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稠油油藏水驱转热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12-10-24魏超平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增油胜利油田水驱

魏超平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257015)

按照国家对稠油分类的标准,地层黏度大于50 mPa·s并且地面黏度小于10Pa·s的为普通稠油[1]。胜利油田普通稠油储量为10.5亿t,以注水开发为主,其中地下原油黏度大于100mPa·s的水驱储量为3.75亿t,预测采收率小于20%。有必要对提高水驱普通稠油采收率的开发方式及水驱后转热采的可行性进行研究。

1 转换开发方式的必要性

1.1 含水率上升快,水驱增油能力有限

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单井动液面、含水率均上升明显,能量得到及时补充。但由于水油流度比大,注入水快速突破形成水淹通道,水驱增油能力有限。如图1:某一井组注水后三口油井的动液面均明显上升,说明能量得到及时补充。B306-X3井,原油黏度2.793Pa·s,注水后日产油能力由3.0t提高到4.4t,含水率由5.9%上升到71.6%,水驱增油214 t;B509-X19井,原油黏度4.163Pa·s,注水后日产油能力由2.5t提高到2.9t,含水率由8.2%上升到66.4%,水驱增油52t;B306-2井,原油黏度6.257Pa·s,注水后日产油能力不变,含水率由23%上升到76%,水驱增液不增油。原油黏度越大,日产油能力提升幅度越小、递减越快。当原油黏度小于4.0Pa·s时,油井日产油虽能明显上升,但其递减快,见效期短,增油能力低。当原油黏度超过4.0Pa·s时,注水不能提高日产油能力。

图1 不同黏度水驱效果

1.2 水驱波及系数小,动用储量低

由于水油流度的差异,水驱油并非是活塞式的推进过程,水油流度比越大,指进现象越严重,水驱前缘越不规则,水驱波及系数越小[2-4]。曾有学者做过不同油水流度比条件下水驱油室内模拟试验(图2)[5]。试验表明,水油流度比越小,注入水波及面积越大。当水油流度比为71.5,油井与水井间形成水淹通道时,模型中有大量区域没有被水波及到,水驱波及系数较小。胜利油田稠油在地层条件下水油流度比为100~500,远大于试验时的71.5,水驱波及系数更小。

图2 不同水油流度比条件下水驱油试验驱替前缘分布示意图

式中,N为水驱动用地质储量,万t;B为水驱曲线的斜率。

利用式(1)计算胜利油田胜坨地区原油黏度为4.338和2.257Pa·s的两处普通稠油油藏的水驱动用程度,结果分别为41.8%和51.4%,水驱动用程度较低。

1.3 随水驱进行原油变稠

前苏联对两个长期注水开发的稠油油藏原油性质进行了跟踪对比,分析后发现:随着水驱的进行,采出油轻组分含量高于剩余油,而剩余油中胶质、沥青质含量比采出油高,随水驱采出油量的增加,地下剩余油的黏度也不断增加[9]。胜利油田多个稠油区块的实际原油分析化验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胜利油田水驱普通稠油油井S328-2,1999年4月测得其原油黏度为1.780Pa·s,随水驱进行其原油黏度不断上升,2011年5月其黏度上升到了4.188Pa·s,黏度增加了2倍多(图3)。

水驱动用地质储量计算公式[6-8]为

图3 S328-2井原油黏度随时间变化

1.4 水驱后期增油困难

水驱后期,由于原油黏度变大,水油流度比进一步扩大,日产油能力的提升更加困难。以胜利油田某一普通稠油油藏中注采对应好的一口油井和一口水井为例,注水初期,油井日产油能力由2.0t提升到4.6t。而后日产油能力快速递减,含水率不断上升。当日产油能力递减到1.8t、含水率上升到87%时,注入井日注量由33t提高至48t,生产井采取换大泵提液,日产液能力由18t提高到51t,日产油能力仅提高到2.0t。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后期,强化采油效果不明显,日产油能力提高比前期更困难。

