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科技十年辉煌路

2012-11-05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村科技 2012年12期
关键词:防灾农产品科技

文│本刊编辑部

在时间的浩荡长河中,十年连一朵浪花都算不上;在历史的鸿篇巨制中,十年也不过一两笔而已。

但这十年,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十年。从2003~2012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成功研制和推广应用一批畜禽疫苗药物,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有升。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农业科技已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仔细梳理近十年来农村科技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贡献,可圈可点,令人振奋。

科技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近十年来,优质高产安全农业新品种的选育、农业重大灾害防治技术的研发、高效高产种养技术与农作制度的推广、农业机械化装备及设施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数字农业及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农产品加工与储运技术的进步、农业高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的推进,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保障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着眼于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支撑粮食“九连增”,解决了13亿人民吃饭问题。

科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高产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年来,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推广品种从2005年的28个增加到今年的96个,推广面积从2005年的不到5000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亿亩以上,亩增产可达到60公斤左右。

二是现代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加快。近年来,集中育秧、机插秧、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机械收获等体现社会化、专业化、集约化现代水稻生产方式的生产技术得到了推广普及,提高了劳动力紧张情况下水稻生产技术到位率,促进了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水稻机插秧率从2005年不到10%提高到今年的25%以上。

10年来,我国玉米杂交种经历了两次更新换代,玉米“一增四改”等高产栽培技术获得了大力推广。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达到3500多片,示范带动了大面积平衡增产。

——农业科技着眼于防灾减灾,防控农业重大病虫害,不断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在动植物重大病虫害防治方面,多年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我国小麦条锈病、稻飞虱、蝗虫、禽流感、口蹄疫等防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控制了农业重大病虫害的暴发成灾。我国成功研发出一系列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和中短期预测预报技术,有效防控了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自主研发出昆虫迁飞的雷达监测与数字化分析系统,解决了对昆虫长期实时监测的技术难题,提高了我国农作物重大迁飞性害虫早期监测预警技术水平。同时,我国还研制出低毒、安全、无污染的农用杀虫剂、杀菌剂,生物除草剂等,降低了粮食等农产品产量损失。近几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成功研制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等疫苗,为控制畜禽水产疫病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发出喹烯酮等4个国家一类化学兽药,现已广泛应用于畜禽水产动物疫病的防治,有效保障了动物的健康生长。

在气象灾害防治上,面对农业防灾减灾的新形势,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要求、气候变化影响、品种布局变化、耕作制度变革、经营主体变化等,为保障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增长,我国逐步建立健全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重点是建立健全农业防灾避灾机制、灾害监测预警机制、农业科技减灾机制、农业防灾能力建设机制、农业防灾减灾协作联动机制和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分担转移机制,逐渐将防灾措施常态化。像东北地区“十年九春旱”,东北地区春旱、长江中下游春季低温寡照等气象情况发生几率都很大,将结构避灾、工程防灾、生物抗灾、技术减灾、制度救灾等措施综合起来考虑,使抗旱“坐水种”、大棚育秧、“一喷三防”等行之有效的防灾减灾技术补助政策常态化。

——农业科技着眼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高效高产种养技术与农作制度提升农业生产能力。

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与农作制度的研究与应用,对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快速提高我国优势农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多熟制种植是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连续种植两季以上作物的制度,如麦—稻一年两熟,蚕豆—稻—稻一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或大豆—冬闲—棉花二年三熟等,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间作套种则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把几种作物同时期播种,不仅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

此外,对禽畜、鱼类的人工繁殖技术,运用生物技术等手段,不仅增加了禽畜的品种,并使它们的抗病性等得到大幅提升。

农业基因工程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农业育种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业科技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建立完整的科研体系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机收和玉米收获机械化快速推进,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52%,推进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

十年来,以小麦、玉米、水稻为重点,紧密围绕机耕、机播、机收、机械脱粒、机械植保、机电灌排等开展研制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主要有:各种型号的播种、收割、脱粒机械,水稻工厂化育秧及配套设备以及农用运输车、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获得长足发展,一大批深加工关键技术难题被攻克并得到大规模应用,主要农产品深加工或二次以上加工的比例达到30%以上,有效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延伸了产业链条。

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及GPS、遥感等多种技术的应用,有效缓解了农业对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依赖,改善了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为农业综合生产力、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奠定了物质基础。设施农业摆脱了自然环境、气候和地域对传统农业生产的制约,实现了蔬果、花卉等主要设施园艺产品的终年高效增产。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和农业附加值。低温物流及农产品物流数据自动检测与记录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高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我国初步建立起了涉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不同领域,中央、省、地、县、乡不同层次,较为系统的农业科研体系、技术推广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促进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

科技提高了农业发展整体水平

十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农业科研创新步伐加快,成果转化和推广得到加强,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由2003年的45.97%提高到2011年的53.5%,农业科技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科技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我国农业的全面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农产品实现了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新型农业科研体系逐步建立。建立完善中央、省级及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全面启动农业部所属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形成了“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新型运行机制。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益完善。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因地制宜,健全农技推广组织,探索形成了一大批如科技示范户、示范基地、信息平台等行之有效的新型农技推广模式,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更加显著。

科技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

为适应现代农业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需求,我国在节水农业、土壤改良与治理等方面积极探索,开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十年来,我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积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推广成熟的农用技术,如“畜禽粪便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土壤污染控制技术,农药残留速测技术”等,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用药,减少农用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从源头上削减污染物;同时推广污染处理技术,如“防治乡镇工业废水、废气新技术,污灌区污染控制的治理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进行废物资源化再生利用,推动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和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粮食连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保障充分,农民持续增收。培育主要农作物新品种26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粮食总产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

在节水农业方面,为有效利用天空降雨和灌溉水达到农作物最好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而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滴灌、喷灌、微喷带、全降解保水农膜铺放等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大幅提高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面积。

我国节水农业部分领域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积极发展生态林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开发森林资源,实现了森林多效益的永续利用。

科技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

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进步在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人民膳食结构、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十年来,我国大力开展了沼气工程建设,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和微水电的开发与利用,同时积极推动省柴节煤炉、灶、炕的升级换代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与循环利用,使农民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逐渐成为美好的生态家园。我国还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自然资源,不仅缓解了农村用能紧张状态,而且为当地的农牧民提供了生活生产的用能需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确保人们能够“吃得放心”,我国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方面,我国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通过开展各环节信息档案记录、产品编码标识等,实现对农产品整个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跟踪管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有效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更扬风帆立潮头,再踏层峰辟新天。在这黄金十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旗帜下,“三农”发展迈出了坚定的步伐,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今后,随着党和国家对农业科技政策和投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上的引领作用会越来越强劲。

猜你喜欢

防灾农产品科技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