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桩承载力试验研究

2012-11-05

山西建筑 2012年34期
关键词:锚桩试桩陷性

易 聃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6)

0 引言

郑西客运专线是徐州至兰州快速客运通道的中段,东起郑州市,西至西安市,正线全长约458.886 km。豫西及关中地区桥梁大都位于湿陷性黄土分布区,湿陷性土层厚度在10 m~25 m,部分地段湿陷性黄土厚度大于25 m。黄土具有湿陷土层厚度大、湿陷等级高、湿陷性敏感、伴生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等特征。

由于湿陷性黄土是具有强烈结构性的欠压密土,相应的地基变形包括压缩变形和湿陷变形两种,其中压缩变形由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所引起,当基底压力不超过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时,地基的压缩变形很小,一般能满足其对沉降变形的要求;湿陷变形则是地基被水浸泡后所引起的一种附加变形,往往具有局部性和突发性。地基的湿陷变形一般很不均匀,常对桥涵等构(建)筑物造成危害,对铁路工程建设的潜在威胁很大。

根据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在黄土湿陷时将会对桩产生负摩擦力。桩基负摩擦力可能发生在施工过程、使用前或桥梁运营阶段的使用过程,发生在使用过程最为不利。对于摩擦桩,负摩阻力将会引起附加沉降。如果各个桥墩下各桩基都有负摩擦力,将会引起桥梁整体沉降,影响桥梁与路基的平滑过渡;如果部分桥墩下桩基发生负摩擦力,将会引起桥墩之间的不均匀沉降。不管哪种沉降,超过一定限度后,都会影响到客运专线行车高速性、安全性以及平稳舒适性的使用要求。

豫西及关中地区原设计桥梁钻孔桩最大桩长为80 m,考虑基坑开挖深度,钻孔深度最大可达到86 m以上,而目前国内旋挖钻机的最大钻孔深度只有65 m左右,无法一次钻进到设计孔深。在前期组织试桩时,采用套钻的方法才达到设计孔深,即先采用旋挖钻机钻进到65 m深度后,改用普通回旋钻机继续钻进到设计孔深,一个钻孔需要8 d~10 d才能完成,功效非常低。

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桩受力一般以摩擦桩为主,其中负摩擦力的确定对确定桩的总长度起决定作用,需要在现场通过试验来确定黄土的湿陷性对桩的影响。在设计与施工工艺选择中,要充分考虑到负摩擦力的影响以及掌握桩的承载力和沉降大小。通过测试钻孔桩的承载力,然后减短桩长,从而方便现场施工是非常必要的。

1 试验研究内容和方法

通过湿陷性黄土地区钻孔桩承载力试验研究,确定钻孔桩的施工工艺和设计参数:

1)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进行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确定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值。

2)预先在钻孔桩内埋设钢筋计,在进行单桩竖向静压试验时通过钢筋计测桩周摩擦力,对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3)会同设计单位对集团公司郑西项目钻孔桩的桩长设计进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和项目效益。

2 试验方案设计

在中铁三局管段内共进行9座桥梁18根试桩试验研究,以枣香河特大桥(中心里程DK307+208.7)为例进行叙述,枣香河特大桥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2组,试桩编号为26-1号、26-2号;水平静载试验1组,编号为26-1号,在26号桥墩右侧距右线中心线10 m处进行,摩阻力测试桩为1根试桩,编号为26-2号。

2.1 试桩设计

桩顶标高为326.936m,桩长为43.37 m,桩径为1 250 mm,设计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值为10 000 kN。锚桩桩顶标高和桩径与试桩相同,桩长为30.00 m。

2.2 试桩桩帽加固

由于试桩长度大,故桩顶混凝土浮浆厚度较大,根据以往经验,试桩桩帽加固需在凿除试桩浮浆后进行,桩径1 250 mm,1 000 mm的试桩加固高度1.00m(同预留筋长度),采用φ1 250 mm,1 000 mm,厚度10 mm,长度1.00m的钢护筒,搭接处需焊接牢固。在1.00 m内设6道加劲筋(φ16@200),5层网片(φ16@200)。桩帽部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5。

桩径800 mm的试桩加固高度1.00 m(同预留筋长度),采用φ1 000 mm,厚度10mm,长度1.00m的钢护筒。其他与φ1 250mm,1 000 mm桩帽相同(见图1)。

图1 试桩锚桩平面位置图(单位:mm)

2.3 锚桩设计

1)锚桩抗拉钢筋。

经过计算,锚桩配筋如下:试验荷载为10 000 kN时,采用20φ25钢筋,加劲筋φ16@2 000,螺旋筋φ10@200。试验荷载为13 000 kN时,采用主筋26φ25,加劲筋φ16@2 000,螺旋筋φ10@200。

2)锚桩长度。

锚桩直径同试桩。经计算确定各类型锚桩长度如下:a.φ800 mm、试验最大加载为10 000 kN时,长度不小于50.00 m。b.φ1 000 mm、试验最大加载为10 000 kN时,长度不小于45.00 m;最大加载为13 000 kN时,长度不小于50.00m。c.φ1 250 mm、试验最大加载为10 000 kN时,长度不小于30.00 m。d.在满足试验要求的前提下,为节约钢筋,锚桩桩身下部1/3长度的主筋数量比上部2/3减半;预留筋长度不小于1.50 m。

