元。南云台林场:面积18.36 km2,辖2个社区4个管理区;总人口4 192人,GDP 0.13亿元。片区总人口39 085人,GDP总量为5亿元。南云台片区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二、三产发展不足,旅游配套设施缺乏,农业比例过高。

南云台片区现状交通条件复杂,长深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从片区西部、中部南北向穿过;二级公路南岛路是片区目前唯一一条与外沟通的主要道路,道路幅面偏窄,路况不佳;南云台片区东北部有在建一级公路242省道和疏港东通道,片区南部拟建东西向徐新快速路,西接城区苍梧路,东接徐圩新区242省道。

2 城乡统筹规划思路

积极接受连云港主城及新城的辐射带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城镇、景区、新农村的建设为重点,提升、完善片区的产业和设施,吸引农民到城镇居住和就业,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片区现状村庄分布情况,分区域统一规划建设高标准的新农村社区,配套完善的农村生活生产设施和种类齐全的基础设施,实现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形成“以城带乡、联动成片”的城镇发展态势,“以特促农、以点带面”的农村发展态势(见图1)。

3 规划路径

通过发展目标、产业引导、空间布局、支持体系四个方面内容,形成规划中城乡统筹的主体内容(见图2)。

4 城乡统筹

4.1 发展规模预测

根据测算2030年南云台片区总人口为6.7万人,片区总建设用地可达到23.56 km2,片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可达到836 hm2。

图1 城乡统筹规划思路

图2 城乡统筹的主体内容

4.2 产业发展规划

依据片区得天独厚的交通、资源优势,利用与连云港城区的紧密联系,发展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并积极与周边乡镇紧密互动,在保持一产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二产、三产(见图3)。

1)一产。发展策略: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培育壮大生态农业、重点发展观光农业、推进农业生产市场化。根据现状农业发展基础,依据基本农田的发展要求,建立出口蔬菜基地、设施果蔬基地、水生作物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将“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做优做精。

2)二产。发展策略:巩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集中发展。继续壮大云台农场工业集中区,主要发展无污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将工业集中区向西向南发展;规划在云台农场工业集中区南侧至烧香河之前的区域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加工配套区”,主要为出口蔬菜、出口食品提供加工配套服务;规划在现状大岛山周围建设大岛山物流园,对接金港湾物流园,主要发展物流业和新兴产业。

3)三产。发展策略:优先完善生活性服务业、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及相关产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中心片区、景区南大门、大岛山物流园等区域。

图3 产业规划

4.3 空间布局

1)镇村布局规划。规划形成中心片区—新社区—新农村三级体系。中心片区:1个,位于徐新快速路两侧,包括现状林场场部、农场场部、云台乡政府驻地、丹霞、凌州、西山、前关、后关等村的全部或局部,人口规模5.5万人,建设用地6.59 km2。以颐养休闲、创意研发、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城镇集中建设区,是南云台片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社区:1个,位于山东村,是云台山风景区南大门区域,人口规模0.25万人,建设用地约0.3 km2。云台山风景区南大门,服务于云台山景区和周边农业生产地区的旅游特色新社区。新农村:包括8个新型农村居民点和4个风景区内特色村落,以发展旅游服务和第一产业为主,人口约0.9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不超过 120 m2,建设用地约1.14 km2。

2)空间管制规划。规划根据土地开发现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将南云台片区空间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并对空间开发建设管制提出合理的引导策略。a.禁建区。禁建区主要包括水域、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确定的核心保护区等。在这些区域内,禁止任何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和风貌景观的开发建设活动,保护生物多样性。禁建区总面积为7 683.27 hm2,占总面积的70.93%。b.限建区。限建区主要包括重大对外交通设施沿线地区以及城镇发展备用地。限建区总面积为857.80 hm2,占总面积的7.92%。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规划保护已有或需预控重大基础设施用地,主要包括公路、铁路、高压电线走廊、航道等。c.适建区。禁建区、限建区以外的用地为适建区。主要为城市建设用地、片区城镇建设用地、片区村庄建设用地。适建区原则上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城镇建设,具体地块的开发与建设指标应遵循详细规划。适建区总面积为2 291.68 hm2,占总面积的21.16%。

4.4 支撑体系

1)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片区级—社区级—村级三级体系,做到公益性公共设施健全覆盖、经营性公共设施加强引导。

2)交通设施。落实区域动脉、对接周边道路、完善城乡公交,规划徐圩港区支线铁路;规划高速公路一条,高速公路与规划徐新快速路互通一处。规划城市快速路四条,分别为在建的242省道和疏港东通道、拟建的徐新快速路和改扩建的长深高速公路城区段,成为联系片区与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徐圩新区、片区与港区的重要通道。规划形成“四横四纵”的片区主干路网,分别为东西向的云台山大道、南岛路—开发区经二十四路一线、新建东路,南北向的云板路、于沈路、云东路、渔东路、开发区纬十四路。规划形成三个方向的城乡公交线路,增强景区与城区、片区与城区、片区与其他乡镇的联系。

3)市政设施。区域重大市政设施无缝对接、区内城乡市政设施均等服务。a.镇村供水规划。对接区域供水规划,加快农村改水工程的进程,确保区域一体化供水体系的建立。全镇现状自来水井视水源情况除部分作为备用水源外,其余均考虑予以取消。规划布点村庄供水指标采用150 L/(人·d)的标准规划设计供水体系,提高供水服务水平。b.镇村排水规划。建立镇村一体化的排水系统。规划中心片区及周边新型农村居民点污水送至南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其他新型农村居民点可设置小型污水处理站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生活污水。c.镇村电力规划。按照城乡供电服务均质化的发展要求,努力缩小城乡供电服务差距,使村级电力网的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供电服务实现与中心城镇的相关指标相一致。规划建设110 kV云台变电站、云台2号变电站共2座,为南云台片区提供稳定、充裕的电力供应。d.镇村通信规划。逐步缩小邮政电信服务的差距,增加村邮政电信代办点,每户建一个信报箱,确保固定电话和有线电视的普及率达到100%,移动信号村级范围内全覆盖。e.镇村燃气规划。近期镇村用气规划以罐装液化石油气为主,远期城镇覆盖管道天然气。f.镇村环卫规划。镇村近期建立初步的垃圾收集、运输系统,远期完善;镇村现有的简易垃圾处置堆场应在2年~3年内逐步封停,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入连云港市垃圾场进行集中处理;村庄充分利用提倡实施垃圾分类,设置庭院堆肥池或集中堆肥池,就地处理有机垃圾。应当鼓励村民每家每户进行初次垃圾分类。

5 结语

连云港市南云台片区总体规划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连云港与南云台片区的城乡统筹发展、南云台片区自身的城乡统筹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规划设计,通过四个方面构建起科学的城乡统筹体系,为南云台片区与连云港市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规划指导,值得我们很好的借鉴。

[1] 姬向华,周一晴.城镇体系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探讨[J].山西建筑,2011,37(7):2-3.

猜你喜欢

镇村云台片区
云上之家——万科·郡西云台
龙门山·卧云台
镇村工业集中区综合整治的常熟实践
108个村子显露全新景象——石泉县“镇村工作一体化”产生多重效应
564名镇干部常年“钉”在村里——石泉县开启“镇村工作一体化”模式
帮我买云台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