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核心期刊近10年刊载学生体质健康论文的研究

2012-10-25乔雪松

运动 2012年4期
关键词:发文体质期刊

乔雪松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体育部,天津 300384)

体育核心期刊近10年刊载学生体质健康论文的研究

乔雪松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体育部,天津 300384)

对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现状、趋势进行分析,找出学生体质研究的不足。结果显示:该领域年度发表文章均值加减标准差为24.9±12.0,2007年以后的论文和课题数量呈下降趋势,南方学者发表文章数量高于北方学者。对大学生体质研究较多,对中小学学生体质研究偏少;大、中、小学3个学段体质调查相对割裂,缺乏跨学段多年追踪研究。研究方法单一局限,实地调研较少,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建议相关部门加大科研立项投入,大中小学教师相互配合,教学实践与体质理论研究并重。

体质健康;历年论文;核心期刊;调查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 CNKI检索 2010 ~ 2011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体育类排名前10位的期刊,分别为《体育科学》《上海体院学报》《中国体育科技》《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天津体院学报》《西安体院学报》《武汉体院学报》《体育学刊》《成都体院学报》,2002 ~ 2010年共刊发体质健康论文224篇。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检索搜集《标准》实施以来,各类期刊、会议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报道。

1.2.2 数理统计法利用平均数、标准差、频数分布分析研究224篇文章的特征。

1.2.3 演绎推理法对核心期刊发文和课题立项的发展趋势、文章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剖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 果

2.1.1近10年学生体质健康发文数量出现两次峰值,2007年以后论文数量逐年下降。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立项2005年达到最高,2006年以后开始下降。2.1.2研究对象,大、中、小学相对割裂,缺少跨学段多年追踪研究;研究方法,研究人手不足、经费有限,实地调查访问较少;研究内容,过多停留于体质测试数据表面,对体质健康基础理论的探究较少。

2.2 分 析

2.2.1学生体质健康发文和立项课题数量下降的分析调查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以上10家期刊共发表学生体质健康论文224篇,近几年这些期刊经过调整刊期,单月刊和双月刊趋于稳定,表现出单月刊发文数量明显多于双月刊的特点。排在前3位的是刊期为单月的《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科技》《体育学刊》,分别发文62、35、33篇,而《上海体院学报》和《体育与科学》两家双月刊发文数量偏少,分别是5、7篇。从10家期刊年度发文量趋势分布看,总计年度发文均值24.9,标准差12.0。既2004年和2006年发文数量最多,2007年至2010年逐年下降。提示发文数量少并不代表期刊社对学生体质研究的重视程度低,而是不同期刊栏目设置侧重点和组稿方向决定刊发体质健康研究论文的数量。表1显示,2005年学生体质健康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立项课题最多,分别是5、11项,以后逐年下降。2007年以后,文章和课题数量都呈下降趋势,2010年《体育科学》等5家期刊发文数量为零,这种趋势是否说明研究者对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热情开始下降了呢?是学生体质的研究已趋于成熟还是研究者对此进入冷静思考阶段?教体艺[2007]8号文件指出,要用5年时间扭转当前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不利态势。由此说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不乐观,获得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仅仅是开展研究的第一步,怎样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才是根本。显然需要更多的、深入的研究。

2007年1月9日~10日,教育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在广州召开了2007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工作会议,把实施《标准》作为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上报工作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后,各地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由此看来,研究者从单纯采集分析体质数据转变为探索改善学生的运动与健康观念的实践。而围绕学生体质与健康的体育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不能一蹴而就。这是2007年以后学生体质研究数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

2.2.2对文献中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作者特征的分析特征之一,研究对象相对独立,体质测试数据缺少连贯性,学生体质多年动态变化规律被割裂观察。据或部分其他学校数据进行研究。导致体质研究无论从实践到理论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表1 学生体质健康立项课题数量(项)

表2 学生体质健康论文的特征

特征之二, 受研究方法的局限,研究内容局限于数据表面,理论探究不足。实地调研较少,结论可靠性差。

表2显示,在224篇文章中,研究内容排在前两位的是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和国内外体质理论研究,分别占44%和23%。研究方法采用最多的是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分别占70%和54%。进一步阅读文章,发现学者选取学生体质状况和国内外体质理论作为研究内容时,绝大多数都采用了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当前,在体育科研的诸多领域,无论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竞技体育,所撰写的各类学术论文中,包括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在其研究方法介绍中都把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这种现象十分普遍。方千华、黄汉升对157 篇体育人文社会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调查显示,文献资料法运用频数最多,排在研究方法的首位;67.4%的博士论文和56.1%的硕士论文采用数理统计法。