3 试验研究数据分析

3.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

根据表1和图2~图5可知,2根试桩荷载(Q)—沉降(S)曲线均未出现明显陡降段;沉降(S)—时间(lg t)曲线尾部均未出现明显向下弯曲段,表明桩的承载力未达到极限状态。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在天然状态下,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Qu≥10 000 kN。荷载10 000 kN对应沉降量26-1号桩为3.155 mm,26-2号桩为3.870 mm。根据以上分析,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取值见表2。建议本桥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Qu取10 000 kN。

表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沉降量汇总表

表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取值表

图4 26-1号沉降(S)—时间(lg t)曲线

图5 26-2号沉降(S)—时间(lg t)曲线

3.2 单桩水平静载试验结果

根据表3和图6,图7可知,26-1号桩:水平力(H)—时间(t)—作用点位移(Y0)曲线有明显陡降段;水平力(H)—位移梯度(ΔY0/ΔH)曲线存在第二拐点,根据试验结果判定,在天然状态下,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值Hu=900 kN,对应水平位移为9.040 mm。根据以上分析,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取值见表4。根据试验结果,建议本桥位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值Hu取900 kN。

3.3 摩阻力试验结果

从图8,图9可见,试桩在5 000 kN作用下,摩阻力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25 m范围内,其后随着桩身长度的增加,摩阻力逐渐减小。在桩深度25 m以下,侧摩阻力仅为7 kPa以下。沿桩身的平均摩阻力为30 kPa,其中地面以下25m范围内的平均摩阻力为50 kPa。

试桩在10 000 kN作用下,摩阻力主要分布在地面以下30 m范围内,其最大摩阻力为125 kPa,此范围以下侧摩阻力很小,为15 kPa以下。沿桩身的平均摩阻力为40 kPa,其中30 m范围内的平均摩阻力为55 kPa。

图6 水平力(H)—时间(t)—作用点位移(Y0)曲线

图7 水平力(H)—位移梯度(ΔY0/ΔH)曲线

表3 水平静载试验结果汇总表

表4 单桩水平极限承载力取值表

在5 000 kN桩顶力作用下,摩阻力约占99%,为纯摩擦桩;在10 000 kN桩顶力作用下,摩阻力约占71%,桩端反力约占29%。

4 结语

1)对于长大桩,试验表明桩端土不发生整体剪切破坏,而由土的压缩机理起主导作用。即随着荷载的增加,桩底以下土体产生竖向和侧向压缩,由此排出的土体积足可以容纳桩端的下沉体积,而不会导致土体形成通向桩端平面以上的连续滑动面。这种以压缩机理起主导作用的渐进破坏,Q—s曲线表现为缓变型,无明显特征点,因此,极限承载力或者容许承载力的确定一般应以位移控制。

图8 26-2号试桩桩身轴力分布图

图9 26-2号试桩桩身摩阻力分布图

2)综合9座特大桥的试桩情况,桩的承载性状属于摩擦桩类型。桩身的摩阻力主要集中在桩长的2l/3范围内;桩身摩阻力超过2 l/3后,摩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一般桩头5 m范围内摩阻力可以忽略;在5 m~40 m范围内,摩阻力极限值可以按70 kPa来考虑;对于深度超过40 m的范围,摩阻力不能够得到发挥,可以忽略不计以策安全。对于软塑~流塑状的淤泥质土,建议不计桩侧摩阻力。绝大部分桩端阻力占30%左右。3)试验表明摩擦型桩基承载力容易得到满足,除抗震特殊要求外,在少量扩大桩径桩长可较大幅度减少,提高施工效率和项目效益。从客专正常运营角度来说,难点是控制桩的沉降。为了安全起见,建议进行桩基沉降计算与实际观测。

[1]郑西客运专线第Ⅳ标段特大桥钻孔灌注桩单桩静载试验报告[R].太原: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06.

[2]郑西客运专线ZXZQ04/09标段桥梁钻孔灌注桩摩阻力测试分析报告[R].太原: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2006.

[3]黄雪峰,马良荣,张建华.湿陷性黄土嵌岩灌注桩对侧阻力强化效应试验研究[J].陕西建筑,2010(12):55-59.

[4]黄雪峰,陈正汉,哈 双,等.大厚度自重湿陷性黄土中灌注桩承载性状与负摩阻力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7,29(3):338-346.

猜你喜欢

锚桩试桩陷性
湿陷性场地高层建筑地基方案分析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案优选的研究
大直径超长桩静载试验中试桩-锚桩相互影响分析*
公路路基湿陷性黄土及处理对策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06/2021
某超限高层试桩设计与施工关键问题分析
斜锚桩在锚桩法静载试验中的应用
湿陷性黄土地区给排水管道防沉陷设计探讨
舟山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艺探析
舟山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础工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