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

2012-10-19汪秀婷

中国科技论坛 2012年11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

汪秀婷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能力动态演化研究

汪秀婷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在分析协同创新特点、效应的基础上,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特性,基于系统视角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对协同创新网络模型中的四个基本构面以及协同创新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并进而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四种能力及其基于生命周期阶段的动态演化方向与策略。该研究对推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协同创新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产业竞争力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and effect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 of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and studies the four basic dimensions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model and the route of network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n analyzes the four capacities of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and its dynamic evolution route and strategies based on life cycle.The research has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Key words: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Collaborative innov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Industrial competency

1 引言

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产业重构、大调整和大变革以及创新急剧爆发及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态势,如何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擎”作用和“杠杆”效应,培育和发展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并以其特有的生命力构筑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先导性、知识密集性、强关联性、高收益和高风险性等特征,产业的形成和崛起既有自身内在发展规律的作用,也受到具有时代特征的科技创新、全球化竞争、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及经济、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随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对获取创新资源、推进成果共享、提高创新效率,实现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因此,如何围绕产业发展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协同、系统性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能力的持续累积和动态演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2 基于系统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的特性

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战略性新兴产业除具有战略性和新兴产业的特征外,还具有三个典型特性:(1)不确定性。由于新兴技术还处于产业化初期,技术和市场尚不成熟,新兴产业的基础设施和产业链配套条件不成熟,相关政策和制度还不健全,导致技术发展路线、市场需求以及产业成长过程中外部环境等充满了不确定性。(2)高端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的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投资强度大的特点,其产业结构、技术、产品发展呈现高端化趋势,其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力量的整合要求将越来越高。 (3)融合性。主要体现在:①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即高新技术及其相关产业向其他产业融合并形成新的产业;②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③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即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力从而适应或引领市场新需求[1]。

2.2 协同创新的内涵、特点与效应

(1)协同创新的内涵与特点。

协同的概念是基于资源共享的基础上两个企业之间共生互长的关系,并强调企业协同的核心是价值创造[2];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在复杂大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产生出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作用[3];Corning在分析复杂系统的进化过程时将协同定义为“自然或社会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系统、要素或者人之间通过相互依赖形成的联合效应[4]”;安德鲁·坎贝尔等指出,为了获得协同效益必须对组织文化和经理自身进行根本性的变革[5]。我国学者彭纪生对技术协同创新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进行了界定[6];陈劲认为协同创新的本质是企业、政府、知识生产机构 (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了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7],等等。从以上学者对协同创新的研究来看,协同创新的特点主要有:①系统性。协同创新是各种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简单相加,其存在的方式、目标、功能都表现出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②动态性。协同创新是不断动态变化的,协同过程中创新系统需要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不断从外界呼吸新的空气,吸收负熵并进行内部整合以适应外部的生态平衡。③开放性。由于技术的突现性和创新的非线性及不确定性等特征,任何创新都不可能在封闭中进行,协同创新过程中既需要产业内多个要素、多个子系统间实现交互和协同,也需要和其他系统和要素之间进行藕合互动。

(2)协同创新的效应。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技术创新复杂性的增强、速度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发展,当代创新模式已突破传统的线性和链式模式,呈现出非线性、交叉式、网络化、开放性的特征,逐步形成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相对于其他创新模式而言,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效应主要表现为[8]放大效应、互补效应、优化效应和整合效应。

2.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及其基本构面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由多个主体协同推动,在多个子系统的相互影响和促进下所形成的一个综合创新系统,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能力,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环境创新和组合创新等,培育新兴产业或使得原有产业获得突破性发展或实现质的飞跃的社会活动过程和系统性管理过程[9]。随着创新过程各环节的并行化、创新资源的集成化和行为主体的多元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建立并维持一个有效的协同创新网络成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成长空间大、需要以重大技术突破和广阔社会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协同创新则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教育部门等为创新主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持续和健康发展需要从系统视角、不断优化整合创新资源,并通过战略布局、组织协作、资源共享和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协同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

(1)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

依据拓扑学理论中网络组成要素的关联关系可知,网络是由众多节点分层连接而成,不同层次的创新资源以及同一层次不同主体间创新资源的交互流动形成一个个网络联系链条,并进而构成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构架。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既是系统视角下战略、资源、组织和制度四大构面之间的整合和协同,也是不同主体、不同链条甚至节点之间的多层次交互和链接 (见图1)。