然而,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国内外体质理论的过程中,仅仅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缺乏实地调研,往往使结论缺乏依据。

例如,徐叶彤等《甘肃省农村学生2000年与2002 年体质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一文(体育科学,2004,7),其研究方法是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和分析指标。且不论“分析指标”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提法是否欠妥。作者采用了3种方法,对甘肃省农村学生体质进行比较。从逻辑学的角度说,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但是,作者的讨论部分却是“造成甘肃省目前农村地区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发育、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包括应试教育、重智轻体、文教卫生投入滞后、膳食不合理、形态机能发育水平下降导致身体素质下滑等。作者又给出一系列建议:利用“西部大开发”机遇提高农村生活水平,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减轻学业负担,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质研究工作,建立体质研究机构,用教改结果促进教学等。作者的研究方法如何能得出这么多结论和建议?答案只有两点,要么完全引用别人的结论,要么作者主观臆断。从国内外体质理论研究文章看出,研究者不注重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方法单一局限、模棱两可,论述不够详尽,随意占有他人研究结论,导致我国学生体质的理论研究进展缓慢,水平不高。或许,这也说明2007年以来学生体质研究发文下降的原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2007年以后,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论文和课题数量在核心体育期刊呈现逐年下降趋势。主要原因两点,一是经过10年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学生体质状况的数据收集工作基本完成。国家和地方基本掌握了学生体质变化情况。教育部两次公布数据显示,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特别是青少年体质水平下降更为严重。2007年广州会议,使高校学者们研究视角发生改变,着重研究改善学生体质和健康意识的实际措施,这必然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中小学教师在核心期刊发文数量少,对学生体质研究贡献值较低。

3.1.2我国学生体质现状的研究表现为大学、中小学分开考察,体质数据的变化规律不连贯,部分测试结果缺乏说服力。原因是高校教师工作环境、精力以及经费支持、人力不足,成为跨学段多年体质健康追踪研究的瓶颈。

3.1.3研究者采取的科研方法比较单一局限,加之部分研究者缺乏严谨的态度,不加考证地引用、占有他人研究结论,使学生体质健康相关理论探究驻足不前。

3.1.4受历史背景、教育观念、社会健康意识等条件制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理论到实践的研究起步晚、经验少,在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正在努力缩短差距,形成一套适合当前国情的学生体质健康保障体系。因此,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创新性研究,是研究者应该尤其注意的。

3.2 建 议

3.2.1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反映教育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关乎教育成败、社会和谐,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且理论与实践要协同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教育工作者、科研工作者,应该树立“体质健康、社会和谐”的战略意识。首先,从改善学生体质健康入手,加大科研立项投入,广泛开展调研、实验,特别是高校、中小学教师应加强沟通合作。各省市之间加强经验交流、效果评比,举办专家研讨会和论文报告会;其次,各部门紧密配合,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指针,研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的保障机制。

3.2.2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任务,学校工作者更应时刻承担责任,不应片面追求热点问题,应广开视角,把日常教学实践与体质健康研究结合起来。首先,应全面掌握、了解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的成果、动态,仔细分解研究方向,以创新的意识深入挖掘研究领域;其次,体质的研究不能局限于体育领域,跨学科研究是必然趋势。掌握多种研究方法并合理选取,将对研究内容、研究结果起到决定性影响。另外,要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不要急功近利。

[1] 学校体育大辞典编委会.学校体育大辞典[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566-570.

[2] 李宗浩.体育科研方法教程 [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7-152.

[3] 黄汉升,登嵩.体育科研方法导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21-86.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 200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813.

[5] 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2):133-136.

[6] 李军.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文献计量指标分析[J].体育学刊,2009,6(8):115-118.

G807.0

A

1674-151X(2012)02-11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2.057

投稿日期:2011-12-27

天津市教委体育专项课题 (编号:T201006)

乔雪松(1978 ~),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测量与评价。

猜你喜欢

发文体质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