1.5 普通稠油水驱采收率低

统计胜利油田多个区块原油黏度与水驱采收率后发现,区块水驱采收率随黏度增大呈指数下降(图4),当原油地层黏度大于100mPa·s时,其采收率小于20%。

图4 胜利油田水驱采收率与原油黏度关系

2 水驱转热采的可行性

2.1 一般稠油区块满足热采筛选标准

随着采油工艺的发展,特别是亚临界锅炉甚至超临界锅炉的使用,热采的筛选标准不断放宽。目前胜利稠油热采筛选标准油藏深度已经由1.6km增加到了2.0km,这样越来越多的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满足热采的要求。

2.2 水驱后油藏剩余油富集

目前胜利水驱普通稠油油藏的采出程度一般在15%以下,即使到了特高含水期,油藏的采出程度仍不高,大量剩余油富集为水驱转热采提供了物质基础。层间,渗透性好、吸水能力强的储层水洗程度高,渗透性差的储层剩余油富集;层内,由于重力分异作用,底部水洗程度高,顶部剩余油富集;平面上,主流线与高渗区水洗程度高,非主流线与低渗区剩余油富集[10-12]。

2.3 成功案例

目前胜利油田已经在多个水驱普通稠油区块开展了水驱转热采的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其他区块的水驱转热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孤岛油田中二中Ng5,油藏埋深1 280m,油层有效厚度13.5m,原油黏度4.938Pa·s,转热采前区块含水大于90%,2004年开始转热采,转热采后平均单井日产油能力由2.8t提高到6.5t,采收率由24.1%提高到36.5%,采收率提高了12.4%。

3 水驱转热采的意义

胜利油田水驱普通稠油储量为9.1亿t,水驱采收率低于20%,目前适合蒸汽驱的资源有2.16亿t,若蒸汽驱可提高采收率10%,则可采储量增加2 160×104t,将为胜利油田稠油上产提供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普通稠油油藏水驱含水上升快、增油效果差、采收率低,对于这类油藏,特别是到高含水后期,应及时转换开发方式。理论分析和矿场实际表明,水驱转热采具有可行性,能有效地提高此类油藏的采收率,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1]霍广荣,李献民,张广卿,等.胜利油田稠油油藏热力开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3-5.

[2]阴艳芳.蒸汽吞吐在普通稠油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的应用[J].断块油气田,2008,15(1):84-86.

[3]姜维东,任艳滨,张运来,等.稠油油田油水相对渗透率和水驱油效率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4):50-53.

[4]岳清山,沈德煌.有关稠油油藏驱油效率的讨论[J].特种油气藏,2002,9(1):28-29.

[5]周英杰.胜利油区水驱普通稠油油藏注蒸汽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33(4):479-483.

[6]王俊魁.对甲型与丙型水驱特征曲线的理论探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3):48-52.

[7]李炼文.预测水驱采收率方法的改进与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3,25(4):106-108.

[8]朱文娟,严维锋,刘湘,等.甲型水驱特征方程预测最终采收率[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12):35-36.

[9]王远明.注水开发稠油油藏转蒸汽驱提高采收率[J].河南石油,2000,14(5):22-24.

[10]司勇.高含水普通稠油油藏二次开发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7,14(3):88-93.

[11]谷武,董晓玲,姜雪松,等.扶余油田东区水驱转注蒸汽开发可行性研究及矿场实践[J].特种油气藏,2010,17(1):59-61.

[12]张为民,裘怿楠,田昌炳,等.重新认识河道砂体储层层内非均质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27(5),45-48.

猜你喜欢

增油胜利油田水驱
永远的胜利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推进高质量发展纪实
海相砂岩油藏张型广适水驱曲线预测修正应用
庆祝胜利油田发现60周年贺信
改质水驱砂岩油藏生产动态预测方法
高含水油井自转向酸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
稠油老区酸化解堵提高侧钻井投产效果
水驱曲线的进一步理论探讨及童氏图版的改进*
油田区块的最优驱替开发方式决策:基于全生命周期视角
小麦玉米花生间作套种保粮增油的思考
潜油电泵井日常采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