图1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模型

(2)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四个基本构面。

①战略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先应实现三个层面战略的协同:国家创新战略、产业创新战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战略之间的协同;基于区域优势、产业特色实现与传统、基础性产业发展之间的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系统内各子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协同。通过三个层面的协同,从宏观上实现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投资结构、市场结构、资源结构的优化和整合,从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辐射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②组织协同。协同创新不仅取决于宏观主体的统一认识和行动,更取决于量大面广的微观主体的积极参与。组织协同创新是指围绕产业价值创造目标,产业创新的多维主体在相互协同配合下形成高度紧密的协作关系,通过整合和共享多方优势资源,协同从事产业创新活动,从而培育产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行为。组织协同既可以是横向跨部门、跨组织、跨地区、跨系统主体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基于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的供应商以及中间商甚至客户之间的合作。通过不同层次主体的多维协作,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协同优势,实现技术创新和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③资源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资源既包括产业相关技术知识、资金、人才、信息等资源,也包括实现产业技术创新的国家科技资源和基础条件平台和服务体系。因而,要实现多维主体协同合作,发挥创新网络的协同效应,就必须对不同创新主体的任务目标、资源等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资源协同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资源规划和配置,使产业资源的无序状态变为有序状态,使各种资源的匹配达到最优,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资源的效用价值,发挥资源价值的效能。

④制度协同。由于不同主体有着不同的任务目标、价值需求和创新资源,而多维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效应并不会自发产生,要真正发挥协同创新合作中的效应,就需要特定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因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价值的创造,需要在技术体系、资本体系和孵化体系等的支撑下,规范和引导各组织的创新行为,以相应的制度文化和管理机制来维护和保障跨区域、跨组织间的产业创新协同。

通过上述四个基本协同的整合互补、放大、优化,实现产业价值创造。

2.4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网络的协同路径

(1)基于协同平台的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实现能力对接。

Cohen和 Levinthal证明[10],企业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知识才能吸收外部知识。在国内大部分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还很薄弱的情况下,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无缝”对接非常困难,双方存在明显甚至巨大的“鸿沟”。从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环节来看,越接近价值链上游,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创造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能力越强,优势突出;越接近价值链下游,企业在生产和市场开拓的能力越突出,具有明显优势;但反之,两者在价值链另一端的能力却薄弱得多[11]。因此,需要建立以大学、企业、研究机构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中介组织、创新平台、非营利性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平台,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环境等多种手段实现彼此之间的深度合作,促使创新主体自觉围绕产业发展目标实现彼此之间的能力对接,弥补科技成果转化中主体间的能力缺口。

(2)基于产业链推进价值创新链的协同——实现效率提升。

产业链是创新链的载体。要提高创新的水平和效率,技术创新就必须紧紧围绕产业链,把创新链融入到产业链中来进行。当创新链与产业链互相融合、相互协同、成为一体的时候,创新的方向、目标就会更加明确,合力就会不断增强,创新的水平和效率就会显著提高。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由于技术的交叉融合和技术轨道的不可预见性,多维主体的协同创新应围绕产业链,做好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绘制工作,从技术层面找出要实现的技术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路径,找到路径上的关键技术节点,进而针对产业链上的技术节点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同时做好统筹协调,这对于提高项目协同效率和创新绩效有着重要意义[12]。

(3)基于技术和市场耦合过程的协同——实现绩效最优。

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可以定义为建立在组织结构重构和战略引导基础上,通过各种联系形成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之间的互动发展,其目的在于取得长期发展和短期竞争以及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之间的平衡,从而取得创新的系统效应。随着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技术创新系统的范围从技术端延伸到市场端,市场创新也开始由市场端延伸到技术端,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交叉部分的延展和耦合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制高点的关键。由于产业技术和市场创新行为具有自组织特征,又受到外界环境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要在明确技术和市场耦合创新特征的前提下找到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管理的关键,进而在管理成本和创新绩效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13]。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能力及其动态演化方向

3.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驱动要素及协同创新网络能力

综观国内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以及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经验,发现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要素主要有:政府政策的驱动、市场需求拉动、科技创新引领、人才资本支持、金融体系支撑、基础研究投入和知识技术储备等七大因素[14]。这些因素之所以能驱动新兴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产业已具备或即将形成的能力。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内在规律来看,技术突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根本,市场需求是它形成的基础和内在动力;从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来看,则是政策、人才、金融、知识、技术、管理、信息等多资源要素协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本文从产业发展动力的角度,将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基本能力分为四种,即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正是在这四种能力及其与组织和制度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成长。

