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给药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2-11-06徐巧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年24期
关键词:本院阻塞性气道

徐巧英

(江苏省姜堰市中医院,江苏姜堰,2255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1]。目前在COPD的治疗用药中,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推荐治疗方案中所提及的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均有从气道给药的制剂,并已在COPD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且发挥着重要的治疗作用[2]。临床上一些应用气道给药治疗的患者常由于依从性较差、操作方法不正确而导致气道给药失败,疗效不满意,针对这些问题,本院及时对收治的COPD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喘病健康教育门诊就诊的患者45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65~7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5例,中学或中专14例,小学以下26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2007年中国颁布的COPD诊治指南标准[3]。排除标准:有精神或学习障碍的患者。

对在本院门诊就诊应用气道给药的患者从3个方面进行评估:①一般情况,如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②用药的效果,包括临床症状及血氧饱和度。③现场考核,运用模型嘱患者演示。经评估,发现那些临床症状控制不好、疗效不满意、气道给药失败的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疾病知识缺乏,部分COPD患者对自身疾病知识缺乏了解,不能坚持规范治疗,认为临床症状缓解后即可停药,从而自行中断治疗,导致气道给药失败。②依从性差,气道给药需要长时间维持,且药物中含有糖皮质激素,部分COPD患者不了解气道给药的原理及优点,认为长期吸入可导致肥胖等不良反应,故不遵医嘱减量甚至中断治疗。③操作错误,现场考核发现,部分COPD患者操作不正确,导致吸入药物量不足或使较多药物残留口腔之中未到达深部气道,从而影响疗效,主要表现为随意拨动滑动杆、吸药前未深呼气、吸药时口包裹不严或未深吸气、吸药后未屏气等。

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COPD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慢性反复发作、进行性气流受限是其本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而进行性肺功能下降是COPD的主要标志之一,规范的气道给药是缓解其症状、减少并发症甚至延缓肺功能下降的主要方法,从而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与治疗有全面的认识。同时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用药指导:目前本院对门诊就诊的COPD患者主要给予布地奈德、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布地奈德是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主要抗炎机制包括干扰花生四烯酸的代谢,降低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的合成,抑制细胞因子生成,抑制炎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同时增加气道平滑肌对β2受体激动剂的反应,预防气道的重塑[4],减少血管渗出和水肿,减轻急性炎症和气道阻塞。复方制剂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是由长效的选择性β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和糖皮质激素氟替卡松组成,具有明显而持久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和强力的抗炎活性,能显著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的咳喘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经气道给药的优点是一次吸入的剂量较少,且直接作用于气道,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好,全身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优于系统性给药治疗。告知患者为了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即使没有临床症状也不能随意减量或停药,使患者认识到气道给药需严格遵医嘱规范使用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使之积极配合治疗。

操作指导:为了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又不浪费药液,本院采用相应的准纳器模型示范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及原理,让患者感知正确的操作要领,继而让患者自己运用模型练习操作,直至方法正确、操作熟练。嘱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特别要体会吸入药物时吸力的大小,如果吸力适当,在模拟吸药的过程中就会听到模具中发出一种声音,这样才能确保药物完全吸入。最后指导患者正确吸药,具体步骤为:①取药,根据不同药物的准纳器打开一次性吸入的药量,打开时一定要听到“咔嗒”一声,表明滑动杆打开到位,告知患者不要再随意拨动滑动杆,以免浪费药液。②吸药,嘱患者一手拿好准纳器,开口向上,切勿倒置,深呼一口气,但不得对着准纳器呼气,迅速用嘴唇包严准纳器开口,深吸气,移开准纳器,屏气10 s左右,然后缓慢恢复呼吸。③清洁开口部位,用干净面巾纸擦干开口部位,椭圆形准纳器需回位关闭;圆柱形的准纳器只需将外盖套上,切记不可用水冲洗。④漱口,吸药后用清水漱口,以防药物残留口腔中而发生不良反应。

2 结 果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依从性及操作正确率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提高,P<0.05,结果详见表1。

护理干预前后常见操作错误比较:护理干预后患者操作错误率较护理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结果详见表2。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依从性及操作正确率比较[例(%)]

表2 护理干预前后常见操作错误比较[例(%)]

3 讨 论

有研究[5]表明,尽管目前治疗COPD的药物并不能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持续恶化趋势,但许多药物可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甚至延缓肺功能的下降,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对慢性气道炎症有一定疗效[6]。正确经气道给药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的关键,通过对45例应用气道给药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护理干预前只有37.8%患者对COPD规范治疗及药物知识有正确认识,而62.2%的患者则缺乏相关知识,依从性较差,自行减量甚至停药,且只有33.3%患者经气道给药操作正确,66.7%患者由于给药时操作错误而达不到应有的疗效,使患者产生疑虑。因此本院特别强化对患者吸药操作的干预,对患者进行反复耐心指导,并让患者定期到门诊在医务人员的监视下进行操作,直到其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为止。向患者强调吸药前一定要深呼气,吸药时才能达到一定力度,药物才能有效吸入气道内,且吸药后要屏气,目的是使药物尽可能吸附在细支气管肺泡的表面,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同时对COPD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气道给药重要性的认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达到72.9%、操作的正确率达到93.3%,患者的依从性、操作的准确率均得到明显提高,减少了患者的发作频率。

[1]王秀云,王荣玉,王秀.两种射流雾化吸入装置在治疗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2,5(26):1208.

[2]迟玉敏,孙宝华.吸入剂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3(11):309.

[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1):8.

[4]Pelaia G,Vatrella A,Cuda G,et al.Molecular mechanisms of eosteroid action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airway diseases[J].Life Sei,2003,72:1549.

[5]迟玉敏,孙宝华.吸入剂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3(11):309.

[6]尹建云,王丹琪,王继红.联合吸入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管理杂志,2007,7(8):40.

猜你喜欢

本院阻塞性气道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4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