图2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

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

资源整合能力、市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是衡量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力和发展水平的四个关键评价维度。“四力”动态均衡提高,则可相互促进,而其中任何一个方面不足,则可能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健康发展 (见图2)。“四力”之间的关联主要体现在:资源整合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力的重要支撑;市场创新能力直接影响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价值创造空间和潜在竞争力;技术创新能力则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是决定新兴产业战略地位和引领其他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从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来看,“四力”之间的关系是动态演进而又协同作用的,它们共同决定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是不同资源主体之间的要素或能力耦合而形成的网络交互体,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面临的市场风险、竞争状况和产业自身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四力”需要整合发挥作用,但在某个阶段某些能力可能占据更重要位置,而其他能力则随着产业的演进而逐渐形成或变化。在产业发展的萌芽期,资源整合能力是关键,而随着市场的完善和技术创新的推进,产业的竞争力才会逐渐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过程,既是研发过程,也是产业化和市场化过程。产业创新主体不仅要能够承担起贯穿高新技术产业化整个系统链条的重任,而且还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四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加快产业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基于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协同创新网络能力的动态演化方向如下:

(1)萌芽期。该阶段新兴产业用户较少,产业规模小,投融资体制不健全,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产业政策滞后,配套产业不完善、风险高,但产业主要核心技术研发已取得突破,重大产品创新开始出现,新企业群体和破坏性的技术进入行业,产业增长快。因面临着技术、市场、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所以培育的关键在于强化资源整合能力,通过各主体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创新效应以应对各种风险。

(2)成长期。该阶段新兴产业的产值、专用设备和配套产业等的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主导设计已经明确,新产品、新技术成本下降,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并行,技术路线基本确定,产品开发和工艺流程渐趋完善,不同类型技术、企业商业模式与市场结构和政策环境初步形成,技术集成应用的条件已具备,产业增长迅速。因而,需要大力开拓市场,提高组织的市场创新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创造产业价值。

(3)成熟期。该阶段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完善,主导产品和技术相对成熟,新的产业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已经形成,产业政策完备,各种商业模式应运而生,竞争将日趋激烈。在此阶段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的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迎接新一轮竞争的关键[15]。

(4)衰退期。伴随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兴技术的进入和交叉融合,原有的产业技术体系开始动摇,新的替代产品或新技术开始涌现,产业核心竞争力受到一定侵蚀。在不同技术轨道的作用下,产业开始跃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衰退期组织的关键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进一步培育和维系产业核心竞争力。

4 结束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网络的运行是通过对信息、知识、技术、人才、资金以及政策等资源要素的高效整合和有效运作,使产业创新的多维主体围绕产业价值创造的目的,在网络节点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和能力优势,在战略、资源、组织和制度四个基本构面协同引领下,基于协同平台、价值链和市场—技术耦合之间的协同路径以及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强化“四力”的培育和对接,从而实现创新网络产业价值创造效率的提升以及创新绩效的优化,并依托创新网络的集成能力,发挥协同创新的综合效应,最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协同创新网络的高效运作和最佳绩效,还需要通过建立适宜的资源共享机制、沟通信任机制、生态平衡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等来维持和保障,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将会对此进行深入探究。

[1]陈文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0,(9):63-66.

[2]AnsoffH.Corporate Strategy[M].Revised Edition.New York:McGraw HillBook Company,1987:35 -38.

[3]哈肯H.协同学[M].徐锡申,陈式刚,陈雅深,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4]Corning P.A.The Synergism hypothesis:on the conceptof synergy and its role in the evolution of complex systems[J].Journal of Social and Evolutionary Systems,1998,21(2):133 -172.

[5]解学梅,曾赛星.创新集群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述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9,02:9-14.

[6]彭纪生.中国技术协同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85-100.

[7]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2,(1):1-2.

[8]石芝玲,和金生.基于技术能力和网络能力协同的企业开放式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2011,(1):100-104.

[9]汪秀婷.杜海波.系统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系统集成架构与培育路径[J].科学管理研究,2012,(1):77-82.

[10]Cohen wesley M.,Levintha l Danie l.A..A 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Quarterly,1990,35(1):28 -52.

[11]崔永华,王冬杰.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86-90.

[12]孙伟,高建,张帏等.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制度创新:综合创新体[J].科研管理,2009,(9):69-72.

[13]陈劲,王方瑞.突破全面创新: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管理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12):249-251.

[14]贾品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驱动因素[J].企业研究,2012,(2):47 -49.

[15]申俊喜.创新产学研合作视角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2):37-43.

(责任编辑 谭果林)

Research on the Model and Dynamic Evolution Capability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Network for Emerg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Wang Xiuting
(School of Management,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China)

F203

A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 (10YJC63022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20111b076),武汉理工大学教改项目 (2011038)。

2012-04-20

汪秀婷 (1971-),女,湖北鄂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创新管理、营销管理。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国际化的推进策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陕西经济挺起“新支柱”——“数说陕西70年”之新兴产业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